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勉,楊燦劍,葉 笛
(1.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重慶 401336;2.重慶市南岸區消防支隊,重慶 401336)
自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明確提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理念,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而在農村,還有很大一部分人由于技術知識不多、安全意識不強等原因,生命財產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尤其是電力使用不當帶來的觸電和火災風險尤為突出[1]。但當前普遍未形成長效的用電安全保障機制,社會效果不甚明顯。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1) 農村用電安全管理缺乏總體協調。以往常規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靠供電企業孤單作戰,農村基層政府和群組參與度不夠,導致各項工作舉措收效甚微或者難以持續。
(2) 農村基層政府安全管理專業技術力量薄弱。電力安全管理有較強的技術性,村社一級基層政府安全管理人員技術能力不夠、認識不足,不能有效引導群眾做好用電安全工作。
(3) 農村基層群眾安全用電自我管理能力不高。農村留守人員多為文化知識水平不高的老人和小孩,安全意識低,風險辨識能力差,不能獨立解決用電過程中的障礙問題[2]。
為加強農村安全用電管理,提出了一種立足于降低觸電事件和電氣火災事故,通過政企合作的方式,創建“農村用電安全示范鎮”的方法,長效、系統、全面提升農電安全管理水平[3]。
為確保“安全用電示范鎮”建設工作取得實效,始終盯準三個目標不放松。一是堅持鎮政府主導,建立政企聯動長效機制;二是堅持依靠群眾,做好村社“用電安全明白人”培育;三是堅持安全宣傳,不斷營造農村安全用電氛圍。
通過配電線路日常運維巡視和用電檢查工作,詳細梳理配電線路存在的樹線矛盾、房線矛盾、外力破壞等供電安全隱患和居民用戶表后線老化、未安裝漏保、家電設備漏電等安全隱患,主動以書面形式加強和鄉鎮政府的溝通匯報,促成鎮政府發文主導開展“安全用電示范鎮”創建工作,通過工作建立長效機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 建立鎮政府用電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各村成立管電小組,各村社設置“安全用電明白人”,將“安全用電明白人”納入區政府安全監督網格化管理中的網格長進行常態管理。鎮政府牽頭,供電公司每半年對“安全用電明白人”進行一次培訓,培訓內容包括用電安全知識、電力安全隱患辨識和觸電急救等。
(2) 建立村社“安全用電明白人”管理長效機制。明確管電小組和“安全用電明白人”的工作職責,幫助村民解決表后用電障礙或故障,告知村民用電安全隱患和整改建議,及時報告倒桿斷線、外力破壞等供電安全隱患,協調村民配合供電公司做好電力安全隱患處置等工作,參加鎮政府組織的安全培訓,并對村社群眾進行安全培訓,傳播用電安全知識。
(3) 建立查違治患政企聯動機制。一方面,示范鎮所屬各村通過管電小組和“安全用電明白人”建立與供電公司的常態聯系,及時報告和協助供電公司處置安全隱患,對個人無法解決的居民表后復雜用電障礙,聯系供電公司支持解決。另一方面,供電公司建立與鎮政府和各村查處違章建房和違約用電的快速聯動機制,確保處置過程安全、平穩、可控。
(4) 建立風險隱患報告獎勵機制。編制《電力安全風險隱患報告獎勵辦法》,讓供電公司供電區域內的電力安全風險隱患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對向供電公司報告的電力安全風險隱患的村民或“安全用電明白人”,給予相應的經濟獎勵。
(1) 開展標準化示范臺區建設。嚴格按照國網公司標準化臺區要求,樹立新建變臺為臺區安全標準樣板,為后續改造和新建臺區做好示范。
(2) 針對性加強農村電網建設。邀請示范鎮和下屬村社參與當地供電網絡改造規劃,調整配網優化建設理念,以服務示范鎮鄉村振興發展和消除供電隱患為目的,做好項目儲備和實施,將有限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3) 全面清理配電線路安全隱患。對示范鎮區域內的配電線路的樹線、房線矛盾和外力破壞等隱患進行全面清查和治理,完善高風險位置的安全警示標志,提升農村電網安全運行水平。
(4) 嚴格落實防范釣魚觸電風險措施。對示范鎮所有10 kV裸線跨魚塘的觸電隱患,全部簽訂釣魚觸電隱患安全協議,逐一對魚塘主進行宣傳培訓,并完成跨越段10 kV線路的絕緣化改造。
(5) 居民用電安全隱患排查。用檢牽頭對示范鎮的企業進行安全用電技術服務,現場幫助企業客戶排查安全隱患,提出整改建議,并開出整改建議書。以漏電保護器安裝為契機,指導“安全用電明白人”對居民客戶室內進行隱患排查,重點排查室內線路絕緣老化、跑冒漏電等觸電和火災隱患。
(1) 面向群眾宣傳安全知識。采取用電安全宣傳進校園、進場鎮、進院壩等多種形式,面向農村群眾進行用電安全宣傳,堅持不斷傳授安全技能,傳播安全意識,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到電力安全工作中來,為供電公司農村電網安全管理創造良好的群眾基礎。
(2) 面向干部宣傳安全意義。借助全國安全生產月等大型安全活動,積極協調鎮村干部參與用電安全宣傳,增強農村干部對電力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將農村居民觸電事件納入示范鎮對各村工作考核,引導農村干部主動關心、關注電力安全。
(3) 面向社會宣傳安全成果。供電公司黨群部做好創建工作的系統宣傳策劃,全過程參與跟蹤報道,及時對階段性成果進行總結和提煉,以新聞報道、小視頻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展示公司踐行安全發展觀和“人民電業為人民”宗旨的良好社會形象。
(1) 避免以自我為中心的慣性思維誤區。創建工作必須要調整思想觀念,堅持以服務人民為宗旨,要多思考供電公司能為群眾用電安全做些什么,避免將創建工作變成專業工作安排。
(2) 避免責任主體不明的工作方法誤區。創建工作涉及多級政府和廣大群眾,要堅持依法明確政府、群眾和供電企業各自應該履行什么安全主體責任,各司其職,有序推進,要避免大包大攬、越俎代庖的短期急于求成心態和錯誤工作方法。
重慶市南供電公司選取巴南區石灘鎮開展“安全用電示范鎮”建設,并于2020年8月被巴南區政府正式授予“安全用電示范鎮”稱號。通過創建工作,石灘鎮用電安全管理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和提升:群眾用電安全更有保障;政府安全發展更加高效;公司安全管理氛圍更加和諧。
農村“安全用電示范鎮”創建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用電安全管理依靠群眾、服務群眾,在村社設置“安全用電明白人”是本方法的核心創新之舉,其實質是通過培育村社“安全用電明白人”,進而輻射同村社群眾,不斷增強農村群眾安全技能和意識,提升農村本質安全水平。在國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大背景下,該方法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