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克布克

寒假旅行回到家,趙小野向爸爸媽媽宣布:“你們不是總問我長大了想干什么嗎?現在我想清楚了,以后我要成為徐霞客那樣的旅行家、冒險家!”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縣(今江蘇省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
徐霞客一生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他每到一處都要記錄下自己觀察到的地理、人文、動植物等情況。經過30年的考察,他撰寫了《徐霞客游記》一書。這本書原本有260多萬字,如今只保存下60多萬字。
徐霞客的祖上都是讀書人,他的父親徐有勉對做官并不感興趣,也不愿意同權貴交往,反而喜歡游山玩水。受書香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學,博覽群書,但有其父必有其子,徐霞客也無意功名。父親支持兒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說“不屑于功名之教,不拘于圣人之言”,告訴孩子不必受功名所累,也不必被圣人的話所束縛。


當時有個文學家、書畫家叫陳眉公,他說:“我看哪,他是煙霞之客,就叫他霞客吧。”“徐霞客”這個名字由此而來。
徐霞客19歲時,他的父親去世了。父親離開后,埋藏在徐霞客心中的種子——“去旅行”的想法生根發芽了。徐霞客的母親也是位豁達、開明的人,她大力支持兒子去云游四方,自己則開了織布工坊賺錢養家。她家生產的布成為當時集市上有名的“徐家布”。
在母親的大力支持下,徐霞客潛心博覽史籍、地方志、山海圖經、游記等,了解各地的歷史、地理、人文知識,做足了功課與準備,終于在22 歲那年開啟了自己擁抱天地、發現新世界的旅程。

古時候沒有互聯網,要不然他動動手指就能搜到當地的信息了。

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徐霞客依靠自己的雙腳走遍了天下。那時可沒有“景區”一說,他要么在崇山峻嶺中攀爬,要么在山野叢林中穿梭……旅途中還曾多次遭遇強盜、斷糧等重重危難。


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記》第一篇文章上標注的日期,如今被定為“中國旅游日”。
在江蘇省江陰市的旅游文化博覽園里,中國徐霞客旅游博物館可以使我們了解更多徐霞客的生平經歷及人生理想。
徐霞客是對石灰巖地貌進行科學考察的先驅。他對湖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的不同石灰巖地貌都做了詳細的記載和研究。

廣西桂林是石灰巖地貌呀!
徐霞客一邊旅行,一邊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他對沿途的地質、地貌、水文、動植物等做了細致調查,并真實、準確地記錄下來,取得了很多超越前人的成就。例如“長江的發源地在哪兒”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個謎。徐霞客在對河道進行探索時發現長江的源頭是金沙江,而不是自戰國時代就流傳下來的說法——岷江。幾百年后,直到1978 年,國家派出考察隊才確認長江的源頭是唐古拉山的沱沱河。
徐霞客還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因為他文采過人,創作的《徐霞客游記》里面不僅有對自然景物的真實記錄,還有描寫當時各地居民生活、風俗人情甚至部落間戰爭的內容,讀起來一點兒也不枯燥,被后人譽為“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