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瑞瑞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朱店鎮畜牧獸醫站 744699)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于牛奶及相關制品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些極大的推動了我國奶牛業的快速發展,但是在奶牛養殖過程當中,時常遭受一些病害侵擾,尤其是奶牛乳房炎, 子宮內膜炎以及蹄葉炎是危害奶牛養殖業最為嚴重的三大病害。 特別是奶牛乳房炎不僅發病率高,而且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成為危害奶牛養殖業三大病害中的頭號疾病。 奶牛發生乳房炎之后, 不僅對其健康生長構成極大威脅, 而且防治難度大,治療成本高。 尤其是一些奶牛養殖場,不重視奶牛平時飼養管理,衛生條件不理想,擠奶設備與工人不重視消毒工作,極大地增加了乳房炎的發病幾率, 另外奶牛乳房炎發病范圍十分廣泛,不僅發生于奶牛泌乳盛期而且在其泌乳后期也均有發生,尤其多發于奶牛泌乳盛期,導致奶牛產奶量明顯下降,同時對牛奶品質也造成嚴重影響。 因此, 為了控制和減少奶牛乳房炎的發生, 下文結合實踐, 主要對奶牛乳房炎診斷及防治技術進行探析。 希望能減少乳房炎對奶牛養殖業造成的不利影響,推動奶牛養殖業的持續穩步發展。
某奶牛養殖場共飼養358 頭奶牛,有76 頭為育成牛,而在這些牛中,有一頭牛出現乳房發紅,食欲下降,工人在擠奶過程當中,觸碰到奶牛乳房,隨即出現躲避行為,而且乳汁擠出之后,不同于正常乳汁顏色。
2.1 視診牛乳房部位存在明顯的紅腫, 特別是乳頭明顯發紅,乳汁異常,進而推斷奶牛可能患上乳房炎。
2.2 觸診乳房皮膚發熱,彈性降低,并觸及乳房硬塊,奶牛存在躲避與踢人情況。
2.3 SMT 法檢測利用這一方法檢測過程中,主要運用上海奶牛研究所生產的診斷液,科學采集乳汁樣品,對奶牛乳頭認真清洗,并做好消毒措施,將前三把乳汁去除,并將診斷液(2mL)加入其中進行10min 搖晃,保證診斷液和乳汁樣品的均勻混合,對其凝結情況進行觀察,了解和掌握乳汁樣品凝集程度,對陽性、陰性進行對照,對結果做出準確判斷,通過檢驗發現乳汁樣品出現少量凝集,提示弱陽性。
2.4.1 病料采集通過溫室差是牛的乳房, 通過溫室差是牛的乳房,保證無菌操作,提取20mL 乳汁樣品,利用無菌錐形瓶盛取,保存于4℃條件下。
2.4.2 細菌分離培養將乳汁樣品進行10mL 提取, 并進行15min 離心,將管中上層液體去除,保留下部沉淀物質,分別劃線這些沉淀物,并在瓊脂固體培養基上接種,至于37℃溫箱條件下24h 培養,并對菌落形態進行觀察,發現有乳白色菌落出現在培養基上。
2.4.3 鏡檢運用菌落涂片并進行革蘭氏染色, 開展鏡檢工作,有短小桿菌被發現。
2.4.4 藥敏試驗選擇應用青鏈霉素、頭孢塞肟、紅霉素以及環丙沙星開展藥敏試驗,在培養基上輕壓紙片,保證其分布均勻性,紙片中心部位距離培養皿15mm 邊緣部位,運用35℃培養箱24h 培養,結果發現大腸桿菌對喹諾酮類以及頭孢菌素類藥劑敏感,而試驗的其他藥劑不敏感。
每晚最后一次擠奶過程中,擠凈乳房中的乳汁,運用頭孢噻肟給予乳房內治療;如果牛體溫較高運用10mL 安乃近聯合應用400 萬U 普魯卡因青霉素進行治療,每日兩次,體溫正常停止使用,通過體細胞檢測器對乳之內的體細胞進行檢測,≤40 萬即為健康。
4.1 強化擠奶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和減少奶牛乳房炎的發生擠奶工作人員必須要按照操作規范要求科學擠奶, 并控制和減少交叉感染發生幾率,完成擠奶后開展藥浴工作,定期檢測,避免發生奶牛乳房炎。
4.2 增加飼料營養結合奶牛不同生長期以及季節變換,科學調整奶牛飼料,保證營養均衡性,增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提高奶牛運動量,增加其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
4.3 通常而言,抗生素無法被奶牛機體全部吸收,而且還會損傷某些組織器官, 長期運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還會增加耐藥性,導致抗生素殘留,對人類健康也會造成一定威脅,因此在奶牛乳房炎治療過程中,必須要在藥敏試驗基礎上,科學合理的應用抗生素,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