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都奎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盤安畜牧獸醫站 744600)
雞大腸桿菌病對雞養殖業影響極大,特別是近年來,伴隨養雞業的快速發展,雞大腸桿菌病也頻繁發生,對雞的健康生長構成巨大威脅,還嚴重阻礙到雞養殖業的持續穩步發展,為此研究分析雞大腸桿菌病綜合防治措施, 提高雞大腸桿菌病防治整體水平, 對推動雞養殖業持續穩步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飼養環境差雞舍溫度條件過冷過熱、通風不良、空氣混濁、塵土飛揚、過高的有害氣體濃度,都會引發雞大腸桿菌病的發生。
1.2 機體抵抗力降低雞患有馬立克氏病、 雞法氏囊病和白血病等,由于機體遭受病毒性傳染病入侵,導致雞抵抗力下降,而誘發大腸桿菌病。
1.3 吸入或食入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飼料以及飲用水,呼吸道以及腸道出現微生物菌群紊亂引發大腸桿菌快速繁殖傳播,極易引發雞群感染大腸桿菌。
在自然環境條件下,大腸桿菌能夠較長時間存活,而且可以長期地存在于雞舍環境中, 在天氣涼爽以及較大濕度時存活的時間更長,健康的雞在一起,雞糞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大腸桿菌,同時雞舍塵埃中也分布一定的大腸桿菌,倘若雞舍環境條件差,潮濕、通風不良,就會增加雞感染大腸桿菌的幾率,大腸桿菌有著很強的繁殖速度, 單個菌體在24h 之后, 變轉變為2×1021個,氣溫處于0℃水平下,大腸桿菌仍然能夠繁殖,但此時繁殖速度相對變緩,繁殖一代的時間約為20h,大腸桿菌還有較強的耐干燥能力,可以存活在空氣以及塵埃當中,大量死亡的大腸桿菌存在于空氣當中的毒素,如果被雞吸入之后也會引發氣囊病變,影響雞自身吞噬細胞吞噬作用。 潮濕發霉的墊料以及雞的糞便都利于大腸桿菌的繁殖,如果能夠較好的管理墊料,薄厚均勻,可以降低大腸桿菌的繁殖。 在雞的腸道以及糞便當中,存在大量的大腸桿菌,因此雞的糞便直接或者間接接觸,都會引發傳播,同時還可以通過腸道、精液、蛋氣孔、呼吸道以及人工授精等各種途徑造成感染,鼠類、甲蟲以及蒼蠅是引發雞大腸桿菌病的重要傳播者。
3.1 呼吸道感染幼雞(5~10 周齡)比較多發,是感染支原體,衣原體所導致,時常引發胸腹部腸炎,癥狀表現為:干酪樣白色的滲出物從囊腫腔中流出,同時還有明顯的肺水腫、肺液化問題出現。
3.2 雛雞臍炎出殼初期階段發病較多, 此時大腸桿菌常合并其他病菌共同造成感染, 雛雞感染該病后2~3d 發生死亡,而且能夠達到100%的死亡率,病雛雞身體非常虛弱,常常聚集在一起,腹部變大、腹瀉水樣便,出現沒有閉合的雞臍孔,表現為藍黑色, 存在惡臭味道, 通過剖檢發現水一樣的糞便存在于腸道內,黃綠色的膿性內容物充填于卵黃囊中,肝臟為土黃色,有出血點。
3.3 氣囊炎大腸桿菌通過消化道侵入氣囊導致急性炎癥發生,流行特點具有地方性,約為10%左右的病死率,病雞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同時具有一定的咳嗽,通過剖檢發現氣囊壁有著明顯增厚,白色滲出物充填于囊腔中,纖維素樣的滲出物充填于心包腔內,同時具有增厚的心包膜,存在腹腔積液,肝臟腫大,滲出物呈膠樣。
3.4 大腸桿菌性肉芽腫該病是雞養殖過程當中常見的疾病類型,感染該病后,導致雞的內臟有肉芽腫出現,肉眼無法看出任何癥狀, 直腸以及盲腸有黃色的囊腫存在, 非常類似結核結節,腸黏連。
雞感染大腸桿菌病后,對其他疾病誘因造成掩蓋,應當對雞大腸桿菌病病因進行詳細調查,了解病雞的發病病史,與臨床癥狀充分結合并結合解剖癥狀做出準確判斷, 針對性地選擇藥物進行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4.1 如果雞感染腸源性大腸桿菌和敗血型大腸桿菌,可以選擇應用粒粒清每200g 和150kg 水均勻配比,連續應用4d;選擇腸安每100g 對500kg 水,連續應用4d 。
4.2 多西欣每500g 對150kg 水治療呼吸道源性大腸桿菌感染,連用4d。
4.3 腸安100g 和500kg 水均勻配比治療生殖型大腸桿菌感染,連用4d。
大腸桿菌病對雞養殖業穩步發展影響極大,感染該病后,嚴重威脅雞的健康,還會造成大量雞群死亡,所以必須要充分重視雞大腸桿菌病防治工作, 盡早診斷,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治,提高雞的健康水平,為其健康生長創造有利條件,提高養殖效益,推動養雞業的持續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