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亦兵
2020年年末,正當深冬酷寒之時,無錫市評彈團在無錫市歌舞劇院、無錫市民樂團的支持和幫助下,與蘇滬兩地和原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的評彈名家以及青年演員攜手,于2020年12月28日晚在無錫人民大會堂向觀眾奉獻了一部原創印象詩畫評彈《江南·無錫景》。演員們在宛轉悠揚的民樂伴奏下,以無錫秀雅端麗的人文景象為“透視點”,用一闋闋動人的作品,為現場觀眾徐徐展開一幅似水凝煙、氤氳如夢的江南畫卷。兩個多小時的演出,恰如一陣桃紅柳綠展晴芳的溫暖春風,驅散了深冬的冷冽,也表現出了這個復建兩年多的年輕評彈團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干將發硎的鋒芒。
為把《江南·無錫景》打造成精品力作,無錫市評彈團廣撒邀請帖,為作品構筑了一個“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的實力雄厚的創演班底。蘇州評彈學校教導主任、評彈作曲家、國家一級演員陳勇擔綱音樂總監,上海評彈團原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秦建國,原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副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王伊冰,[麗調]傳人程健,蘇州評彈學校老教師陶謀炯等與無錫評彈團和無錫民樂團藝術家們共同完成了整部作品的音樂創作和相關排練。上海曲協主席吳新伯,蘇州曲協主席袁小良,中國曲藝牡丹獎得主、國家一級演員蔡小華、王瑾、張建珍、吳偉東、郭玉麟,[張調]傳人、國家一級演員毛新琳和江蘇省評彈團的青年才俊與無錫市評彈團演員共同組成了強大的演出班底。筆者也受邀盡力,為作品的唱詞操刀。群策群力,共襄一舉,為演出的成功構筑了堅實的基礎。
如何以文化為旅游賦能,以旅游為文化助勢,是當前全國各地普遍思考的問題。我國幅員遼闊,地域文化資源豐富,而曲藝作為地域文化最有效的載體,理應在文旅結合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督稀o錫景》的創演團隊在創作伊始,就在整體性之外,為各個片段預設了“演出陣地”,力求在為相應景觀增光添色的同時,逐步培養受眾對評彈的認知度和興趣度,最終推動無錫評彈事業的穩步發展。
從序曲《江南無錫景》開始,惠山腳下、蠡湖潮頭的人文景致逶迤而來,東林書院里的瑯聲、徐霞客鎮中的腳步、蕩口小鎮里的思念、愛蓮堂中的堅守,與篁翠竹海的輕颯、二泉映月的幽婉、運河兩岸的情愫、鐵骨墨萼的高潔相融合,景襯人之志,人畫景之魂,兩者共同締造出的美麗詩文,似“大珠小珠落玉盤”,撒落在各個片段中。在《范蠡與西施》中,觀眾體會到了“細細楊柳腰,懸佩起吳王金戈越王劍”的西施,和“隱居太湖塑陶壺,養魚蝦留下一本至今捧讀的《養魚經》”的范蠡的思緒;在《走山》中,觀眾與徐霞客一同踏上“一雙芒鞋走天下,一雙赤腳丈量祖國河山”的風雪征途;在《讀書樂》中,觀眾品味“孤寂時書似良友,幽憂時書是琴瑟喜相伴”的真諦;在《太湖石》中,觀眾欣然于“太湖捧出一片愛,等君早歸舟”的歡然;在《竹海賦》中,觀眾感受“朝嵐夕雨翠幽篁,風音代瑟賦流觴”的灑脫;在《愛蓮堂 愛蓮說》中,觀眾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志向共情;在《阿炳與二泉映月》中,觀眾看到了在弓落弦動中阿炳內心對光明的殷殷期盼;在《運河情歌》中,觀眾聽到了少男少女的吳歌聲中對愛情的向往;在《蕩口家書》中,設計制造中國第一臺蒸汽機的科學家華蘅芳的妻子“勸君勿惜修書紙,兩字平安值萬錢”的叮嚀跨越了時空的界限;在《梅思》中,落月搖動梅樹而飄落的梅花雨,交織出了對中國民族工業先驅榮德生的深深思戀,也將整場演出推向高潮,給觀眾留下了對無錫文化最深刻的記憶。
和任何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一樣,蘇州評彈在現代社會上有“博物館藏品式”“生活場景式”兩種存在形態。蘇州評彈只有在保證藝術本真的基礎上,持續求取受眾喜好的最大公約數,不斷活化自身表演態勢,讓藝術化為作品、演于劇場、融入生活,保證與時代發展的動態平衡,才能真正成為潺潺流動、生生不息的傳承與發展的“藝術之河”。
在前進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剛剛復建兩年多的無錫市評彈團在無錫市委宣傳部、無錫文化和旅游局、無錫文化發展集團的關心和支持下,在《江南·無錫景》中展示了繼承創新的3個努力的方面。
1.兼顧傳統評彈流派,合理運用現代音樂?!督稀o錫景》的10個原創開篇在攬收傳統評彈各種唱腔的同時,充分運用現代音樂的配器手段,并對唱腔節奏進行了合理的調整,力求在滿足老聽客對老調“重彈”的渴望的同時,吸引到更多的年輕觀眾。
2.適度擴展表演形式,穩步提升節目表現力?!督稀o錫景》的形式濃淡相宜,在意境描畫方面除運用曲藝傳統的“大寫意”手法,更靈活運用“工筆”,在舞臺布景和場次調度等方面有了更細致的雕琢和規劃。在舞臺一側說書人的穿針引線中,整個舞臺布景隨節目而不斷變換,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中,演員盡情彈唱,觀眾則在那年那月那情那愛中,盡情享受著藝術的“人間好時節”。
3.注重培養新鮮血液,以演出實在打磨舞臺技藝。曲藝藝術講究有人有事兒,有情有趣兒,而著眼于人員培養上,這句話所表達的遞進關系非常明顯——有人方才能成事,才能彰顯藝術的情與趣。作為一個年輕的藝術團體,無錫市評彈團很重視人才的培養,而《江南·無錫景》就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正如相關負責人表示的,“有舞臺才能有‘戰場,經過‘戰場洗禮的‘戰士才能真正成長,年輕的無錫市評彈團如此,其中的演員也如此。”
評彈藝術是中國曲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無錫市評彈團應在新時代的生活園地里,植根中華藝術傳統的血脈,結合時代發展的節奏,以《江南·無錫景》這部誠意滿滿的新作佳作奉獻觀眾。相信在未來的藝術道路上,這個年輕的藝術團體一定能走得更遠,能助力評彈藝術之花開放得更有生氣、更加燦爛。
(作者:軍旅作家、原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國家一級編?。?/p>
(責任編輯/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