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11日在北京閉幕。會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李克強指出,去年新增財政資金規模2萬億元,規模、力度合理,絕大部分用于市場主體和民生急需,主要是減稅降費,保基本民生,采取直達機制,“救命錢”最快7天直達基層,保證基層減稅降費、穩崗等財力。
李克強指出,中國政府把肥施到根子上,政策打到點子上,所以起效快、有作用。去年沒有采取寬松政策,今年也沒有必要“急轉彎”,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著力穩固經濟,推動向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因為現在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還在恢復元氣。由于經濟恢復增長,要合理、適度調整政策,保持保民生、保就業、保市場主體力度不減。
李克強強調,保持力度不減,資金規模很重要,但用好錢更重要。去年宏觀調控積累的經驗還可以繼續用。比如在財政金融方面,要“一減、一增、穩中有降”。“一減”,就是減少中央政府本級支出,各級政府都要帶頭過緊日子;“一增”,就是擴大直達資金范圍,讓基層和市場主體感到支持力度不減,這樣能夠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穩中有降”,就是在穩定杠桿率的同時,引導金融企業合理讓利,使中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融資成本做到穩中有降。同時,對各類風險隱患,也會及時防范化解。
在多頭陷阱區域中的44萬億元的成交量成為高位套牢籌碼。由于抱團取暖的股票價格過高,愿意接盤的資金有限,而處于低位、長期不被資金關照的股票,仍然缺少資金關照,實際上是市場的流動性出現了問題,預期調整在短時間內結束可能不現實。
三月以來,本欄目明確指出階段性頂部已形成,近兩周股市震蕩下行,間或有抵抗,但是成交量非常不配合,下行放量,上行縮量,明顯的下跌抵抗型。抱團股快速大幅度下跌之后有所反彈,但由于時間短暫,還遠遠不能確認階段性下行趨勢結束,投資者還需要耐心等待。
目前市場處于很尷尬的位置,由于抱團取暖的股票價格過高,愿意接盤的資金有限,而處于低位、長期不被資金關照的股票,仍然缺少資金關照,實際上是市場的流動性出現了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或者需要時間,或者需要空間,所以預期調整在短時間內結束可能不現實。操作方面,關注高分紅、低估值以及政策導向有利的行業板塊與個股。
A股市場為什么波動幅度過大?很多人把原因歸結為散戶投資者占比太高。認為A股市場散戶投資者占比過高,導致投資者“羊群效應”過強。解決問題的途徑是發展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希望通過提高機構投資者的占比來減少股市的波動。從最近一段時間的股票市場表現看,上述觀點似乎正在被證偽。
基金發行募集資金存在明顯的“馬太效應”,知名度高的基金管理公司或基金經理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有些基金發行出現搶購,出現所謂的爆款基、日光基,而規模小的基金管理公司募集資金十分困難,導致資金向頭部基金管理人集中。規模大的基金一般傾向于買藍籌股,規模大的基金集中涌現,形成了所謂的基金“抱團”式投資。
如此多的資金集中進入這些股票,一定會刺激股價快速上漲,形成了所謂“抱團股”現象,當新增資金源源不斷進入基金,抱團股的上漲就會持續,一旦外圍因素有變化,新增資金難以供應,資金與股價的正反饋可能迅速逆轉為負反饋,機構投資者進行相同方向操作時,市場難以找到力量相當的對手盤,加速下跌就難以避免。春節之后我們看到白酒、新能源等基金重倉股出現崩潰式下跌,原因就在此。
由此看出,基金的快速發展不僅沒有減少市場波動,反而成為市場波動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