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興旺,錢寶玲,李 娟,何 萌,閆永明
(酒泉市農業科學院,甘肅酒泉735000)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轉變,對番茄等蔬菜的營養性、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營養性狀是蔬菜品質的核心,它不僅受內在因素的影響,而且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如溫室小氣候、栽培管理、水肥等。本研究對戈壁日光溫室條件下基質栽培的15個番茄新品種的營養性狀進行了分析,篩選出了綜合營養品質高的品種,為其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供試品種15個:澳粉805、維也納2號、冠群4號、冠群5號、冠群6號、金濤T820、金濤T821、金抗2號、星粉827、星粉828、妞內姆1716、妞內姆1718、博納386、鮮美2號、黃冠。供試番茄品種果實性狀及來源見表1。

表1 供試番茄品種果實性狀及來源
本試驗在酒泉市肅州區東洞戈壁生態農業產業園進行,試驗地為有機基質。試驗采用間比排列,不設重復。每3個栽培槽為1個小區,株距40 cm,行距70 cm,小區面積36.12 m2,每小區種植135株,栽37 380株/hm2,單干整枝。
1.3.1 育苗 在酒泉市上壩金濤蔬菜育苗中心進行穴盤育苗,各品種于2019年8月8日干籽播種,9月21日定植,定植時用根多葉秀灌根,苗齡44 d。
1.3.2 移栽及田間管理 前茬制種黃瓜,2019年9月19日鋪黑膜75 kg/hm2,施農家肥45 m3/hm2、有機肥600 kg/hm2,15個品種同時定植,株行距相同。2020年1月15日開始采摘,3月23日采收結束。
從各小區隨機選取有代表性且成熟的5個番茄果實,采用四分法,用組織搗碎機攪碎,進行營養品質的測定,3次重復。VC含量采用鉬藍比色法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手持折光儀測定;可溶性蛋白質含量采用考馬斯亮藍G-250法測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法測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堿液滴定法測定;亞硝酸鹽含量采用國標法測定;硝酸鹽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法測定。
營養性狀評價采用模糊數學隸屬函數法,即X(μ)=(X-Xmin)/(Xmax-Xmin),營養性狀分為優良指標(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質、可滴定酸、糖酸比)和不良指標(硝酸鹽)。計算兩種營養指標的平均隸屬函數的差值,差值越大,表明品種的營養品質越好。
15個測試番茄品種的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質、可滴定酸、糖酸比、硝酸鹽含量均有明顯的基因型差異。
由表2可知,15個番茄品種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為3.90%,變幅2.80%~6.35%,品種間的變異系數較高,為22.46%;其中鮮美2號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冠群6號次之,維也納2號最低。VC含量平均為16.87 mg/100 g,變幅10.00~27.75 mg/100 g,品種間變異系數高,為37.75%;其中金濤T820的VC含量最高,為27.75 mg/100 g。VC含量大于20.00 mg/100 g的有冠群5號、冠群6號、黃冠和金濤T820,VC含量最低的是星粉827。可溶性糖含量平均為4.32%,變幅2.14%~5.81%,品種間的變異系數較高,為25.09%;其中鮮美2號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黃冠次之,金濤T821最低。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平均為0.87 g/100 g,變幅0.48~1.49 g/100 g,品種間變異系數高,為35.50%;冠群5號、澳粉805位居第二、第三,可溶性蛋白質含量分別為1.42 g/100 g、1.17 g/100 g,妞內姆1718含量最低。可滴定酸含量平均為0.92%,變幅0.75%~1.12%,品種間變異系數為11.94%;其中黃冠和冠群6號并列最高,冠群5號最低。糖酸比平均為4.70,變幅為2.30~6.32,品種間變異系數為23.15%;其中鮮美2號最高,冠群5號次之,金濤T821最低。硝酸鹽含量平均為156.39 ug/g,變幅95.56~219.86 ug/g,品種間變異系數為26.92%;冠群6號硝酸鹽含量最高,含量最低的是金濤T820,各品種的硝酸鹽含量均符合無公害蔬菜標準,硝酸鹽≤600μg/g(GB18406.1-2001)。

表2 不同番茄品種營養成分含量測定結果

表3 不同品種番茄營養性狀的分析與評價
番茄的營養性狀是一個綜合指標。采用模糊數學的平均隸屬函數可將營養指標分為優劣級別,其中優良指標包括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質、可滴定酸、糖酸比,不良指標包括硝酸鹽。優良品質級別高,代表相關優良指標含量高,不良品質級別高,代表硝酸鹽含量高。相反,不良品質級別低,代表硝酸鹽含量低。以此級別分類作為評價番茄營養品質的指標。需要注意的是,綜合營養品質是每項指標的平均值,不是優良品質和不良品質的平均值。
由表3可知,優良品質級別居上(X>0.5)的品種有5個,其中品質最好的是鮮美2號,其次是冠群6號、黃冠、金濤T820、冠群5號,金濤T821品質最低。不良品質級別居上(X>0.5)的品種有7個,分別是冠群6號、澳粉805、金濤T821、冠群4號、黃冠、星粉827、博納386,說明這7個品種的硝酸鹽含量較高,在常規管理中氮肥的用量對硝酸鹽的含量有一定影響。從綜合品質的平均隸屬函數值可以看出,級別居上(X>0.5)的品種有5個,分別為冠群6號、鮮美2號、黃冠、金濤T820、冠群5號,X<0.3的品種有2個,分別為維也納2號、金抗2號。
將優良品質、不良品質和綜合品質平均隸屬函數值進行比較(見圖1),硝酸鹽含量作為唯一的不良品質指標并不影響其他6項指標的趨勢,說明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質、可滴定酸、糖酸比數值越高,綜合品質越好。

圖1 優良品質、不良品質和綜合品質平均隸屬函數值比較
15個參試品種的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質、可滴定酸、硝酸鹽含量差異較明顯,品種間的變異系數較大;降低番茄果實中的硝酸鹽含量,提高可溶性固形物、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質、總酸度含量是每一個蔬菜科研工作者首選的品質育種目標。
通過對綜合營養品質的平均隸屬函數進行分析可知,綜合營養價值較好的品種是冠群6號、鮮美2號、黃冠、金濤T820、冠群5號。
關于蔬菜營養品質的綜合評價目前尚無統一方法。本試驗通過數學隸屬函數評價番茄綜合營養品質,更好地體現了品種間營養品質的差異,對于指導生產具有一定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