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當今威脅人類健康最可怕的疾病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圍內造成近800萬人死亡。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惡性腫瘤已成為世界上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可靠且具有代表性的癌癥模型在腫瘤學研究中起著關鍵性作用。然而,癌癥并不是具有單一特征的疾病,而是一種具有遺傳異質性的系統性疾病。如何選擇反映腫瘤系統的最優模型一直是腫瘤研究所要面對的主要困難之一。
目前科學家們對癌癥模型進行了大量研究,以進一步了解癌癥的擴散、發展等機制和早期檢測方法。這些模型為深入研究腫瘤的病因學、分子基礎、與宿主相互作用、微環境對腫瘤的影響以及腫瘤的異質性在腫瘤轉移中的作用提供了幫助。這些模型也被用于預測新的癌癥標記物、靶向治療以及藥物研發。來自巴基斯坦真納大學的Muhammad Zia團隊在綜述中探討了癌癥模型在藥物篩選和治療方法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癌癥模型的建立為癌癥治療帶來了更光明的前景。
本文介紹了不同種類的癌癥模型,例如增殖快、易于監控的癌細胞系,可以模擬體內微環境和腫瘤異質性類器官癌癥模型、人源化腫瘤異體移植小鼠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s)、基因編輯小鼠模型(enetically engineered mouse models,GEMMs)果蠅模型、豬模型、斑馬魚模型和以基因組學為基礎的計算模型等。
本文同時討論了現有癌癥模型的不足:細胞系難以模仿真實的體內環境;PDX模型由于使用免疫缺陷小鼠,不能研究免疫調控對腫瘤的影響;GEMM模型價格昂貴,同時難以分析復雜基因調控的腫瘤影響;其他動物模型也存在著飼養困難、與人類存在解剖學差異等問題;現有的計算模型也不足以完全模擬復雜腫瘤的發生發展過程。
這些體內、體外和計算模型能夠幫助研究人員搜集分析相關數據,為癌癥研究提供幫助。
該研究成果發表于《動物模型與實驗醫學〈英文〉》期刊(Animal Model&Experimental Medicine,2021,4:8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