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楊
(湖南省湘西州動物衛生防疫工作站 416000)
在畜禽養殖過程中,各種疫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傳染源便是病死畜禽,針對病死畜禽是否嚴格開展無害化處理,直接決定著公共衛生安全以及人民的身體健康, 影響著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隨著畜牧業的不斷發展,畜禽養殖數量明顯增加,其市場流通不斷加快,與此同時動物疫病種類也不斷增加,常常出現畜禽死亡的情況。 因而對病死畜禽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是當前迫切需要落實的一項工作。 相關主管部門需要嚴格落實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 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動物疫病發生擴散以及蔓延,進而促進畜牧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動物疫病主要通過動物飲食、 空氣以及水流等進行傳播,與此同時接觸傳播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傳播方式。 在日常飼養過程中,動物不可避免的會患有一些疾病,如果養殖人員沒有及時對這些疾病進行有效處理, 或者沒有嚴格落實動物的免疫接種工作,在接種過程中有所疏漏,都容易導致動物疾病的發生以及傳播[1]。 病死畜禽自身攜帶有大量的病原,同時其接觸者以及接觸物也均攜帶病原。 如果在日常飼養過程中,養殖人員沒有及時對病死畜禽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 極容易導致大規模動物疫病的暴發, 因而可以說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與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密切相關,必須給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高度的重視。
在日常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相關主管部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斷動員動物防疫人員,提高其工作積極性,為各個鄉村建立病死畜禽收集隊伍, 并為其配備專門用于運輸病死畜禽的車輛,在鄉村內部設置病死畜禽專用化尸池,在此基礎上對病死畜禽的尸體落實集中銷毀工作。
基層地區條件有限,普遍采取焚燒或者掩埋等方式處理病死畜禽的尸體, 一些地區樹苗下甚至已經埋滿了病死畜禽的尸體。 因而,相關主管部門需要加快修建無害化處理廠或者無害化處理池[2]。
全國范圍內各個地區都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相關政策嚴格落實, 將配套實施資金納入到財政預算當中,對相關補助政策大力宣傳,積極引導養殖戶,通過政策的有效應用,提高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的質量以及效率,保障畜禽的健康,使人們吃到放心肉。
在日常飼養過程中,養殖戶需要堅持預防為主,將消毒滅源作為一項工作重點。 在開展集中防疫工作時,對各種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 一方面嚴格按照相關規定以及程序開展免疫工作,另一方面嚴格評價免疫效果,盡可能實現免疫工作的全覆蓋,不斷提高免疫工作的質量。 加大疫情監測力度,嚴格落實疫情報告制度,對疫情防控機制嚴格落實,避免在區域內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相關主管部門需要對防控技術加強指導,引導養殖戶采取科學的飼養管理方式, 使養殖戶疫病防控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避免畜禽因疫病而死亡。
在養殖場日常養殖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 相關主管部門需要對監督檢查工作加強重視,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記錄機制,做好相關記錄工作。 在養殖場內,一旦所養殖畜禽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數目不斷減少,必須立即對其詳細調查,對于病死動物的尸體嚴禁隨意拋棄。 不斷加大監管執法力度,針對建議不合格的動物或者動物產品、染疫動物或者動物產品、病死動物或者不明原因死亡動物的尸體,
如果養殖人員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尸體處理工作, 相關監管人員需要立即要求其開展無害化處理, 同時針對情節嚴重給予其處罰[3]。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必須對自身責任制以及責任追究制嚴格落實,不斷提升自身執法能力,對養殖戶加強監督檢查并做好執法工作,盡可能降低病死動物尸體隨意拋售問題發生的概率。 需要采取發放明白紙以及宣傳冊等各種形式, 幫助養殖戶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與此同時,定期組織養殖戶參加培訓,幫助其掌握無害化處理方法,不斷提高養殖戶的風險防范意識。
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能否落實到位會對動物衛生安全以及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對病死畜禽加強無害化處理是推進畜牧業實現健康發展的一項關鍵措施, 因而相關主管部門必須認真履行其自身職責, 充分認識到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一個完善的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動物疫病發生以及蔓延的有效控制, 進而促進我國畜牧業實現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