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雄飛
(饒陽縣農業農村局 053900)
羊小反芻獸疫病是一種分為急性和最急性的傳染類疾病,在羊群中主要感染的羊種類為山羊和綿羊,情況嚴重時,豬、牛也會感染。該病作為一種流行病,病情傳播不僅不受季節、環境的影響,甚至在雨季或炎熱的夏季蔓延地更快,該病在羊群中的主要傳播方式一般是飛沫和排泄物傳播,情況較嚴重羊的飲用水里也會伴有傳播物質。由于蔓延速度快,也就導致了羊小反芻疫病的病死率極高,如果沒有做好及時地診斷防治工作,那么會給養殖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所以羊小反芻的流行診斷和防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急性羊小反芻獸疫病的發生群體主要是山羊群,最急性疫病不僅潛伏期短,甚至在1~2h內就會迅速發病。在山羊患上羊小反芻獸疫病后,病羊的體溫會迅速升高,而且無法消退,嚴重影響了羊的生長發育,并且極大程度降低了病羊的入食量,發病后還會站立不穩,行走困難,嚴重的甚至無法站立。最急性型羊小反芻獸疫病還有一個最顯著的特征,那就是病羊的口鼻處會有大量的分泌物,如果不及時清理,分泌物在皮膚表面停留時間過長,可能會造成皮膚表面潰爛,進而出現病變。此外,患有最急性小反芻獸疫病的病羊還會出現流淚不止、口腔潰爛、牙齦出血的癥狀,患病后還會出現腹瀉、脫水等臨床現象,一般只需要5h左右,羊群就會出現大批量的死亡。
急性與最急性的區別在于,急性型潛伏期比最急性長1~2h左右,通常在3~4h以后開始發病,具體的臨床癥狀與最急性臨床癥狀基本一致。與最急性相比,患病時間較為漫長,病羊呼吸道會出現分泌大量黏液的癥狀,所以常常能看到急性患病羊在患病過程中用腹部呼吸,而且呼出氣體還會有難聞的氣味,該病在羊幼崽階段的患病概率較高,如果是孕期的母羊,則直接會出現流產的現象。急性疫病還會出現自愈情況,有的病羊還會出現急性轉慢性的情況。
在以往的羊小反芻獸疫病的治療防控過程中,我們并沒有發現相對的限制方法,可以采用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法。中醫治療的特點主要是治病慢、以養病為主,例如黨參、當歸、板藍根等中藥藥材,具有免疫激活因子,可以對治療羊小反芻疫病起到一定的作用,長期使用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西醫治療方法主要是以治病快為主要特點,養殖人員可以把羊全清、刀豆素互相混合,對病羊進行靜脈注射,糜爛處結痂后就能基本痊愈了。
各地區的防疫部門以及羊養殖場,都應該給予羊小反芻獸疫病的重視,并加強監督和控制工作。于此同時,各地區的防疫部門要掌握本地區的疫病流行特點、養殖企業發展現狀和防控方法等,并把這些工作納入到日常工作中,全面落實監督與防控工作。對于疫病排查、流行病調查工作要第一時間在養殖企業中開展,并做好監測調查報告,保證報告的準確性和實效性。在養殖場內的監測過程中,一旦發現可能存在疫病隱患的現象,要及時開展調查,查找可能出現疫病隱患的原因,并進行分析。另外,有關部門要做好羊小反芻獸疫病危害性、破壞性的宣傳工作,不僅要提起養殖企業對羊小反芻獸疫病的重視,還能呼吁廣大群眾了解羊小反芻、了解動物防疫。
在羊養殖過程中,養殖企業要和當地的獸醫部門互相合作,借助獸醫部門的防治措施對養殖場內的小反芻獸疫進行防控。養殖廠內的衛生消毒管理體系是必不可少的,養殖場必須要保證此體系的實用性、科學性,這樣才能在防控羊養殖疾病中發揮有效作用。另外,在日常的養殖管理工作中,養殖工作人員要重視羊舍內的衛生處理和消毒工作,及時清理羊舍中的排泄物,并反復刷洗地面,無論是羊舍還是羊群經常活動的場所,都要進行全面的消毒。最后,對養殖場采取隔離管控模式,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養殖場,避免病毒的雙向傳播。
羊小反芻獸疫病是在養殖場中一種非常常見的動物流行病,具有發病快、傳染性強的特點,為了保證養殖企業的經濟收益和健康發展,養殖管理者和工作者必須給予小反芻獸疫病防制工作的重視,做好監督控制工作并建立完善的衛生消毒管理制度,幫助養殖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