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鋒,何朝陽,劉大偉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襄陽供電公司,湖北 襄陽 441002)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本質安全型電網企業的靈魂和推動力,是安全發展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
近年來,國網襄陽供電公司(簡稱襄陽公司)堅持“文化立企”“安全固企”,深化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化在安全生產領域的落地實踐,以湖北公司“安全你我他”為指引,借鑒襄陽諸葛亮智慧文化積淀,結合電網企業安全生產實際,走安全路、舉文化旗、打智慧牌,從“智心、智行、智策、智能”四個維度,打造具有襄陽特色的“智安文化”,全力推進國家電網公司“四個管住”作業風險管控舉措,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貢獻力量。
以人為本啟智“心”,為“四個管住”提供思想保障。突出領智,增強“三個敬畏”意識。系統提出“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三個敬畏意識,開展安全生產專題調研,發揮尊崇安全的示范作用,營造共保安全的和諧氛圍。突出引智,實現“我要安全”轉變。積極打造“智安文化庫”,編撰“智安故事集”,策劃開展“雙基+1”培訓、“襄約·月旦評”“論道”安全等一系列活動,在安全方面形成衡量對與錯、好與壞的最基本道德規范和思想,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轉變。突出強智,堅持“雙目標”理念。堅持業務目標和安全目標的“雙目標”理念,在安全與質量、進度、效益、服務和發展等發生沖突時,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并將這種價值觀固化到公司各項管理工作和業務流程中。
標準作業施智“行”,為“四個管住”提供行為保障。
(1) 構建規范化管理體系。成立地、縣兩級標準化安全作業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出臺《標準化現場評價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久久為功,12年堅持不懈打造“三有、三無、六統一”標準化安全作業現場。
(2) 制定樣板化智安行為。拍攝涵蓋6大專業的標準化安全作業系列教學示范片12部,其中8部由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制作標準化作業指導卡(書)和簡明圖冊。
(3) 建立常態化獎懲機制。開展標準化安全作業常態評價,將評價結果與薪酬分配、評先表優等緊密掛鉤。2020年,兌現標準化安全作業現場獎勵945余萬元。
崇法善治用智“策”,為“四個管住”提供制度保障。協同運作安全管理體系。深化“3+1”安全管理體系運作,把安全管理貫穿業務運轉全過程、各環節,為安全工作提供充足支撐保障,持續完善安全保證、保障、監督、考核工作制度和機制。
系統制定安全制度規范。出臺《“四個管住”工作評價實施方案》《施工承(分)包商管理方案》《工作負責人管理方案》《“兩票”管理方案》等一系列安全制度規范,建立健全制度規范“硬約束”。2020年,2個班組被評為國網公司“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提升試點示范班組”,動態評價Ⅰ至Ⅳ類工作負責人1 500余人,1個施工項目部、105名外包人員被禁入,1個監理項目部、2名監理人員被納入“黑名單”。
綜合運用激勵約束機制。全面落實領導干部“1223”履責要求和包保責任。推動薪酬待遇向安全生產一線傾斜,2020年安全投入2 400萬元,其中安全獎勵800萬元。秉持“精準稽查、教勝于罰,愛心稽查、剛柔并濟”理念,2020年,處理違章310起,處罰54余萬元,6名員工因惡性違章年度績效等級降為D級。
科技創新賦智“能”,為“四個管住”提供技術保障。
創新“智慧安監”。著力打造“人力更省、管控更嚴、質效更好”的智慧安監體系,建設“1+7”地縣兩級安全監管中心,配置43名安全監管人員,深化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平臺應用,配備安全智能設備3 370套。開展安全大數據分析,運用計劃執行率、到崗到位率等8類數據,為遏制事故苗頭、堵住管理漏洞提供決策支撐。創新“智慧運維”。積極構建“信息自動采集、狀態自動感知、故障自動定位”的智慧運維體系,深化輸電智慧監控中心和變電集控站運轉,開發吊車防碰線智能預警系統;在16座重點樞紐變電站部署智能巡檢機器人,覆蓋安裝各類配電自動化終端4 242套,實現關鍵設備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創新“智慧工地”。努力創建“全息感知、全面可視、全程管控”的智慧工地體系,在220 kV牛首、110 kV蘇嶺等變電站試點建設“智慧工地”,研發使用“二級電源箱用電違規監測”。
隨著“智安文化”建設不斷走向深入,“四個管住”有效落地。2020年以來,襄陽公司管控作業計劃9.14萬項,居全省前列;對117家外包隊伍、49家施工項目部、1 750名外包人員實行動態評價;374人獲得省公司安全技術等級一、二級認證,全員安全考試合格率99.91 %。標準化現場創建數量同比上升71 %,安全監管效率提升了3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