顏學文
(湖南省漣源市七星街鎮動物防疫站 417100)
豬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感染引發的急性傳染性疫病,具有流行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的特點,不分品種、年齡、性別的豬均為易感動物,但是哺乳期仔豬、妊娠母豬以及老弱病豬的發病率與死亡率較高,育肥豬耐過性較強,病死率較低。在氣溫較低的冬春季節發病率較高。該病的病原體是流感病毒,主要傳染源為病豬和隱性帶毒豬,傳播途徑廣,病豬和隱性帶毒豬呼出的飛沫中帶有病毒,可以通過空氣經呼吸道感染健康豬,也可以通過污染飼料以及飼水等經消化道感染健康豬。該病患病后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是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往往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1]。
豬流感在臨床上典型癥狀為發病急、傳播快。如果發現有一例病豬,則整個豬舍會在1~2d內大規模的暴發疫病。豬在患病后會出現精神萎靡、食欲下降、體溫升高等病癥,病情嚴重的病豬還會伴發呼吸道癥狀以及關節、肌肉腫痛。該病病程較短,較少出現其他并發癥,患病豬在一周左右會逐漸康復,但是部分病豬一旦出現并發癥,會大大提高死亡率。此外,在妊娠期的母豬抵抗力較低,患病后極易引發流產現象的發生,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母豬的死亡,若未發生流產,產后的仔豬也會出現發育不良的現象。
病豬在剖檢后可以發現呼吸道充血、腫脹,同時可以觀察到粘稠的液體,胸腔內存在含有纖維素樣的漿液。在心臟以及肺臟尖葉等部位呈現紫紅色,并且變得堅實。此外,部分病豬還會伴有卡他性炎癥。
養殖管理者應當根據當地流行病學情況結合養殖場自身疫情防疫制度,制定科學嚴謹的免疫接種程序。疫苗應當使用符合相關規定的疫苗,及時購買及時使用, 如果需要保存,需要按照保存要求冷藏保存。
出生后的仔豬,應當進行清洗、消毒措施,保持其鼻子以及身體的清潔與干燥,做好保暖措施,防止感冒。出生仔豬應采用初乳飼養,可以有效增加其免疫能力。此外,養殖人員還要關注氣候與溫度的變化,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防止圈舍溫度的劇烈變化。
養殖管理者還要給予豬群適量的運動量,可以有效增加豬群抗病體質,促進其健康成長,但是應避免過量運動,減少因運動出汗導致的受涼感冒[2]。
養殖場管理者應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結合自身養殖情況,制定科學、嚴謹、有效的清潔、消毒管理制度,并嚴格按照相應的要求進行清潔、消毒管理,養殖場內應當配備足量的消毒設施、設備以及消毒試劑。此外,養殖管理人員還要定期清潔圈舍、食槽、水槽以及生產管理工具,同時采用消毒劑對以上用具進行消毒處理。
養殖管理員應當在養殖管理過程中加強飼喂管理,保障充足的營養供應,不得飼喂發生霉變的飼料,補充適量的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有助于維持豬群的自身免疫能力,降低患病的風險。此外還要加強對飼料儲藏期間的管理,保障飼料儲藏倉庫的通風干燥,避免發生霉變。
4.5.1 脫敏療法
患病豬在早期癥狀較輕微時,可以采用脫敏療法進行治療。在病程初期,感染后的病豬會出現咳嗽、流涕、噴嚏等癥狀,及時采用脫敏療法,可以基本上控制住病情的發展,該療法主要是采用補充維生素C的方式來維持體內白細胞的活性。
4.5.2 抗病毒療法
如果病癥較為嚴重,脫敏療法效果不佳,可以采用抗病毒療法進行治療,在臨床藥敏試驗發現,鹽酸嗎啉胍、克毒金剛等用于該病治療效果均具有不錯的療效。
鹽酸嗎啉胍每天3次,拌料飼喂,比例約0.1%~0.15%,連續使用3d。使用克毒金剛則按照100g克毒金剛加250mL水的比例,拌勻后飼飲[3]。
4.5.3 中藥療法
近些年,使用中藥治療該病也被證實具有良好的效果,主要采用的配方如下:杏仁、甘草以及麻黃各25g,生石膏、桑皮、知母各50g,混合后研磨成粉,拌料飼喂,連續使用3d,每次使用60g;或者采用葛根、綠豆、大青葉、貫眾各150g,水煎后配合西藥治療,效果良好。
豬流感是全世界范圍內養豬過程中需要重點防控的疫病之一, 養豬管理者應當加強養殖過程中的飼養管理、飼喂管理以及衛生管理,建立科學有效的免疫程序,及時發現疫情,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手段予以治療,可以有效防止該病的傳播蔓延,降低該病帶來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