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靜敏,胡智威
(河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7)
信息通過一臺設備轉換成電磁線波,經由基站移動控制中心輸送至目標設備,再轉換成信息文本,這就是互聯網信息傳輸的過程,相比較以前的郵局書信傳播,或跨國跨地域之間的輪渡或飛機等運輸方式更加便捷。以前一封書信可能需要幾周的時間來運輸,跨國運輸的時間成本的更是成幾倍增長,現如今只需幾毫秒的時間就可以將一則信息送達。相比較以前通訊,互聯網通訊有著傳輸效率高、傳輸成本低的優勢。
室內設計用軟件設計,通過渲染能夠直觀、快速地讓客戶看到房間的設計效果,還可以提供多種設計方案,供客戶選擇。
互聯網就是一個地球村,可以讓相隔萬里的兩人或者多人同時進行線上聊天,既是相隔萬里又讓人覺得他就在身邊。以前的媒體如電視或者報紙傳播就是一種“我說你看”的傳播形式,即時進行問卷調查或回饋機制也相當滯后。而互聯網的出現有力地解決了這種問題,現如今一個問題可以使大家同時進行線上討論。
室內設計的過程可以把客戶的想法、憧憬體現在出來,增強互動性,讓客戶也有參與感,及時地讓客戶看到設計進程、效果,為后期的方案呈現奠定基礎,提高設計效率,增強客戶的滿足感。
在以前相隔萬里的兩人相見一面無疑是巨難的,“就只看了你一眼,就已決定了永遠,那時候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人”這首《醉千年》反映的就是信息傳輸慢而導致的問題。現如今通過互聯網而進行的視頻聊天正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過去信息接收緩慢而導致的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互聯網的實時性也解決了信息接收緩慢的問題。
互聯網實時性的發展,讓許多客戶接觸到更多室內設計方面的知識,知道更多的設計風格,這樣有利于客戶形成自己的審美傾向,明確自己的需求,讓客戶有一些室內設計方案的參考,讓客戶能夠及時、高效、準確地了解室內設計的發展是怎樣的,現在流行的風格是什么,也讓設計師能夠及時了解客戶的設計預算大概是多少,并根據客戶的實時需求改進設計方案,這都充分地體現了互聯網的實時性。
學術研究需要大量查詢各類資料。過去,每逢查詢資料時需要長時間地翻閱書籍,并且還需要大量地搜尋所需書籍,這導致在查找資料時會浪費很多時間。互聯網數據庫儲存了海量的資料并且還在持續增添新的數據資料。互聯網數據的共享性完美地解決了查找資料慢、查找資料難的問題,并且還為其他領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不需要面對面就可以進行室內設計的交流,做出來的方案,線上就可以讓客戶挑選,無疑節省了很多的時間。共享性還體現在網上各類設計網站模板的共享上,像“花瓣網”“知末網”等網站,海量模板共享,方便設計師的工作。
人們對室內設計的認知也發生了變化,室內設計不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工作的物質要求,而且人們也認識到這是他們精神寄托,是心靈上各方面的寄托。還有很多人誤認為裝修=室內設計,其實不然。設計接觸的方面非常多,室內設計包括基礎硬裝設計、軟裝設計、材質搭配、燈光設計、人體工程學、物理學等方面,這是一整套工程,由此可以看出室內設計不僅是簡單的會看尺寸圖、效果圖、量房等。
還有人認為會室內設計的就一定會建筑設計,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你先給我設計房子平面圖,然后再給我設計一下室內,看一下怎么裝修。”其實,本質上,室內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分支,是建筑設計的細化結果,在尺度上、內部空間上、空間布置上的細化。
室內設計,是一個需要創意的行業,離不開人的創意,在人們的認知里,或許有朝一日也許會有人開發出來可以代替人類創意的軟件,把幾個元素進行代碼式的交叉結合,進行創意點的提供,類似現在的智能機器人。但是筆者依然認為在室內設計行業,人的創意是不會輕易被機器取代的。設計的目的是以人為中心,去解決具體問題的,雖然新技術、新材料層出不窮,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的以人為本,創造宜居的居家空間。
除了常見的室內設計風格,現在的室內設計風格越來越細致化,這是因為室內設計中采用了一些現代科技手段,設計中達到了最佳的環境效果,滿足了更多人對于室內設計風格的需求,現在更多的人要求自己室內各種物件之間存在統一的整體之美,風格越來越偏向整體藝術感。
