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發
(長武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713600)
消毒工作在畜牧養殖當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不僅能夠防止病毒的傳播,給家禽帶來衛生健康的生存環境,而且也能在適當的環境當中增加它們的免疫力,從而促進其增長的速度,給養殖場帶來經濟效益。 所以,現階段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消毒已經成為畜牧養殖場所注重的任務之一。
現如今我國很多私人養殖場對于消毒這項工作十分不重視, 甚至部分養殖場當中沒有設立相對應的防疫站和足夠的管理人員。 而且養殖場主對于消毒和防疫都不是很關注,他們只注重如何省錢和獲得最大利益并且這兩個方面與前者聯系不大[1]。
雖然大部分畜牧養殖場當中也設立了消毒機制,但是流程卻十分不規范,不按照國家所制定的標準進行,基本上就是偶爾消毒一次。
消毒的方法很多,比如噴灑、火熏以及火焰等,這些消毒方法都有針對性效果,需要對癥下藥。 但是很多養殖人員在進行消毒的時候并沒有根據圈舍的實際情況, 而且也不將圈舍內的雜亂物體清除掉,這就給消毒帶來很多不便。
消毒目標不一樣,所運用的消毒藥也要酌情選擇,而且其中的濃度和消毒方式都存在著差異性。 就比方說,要想徹底將病毒滅殺掉就需要用專門殺滅病毒的藥物, 如果想將病菌殺死就要使用相對應的藥物。 消毒要將病菌、病毒、寄生蟲等殺死,那么就要考慮不同藥物并用, 這樣才能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與此同時,在消毒的時候也要具有預防性,比如夏季和冬季都是病菌傳染的高發期,那么最好隔天就要消毒,從而不給病原體生存的空間。
在養殖場主購買消毒液的時候必須要先了解藥物所含的成分, 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可以對癥下藥, 不能過于隨意購買藥物,而且有一些藥物當中還具備氧化性,這樣是無法達到很好的效果的,而且不容易搭配,甚至會產生負面的效果。 另外,還要注意一些具有酸性的藥物,不能與有堿性的藥物共同使用,以免兩者相融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 很多養殖場主在購買藥物的時候都秉承著經濟實惠,卻不去細看其中的成分。 針對于這一情況,必須要在獸醫指導下去購買那些有生產許可的藥物進行消毒[2]。
在消毒的方法上,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不同藥物之間的搭配,最好快速完成,不要耽擱太長時間,以免藥物揮發,從而造成浪費的現象。 所以,在配置的時候要求養殖人員必須要仔細觀看說明書,然后根據需要消毒的畜禽養殖區域的面積來投入,保證當天配備的消毒藥當天使用。 在實際消毒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包括環境、家禽的種類等,可選擇的也有生物、化學以及物理等方法。盡量把一些死角也考慮到,避免病毒在此生存。
很多養殖場主在發現某些消毒藥的效果不錯以后, 就會長時間的重復使用, 但是他們并沒有想到其實病菌也是有一定的適應能力的,一直接觸一種藥物也會產生抗體。 所以這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定期更換藥物是避免病菌出現適應,這樣才能達到良性的消毒效果。
有很多具有酸堿性的消毒藥都有腐蝕性, 如果不小心撒在家禽身體上或者是殘留在某個地方沒有及時清理的話, 家禽觸碰上就會受到傷害,尤其是一些幼小的動物,對它們的傷害是十分大的。 因此,在消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避讓家禽,條件允許的話先將它們驅趕出去,消毒過后及時沖洗和通風,藥物過后再牽引進來[3]。
在消毒的過程中相關的管理人員應當細心, 把養殖場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夠消毒到,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養殖場當中,消毒人員在工作時都是大概地消毒,這就會讓一些病菌鉆空子。 與此同時,對于養殖場的一些運輸車、柵欄以及其設備和人員身上都要做好全面消毒,以此來減少各種疾病的暴發幾率。
綜上所述,消毒是畜牧養殖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么在實際消毒的過程當中工作人員需要注意的是要對癥下藥、合理選擇藥物、注意細節以及全面消毒等等。 只有這樣才能給家禽營造一個健康衛生的生活環境, 從而給養殖場帶來經濟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