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國聯通烏魯木齊市分公司運營的490座5G基站通過3個售電公司,完成1月月度合同電量轉讓交易,共計達成全綠電交易450萬千瓦時。這是新疆首筆5G基站100%全綠電交易,此舉在降低5G基站運營成本的同時,為新能源消納開拓了新空間。
中科煉化與中國移動將在5G與智能制造領域優先合作,以廠區5G網絡覆蓋為依托,積極開展5G應用試點,利用5G技術促進中科煉化兩化融合進程,推動雙方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領域業務與產業的結合,實現智能工廠的持續創新、實踐和應用。
“廣電5G核心網華南中心節點”項目于近日啟動,此舉將助力廣州市實現廣電5G 700 MHz網絡的規模覆蓋,預計2021年將發行192號段的手機號碼。
該5G+工業互聯網產線是欣旺達建設的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工廠,將引領工業企業加快應用5G網絡的先行探索。據悉,欣旺達對試點產線80%的設備進行了升級,主要包括增加5G通信模組、5G工業網關、5G室內微基站、MEC服務器、CPE信號接收設備等,實現了設備實時互聯,并使得維護產線的人力需求由原30多人降至6人。

北京時間2021年2月10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實施近火制動,完成火星捕獲,正式踏入環繞火星軌道。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發射以來,“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累計飛行202天,完成1次深空機動和4次中途修正,抵達火星時飛行里程約4.75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92億千米,器地通信單向時延約10.7分鐘,各系統狀態良好。

合肥市人民政府與蔚來簽署深化合作的框架協議,雙方商定共同規劃建設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區,打造具備完整產業鏈的世界級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集群。根據協議,合肥市計劃將蔚來中國股權投資所獲的資本收益用于支持蔚來及合肥智能電動汽車產業集群的發展。
深圳市政府與汕頭市政府將從五方面發力,共同打造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深、汕兩市將加快5G網絡基礎設施、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云計算等新型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深圳信息企業參與汕頭“智慧城市”建設。
騰訊云與深信服將基于行業用戶痛點,在云網資源、產品技術、服務體系等方面進行優勢互補和深度融合,攜手推動云網融合建設在全國的發展,全面提升用戶網絡體驗和保障業務高效安全上云,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同濟大學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將聚焦人工智能、無人系統、網絡安全、車聯網與智能交通等重點技術領域,配置優勢資源,促進技術、服務、政策、人才等要素的有效銜接,攜手在科學研究、技術應用、產業融合、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
大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集團旗下新軟件部門Car.Software將與微軟建立一個云平臺,這將有助于軟件簡化開發過程,并提高軟件開發效率。大眾計劃到2025年在數字業務方面投入約270億歐元,并希望能將內部開發軟件的份額從當下的10%提高到60%。

據外媒報道,蘋果和三星已經在無縫解鎖汽車技術方面取得新發展,而特斯拉可能是其中首批應用該技術的公司之一。根據FCC的文件了解到,這家公司正在致力于構建UWB訪問汽車技術。
識別交通手勢專利顯示,Apple Car可通過傳感器識別交警的手勢。此外,車輛可配備命令確認裝置,用于向交警確認車輛對交通分流條件或機動命令的理解。一旦檢測到并確定,便可將從指揮交警處收集的信息與其他車輛和設備共享,或存儲在數據庫中。

SK海力士與大連市人民政府、大連金普新區管委會正式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將繼續投資建設大連芯片廠。大連市政府將為大連芯片廠的順利交接與過渡提供必要支持。
據上海市發改委近日公布的2021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中芯國際的12英寸芯片SN1項目入選,目前處于在建狀態。該項目的載體為中芯國際旗下公司中芯南方,總投資額為90.59億美元,項目規劃月產能3.5萬片,已建設月產能6 000 片,是中國大陸第一條FinFET工藝生產線,也是中芯國際14 nm及以下先進工藝研發和量產的主要承載平臺。
據長城汽車內部消息人士透露,長城汽車近期或將進軍芯片產業,擬戰略投資國內知名汽車智能芯片創業公司—地平線,雙方可能還將在高級輔助駕駛、高級別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方向展開重點合作。
近日,在2021年國際固態電路虛擬會議(ISSCC)上,IBM團隊詳細介紹了全球首個采用7 nm技術進行低精度訓練與推斷的節能AI芯片,這是首個集成了超低精度混合FP8(HFP8)形式的硅芯片,能夠以SOTA硅技術節點(7 nm EUV-based芯片)訓練深度學習模型,達到80%以上的訓練利用率和60%以上的推理利用率,而通常情況下,GPU的利用率在30%以下。這一芯片技術可以擴展并用于多種商業應用,包括從云上的大規模模型訓練到安全隱私服務。
在MWC上海展,移芯通信攜自研高性能產品NB-IoT芯片EC616、EC616S,Cat.1bis芯片以及眾多合作伙伴的多場景應用案例亮相。目前,移遠通信、利爾達等主流模組企業均使用了移芯通信的NB-IoT芯片進行方案設計與升級。移芯通信全新研發的Cat.1bis芯片即將推出,其超高集成度將助力客戶推出更具競爭力的超小尺寸Cat.1產品。
清華大學與國外團隊合作報告了一種新型粒子加速器光源“穩態微聚束”(SSMB)的首個原理驗證實驗。基于SSMB原理,能獲得高功率、高重頻、窄帶寬的相干輻射,波長可覆蓋從太赫茲到極紫外(EUV)波段,有望為光子科學研究提供廣闊的新機遇,助力解決自主研發光刻機中最核心的“卡脖子”難題。

高通量3D打印設備具備4個獨立打印通道,可實現單通道梯度樣品打印,多通道塊體樣品的陣列打印。原料采用4種純元素直接配比或商用預合金粉末,可同時實現不少于160種成分材料力學性能樣件的成分和工藝組合制備,結合后續均質化處理可實現新材料成分和工藝的高效篩選。
近日,MIT的CSAIL實驗室開發了一套能一站式完成3D打印的LaserFactory。據悉,LaserFactory是首個能自動化全線生產機器的設備,該系統可讓用戶建立結構幾何圖,印刷線路并組合成感測器、制動器等電子組件,其目標是一站3D打印完成無人機、穿戴設備或感測器等復雜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