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應權
(云南省武定縣貓街畜牧獸醫站 651607)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畜牧業也對人們的經濟生活起著愈加重要的作用,人們對畜牧業的需求也逐漸增加,養殖場和養殖戶在農村出現的比率也越來越重, 然而農村養殖戶對獸用藥品的認知卻并沒有豐富起來,存在著很大的誤區。 同時對農村畜牧業生產的供應也沒有科學化和規?;?, 由此導致農村養殖戶對獸用藥品的進貨渠道和質量得不到保證, 農村養殖戶的專業知識缺乏,最終導致對獸用藥品的應用存在很大誤區,阻礙畜牧業的正常發展。
當前在農村經濟中發展畜牧業的養殖戶,對獸用藥品的需求量非常大, 獸用藥品的地位具有無法代替性。 由于市場的發展,對畜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養殖戶們為供應市場需求,提供高質量的畜禽,避免出現疾病等現象,對獸用藥品的質量提出了高要求, 然而其質量上雖然要求高, 但卻沒有固定的進貨渠道,也沒有規模化的生產,導致沒有辦法保證質量。 同時,農村養殖戶一般都是農民,缺乏對于養殖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導致對于獸用藥品的使用出現很多誤區和錯誤用法, 對獸用藥品的禁忌也不夠了解。 因此,很多畜禽會產生用量過多的情況,畜牧業的生產效率得不到提升[1]。
在大部分的農村養殖場里,養殖戶對于獸用藥品的具體應用知識比較缺乏,對獸用藥品的使用步驟也不具備全面了解性。只是按使用說明書來選擇, 許多養殖場沒有根據自己畜牧場里生物的具體情況,而選擇適當的獸用藥品,也無法根據畜禽的特點,科學用藥,只是盲目地使用書本中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應用策略。 由此這種生搬硬套的使用步驟,對畜禽來說無疑會存在副作用,不僅會影響畜禽生長,還會大大降低畜牧業的生產效率,因此農戶們必須對獸用藥品的使用步驟有所了解,避免出現“說明書中的使用都正確,書中的步驟都適合”的誤區。
在許多養殖戶的意識中,都認為進口的獸用藥品比國產獸用藥品要好,更適合我國畜禽的生長,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進口的獸用藥品大多數情況下,只適用于國外的畜禽,根據氣候、地形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國外畜牧業與我國畜牧業發展是存在非常明顯差異的。 因此,進口獸用藥品很多都不適合國內的畜禽,不僅起不到積極作用,反而會阻礙畜禽的發展。 相反國產的獸用藥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嚴格執行標準的,其質量、原料、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更適合我國畜禽的生長。 由此養殖戶們大可不必盲目相信進口藥而忽略國產藥, 從而增加養殖的成本。
在許多農村養殖戶的眼里,抗生素是一種萬能藥品,只要打了抗生素,畜禽就不會得病,所以很多養殖戶都會給畜禽注射大劑量的抗生素。 然而抗生素在臨床上經常使用,是用于抑制細菌生長的一種藥物,“是藥三分毒”,因此抗生素盲目使用會適得其反,不但起到治療作用,反而會耽誤疾病,造成嚴重后果。 同時,抗生素的濫用也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比如,增加養殖成本,增加菌株耐藥性,耽誤畜禽病情等等。 所以養殖戶們需要避開“抗生素是萬能藥”的誤區,根據畜禽的情況正確的用藥。
對于農村養殖戶們來說,對于獸用藥品的使用知識缺乏,總會秉持著“越多越好”、“老人說的對”等原則來對畜禽用藥,這就導致許多養殖戶對畜禽的用量偏多, 造成許多畜禽產品質量不高,身體內藥量過多,達不到標準。 而且許多養殖戶對于獸用藥品的專業知識不了解,會采取經驗主義來用藥,總認為“老人說的對”、“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用的”, 不能科學地使用不同種類的獸用藥品。 而且在養殖的不同階段,畜禽的用藥種類和劑量也不同,所以養殖戶們要避開這種誤區,科學地用藥[2]。
農村養殖戶對動物疫病防控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對動物防疫強制免疫疫病認識不到位, 總認為飼喂一些抗生素或中成藥就能預防疫病,從而導致畜禽仍有部分疫病發生。
農村養殖戶對寄生蟲病要定期驅蟲的認識普遍不足, 認為只要牲畜看著牲畜健康就不需要驅蟲, 要發病出現癥狀時才需要驅蟲,從而導致部分牲畜發生其他并發癥而死亡。
綜上所述, 本文主要就當前農村養殖戶應用獸用藥品的誤區展開分析。 隨著畜牧業經濟的發展,養殖場在農村經濟的地位也逐漸提升,農村養殖戶們需要不斷豐富自身專業知識,對畜禽的生長過程有所了解。 同時還要對至關重要的獸用藥品知識了解與明確,獸用藥品對畜禽的作用和影響都非常大,所以養殖戶們要避開對獸用藥品使用的誤區,科學地進行畜牧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