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紹珠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街道辦事處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 252036)
隔離就是采取措施使病原體不能與健康雞接觸,消毒是為了把病原體進行滅殺,隨著污染物的排放,病原體也會排在外界環境中,只有進行消毒處理,才能確保滅殺病原體,切斷傳播途徑。 隔離和消毒兩者是必須同時進行的,在發現疫病時要做好隔離和消毒工作,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種,分別是物理消毒和化學消毒以及生物消毒。 但是,對不同的消毒對象物體,選用的消毒方法不同,要求達到的消毒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要針對不同的消毒對象物體,要有選擇性地選用不同的消毒方法,達到費用最低、效果最好、消毒最徹底的消毒目的。
1.1 要做好生活區域的消毒,以每天一次為消毒基數。
1.2 養殖區域以及兩側要同時進行消毒。
1.3 對養殖圈舍要做到每周進行3 次消毒。
1.4 在比較容易發生疫病的季節,要增加消毒的次數,每周3~5 次,嚴重時要每天一次。
1.5 注意保持日常活動區域的衛生,保持圈舍的清潔衛生。
2.1 隔離 為了防控傳染病的發生,養雞場應達到較好的隔離狀態,雞場在設計時就應做到好的規劃,遠離居民區、屠宰場和其他飼養場。 雞舍與雞舍之間的間隔距離不少于15m,較大的雞場應該把雞場分為若干個單元,每個單元以林地圍繞,使與其他的雞場隔離,各個單元在各自的出入路線,保持相對獨立,每個獨立單元只養同一日齡的雞,定期清潔和消毒。
2.2 消毒 消毒就是把病原微生物在入侵雞體之前,于雞體之外殺死,以減少和控制疾病的發生,養雞生產者應按照六分消毒三分防疫,一分投藥的理念加強管理,并樹立預防為主,防患于治,消毒勝過投藥的觀念。
2.3 清掃 進行清掃時要進行徹底清掃,雞在出欄后,要先進行雞糞的清掃,然后對雞棚清掃,要做好養雞用具的清洗,在清洗干凈后放到太陽底下進行暴曬。 清掃后的雞舍污染物要遠離雞群進行處理,可以進行消毒液的噴灑,預防病原體的傳播。
2.4 清洗 在清掃的基礎上,用高壓噴槍進行清洗,徹底刷洗干凈是有效消毒的前提。
2.5 干燥 一般在清洗后擱置1~2d 使雞舍內干燥, 如果清洗后立即噴灑消毒液,其濃度即被消毒面的殘留水稀釋,有礙于藥液的滲透而降低消毒效果。
2.6 火焰噴燒 用火焰噴射器對雞舍的墻壁、 地面等不怕燃燒的物品進行火焰消毒,特別是殘存的羽毛、皮屑和糞便。
3.1 熏蒸消毒 常用的福爾馬林氣體熏蒸, 一般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25mL 加入高錳酸鉀12.5g 產生福爾馬林氣體,進行熏殺。
3.2 帶雞消毒 從進雞后至出欄整個飼養期內, 除活疫苗免疫前后2d, 使用有效的消毒液對雞舍環境和雞體表噴霧消毒殺滅或減少病原微生物的數量,達到預防和減少感染疾病的目的,炎熱季節還可起到降溫作用, 寒冷的冬季水溫應在25℃~35℃,以免給雞群造成冷應激,一般每周2 次,疫情期間可每天一次。
3.3 飲水消毒 飲水消毒是讓雞飲用消毒過的水, 減少水中的病原菌的數量,從而減少疾病的發生,同時,可清除飲水管中的水垢、菌垢和青苔等,保持水的暢通,常用二氧化氯、有機酸制劑等消毒。
4.1 注意雞群和人體安全 因為消毒過程中使用的消毒劑、射線等都是高度危險性物品,進入人體或動物組織或血管系統,會引起中毒;接觸受損皮膚、黏膜的消毒劑,可能引起過敏或損傷。 熱力壓力蒸汽滅菌應防止發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對操作人員造成的灼傷事故;紫外線消毒時,應避免對人體的直接照射。
4.2 注意糞便、 水質和大氣污染 養雞場的糞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機污染物;排出的污水嚴重污染地下水,造成水質不斷惡化;經過發酵后會產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氫、糞臭素、甲烷等有害氣體等,會直接影響消毒效果。 因此,我們在消毒過程之前,要做好污染源處理。 這不僅關系到養殖場所的衛生,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蚊蠅滋生,病原體的擴散,往往導致疫病發生率上升。因此,養雞場的糞便處理又是畜禽健康養殖十分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