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仲海,李紅艷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大新莊動物防疫站 063304)
生豬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是養殖生豬的核心工作內容。近年來,其預防和治療工作的展開價值逐漸凸顯,受到越來越多的生豬養殖者的重視。由于我國養殖區域受地理、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程度慢慢減小。加快科學養殖的步伐,引導基層養殖戶學習了解專業知識,轉變養殖現狀,刻不容緩。
社會的不斷發展為我國生豬養殖行業帶來全新發展契機。生豬飼養過程中的常見疾病作為生豬養殖的核心內容,歷來為養殖者所重視。
該病潛伏期時間較長,臨床癥狀體現為:變化性大,容易受到外界影響。
豬乙型腦炎主要患病原因是蚊子叮咬。如若正值蚊蟲多的季節,懷孕的母豬被攜有病原的蚊蟲叮咬,就極易發生流產或水腫問題。
該類疾病別稱為:豬鏈球菌病。作為一種危險程度較高的疾病,它可以使人和豬跨物種傳染。如果人感染上此種疾病,表現為:腦膜炎、內膜炎等,情況嚴重還容易致人死亡。
生豬感染上此類病癥易出現鼻炎、鼻甲骨萎縮等狀況,對呼吸道產生嚴重迫害。
該病又稱氣喘病,是生豬養殖過程中的常見病之一,具有較大強度的感染性。臨床表現通常為:豬不間斷地氣喘和咳嗽。不及時治療容易對豬肺部造成惡劣影響[1]。
生豬養殖的疫苗接種工作需要與養殖區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充分了解養殖地當地對生豬疫苗接種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后,再遵照相關規定,嚴格操作,形成健全系統的接種程序。就目前情況來看,生豬需要接種的有以下幾種疫苗:豬瘟疫苗、偽狂犬病疫苗、細小病毒病疫苗等。
在養殖過程中,養殖戶要時刻確保養殖區域的清潔和衛生。保證豬舍的通風情況和清潔情況良好,流通空氣,防止病毒積聚。炎熱時期要時刻保證通風,反之,在天氣寒冷的時候,養殖戶也要采取科學、合理的養殖手法為生豬防寒保暖。此外,養殖戶最好能清楚了解養殖區域的實際情況,同時,制定清潔時間表,按照時間表,規范進行豬舍清潔工作。要注意在進行清潔工作前,對清潔工具進行消毒,必要情況下飼養器具也要進行消毒處理。
為了基層生豬能夠得到健康發展,養殖戶需要針對養豬工作,選取優質豬飼料。細心探究生豬成長過程中確切的營養需求,再將飼料中的營養成分進行科學、合理地配比,以精準的比例調合優質飼料。養殖戶還可以摻雜少量的霉菌素吸附劑到豬飼料中,借此降低生豬對黃曲霉素等毒素的攝入。
如果生豬感染藍耳病,則養殖戶要堅持每天為其注射2mL的利巴韋林,10mL的柴胡,還有10mL恩諾沙星注射劑。直到豬發熱情況減輕或退卻,再利用喂服等方式,讓豬食用花青素、阿司匹林、牛磺酸等藥物。如果久治不愈,需及時放棄并淘汰。
每年3~10月份是蚊子的活躍時間段。在這一時期,養殖戶要給月齡處于六6~7月份之間的備種公豬母豬進行豬乙型腦炎疫苗接種工作。
針對此類病癥,需要先對養殖戶養殖區域內的所有生豬進行縝密排查,將病菌源頭扼殺在進入豬舍之前。所有生豬都需要在接受特殊審核和處理后才能夠順利進入豬舍生活。養殖戶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對生豬進行疫苗接種工作。已經患病的生豬要接受隔離治療處理。
要先將與患病豬有直接接觸的生豬先進行隔離,對于沒有過接觸的,要時刻注意豬舍的通風和清潔、消毒情況。
針對豬的氣喘病進行疫苗注射的時候,要注射到胸腔內,疫苗注射前后一段時間不能使用抗生素[2]。
綜合上述觀點,有效預防和治療生豬疾病,在提高養殖的生豬質量同時,對于增加養殖戶的經濟收益也具有積極影響。因此,加強對生豬常見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的重視,明確科學治病的價值是十分重要的。希望養殖戶可以采取科學措施,為我國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