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室內設計風格的發展趨勢既講現代,又講傳統,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背景,設計風格具有本土化,自己的文化背景融入到自己的室內設計風格中,這也是一種獨特的風格,彰顯室內設計風格的個性化。
互聯網的平臺更有利室內設計各種風格的展示,提高人們了解設計風格的速度。
在設計的大環境中,人們對室內設計的了解,多存在于裝修公司,即所謂的“施包工設計”,這種方式設計方案是贈送給客戶的,公司根據甲方客戶提出的要求來設計出一套室內設計方案。隨著知識的傳播、人們的文化素質提高,人們知道了其實設計的主體,不是甲方客戶,而是設計師,設計師才是主宰,設計師用自己的專業知識來設計更符合人機工程學室內設計方案,以此做出更合理的設計方案,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甲方的要求,不去考慮實施起來的可行性。
早期的室內設計崗位多是偏向于專業技術過硬的人,個人可以通過自身過硬的能力來獲取一份良好的工作。如果自身專業能力不足,則只能進入一些小公司,做著沒有深度的設計工作。在那時設計行業是一個拼經驗、閱歷,是一個思想落實的行業,是一個講資歷、作品和文化內涵的行業。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認知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現在去公司應聘室內設計職位,不僅需要從業者的專業技能好,也看重其的知識儲備,甚至一些大的公司,在面試過程中就能察覺到應聘者的個人能力和知識儲備是否能夠勝任這份工作,設置職位應聘的門檻。不可否認,室內設計崗位需要專業技能好,但是知識積累也很重要。
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工作中,一定要做一個既有學識,又有專業能力的人。室內設計師要努力去提升自己的知識積累,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這樣才有能力去適應這個時代、這個行業的發展變化。
“設計是技術與藝術的結合”,作為室內設計師,既要解各個藝術流派,又要了解工程制圖、裝飾施工工藝與預算,把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起來,才能做出優秀的設計。這進一步說明,單方面強勁的能力是不完美的,需要全面發展,成為更加專業與更全能的通才。
互聯網的完善發展,帶來更多適應于室內設計使用的軟件,這些軟件無疑展現了更多完備的功能,例如:通過3D軟件建模,在建造出所需的模型的還可以同時360度進行無死角觀察,相比較以前的紙質圖紙只能平面視圖,有時因一些視覺差而出現的瑕疵,尤為突出了軟件建模的優勢。而通過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建模軟件如3D MAXS完美地解決了因視覺差而引起的瑕疵。同時一棟建筑經過設計而得出的圖紙量無疑是巨大的,現如今互聯網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圖紙量的特點。
互聯網上室內設計的各類資源共享,也給現在很多人可以低門檻接觸室內設計提供了便利,有很多“設計小白入門……”的新手教程,也給進入設計行業的設計師提供一些設計創意點,讓設計師有一定的設計思想的參考,以此來充實設計小白的經驗,為以后的設計工作開展做鋪墊。
互聯網本質是大大便利了人民的生活,也給室內設計這個行業提供了更快捷的營銷方式,更有效的展示設計方案的方式。這是一個動態的時代,是不可阻擋的潮流,所以你的設計圖紙為什么還是靜態的,我們應時代的變化,來改變設計效果圖展示的方式。互聯網的發展,也給室內設計這個行業帶來市場機遇,可以滿足更多的人,縮小時間、距離、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同時互聯網在其他方方面面也同時影響著各行各業。
互聯網信息的透明化,設計的公開化給室內設計帶來很大的沖擊,互聯網逐步發展的同時也帶動著室內設計行業的巨大發展,然而事物也普遍擁有兩面性,我們再看到互聯網對室內設計的積極影響時,也要正視它的消極影響。
現如今室內設計逐漸模板化,設計師在設計時會經常使用電腦輔助設計,但是,與此同時設計師的創新思維能力也在逐漸下滑。互聯網科技逐步發展的同時也使大量設計師丟掉了紙筆的設計方法,失去了手繪畫圖的能力,設計師在使用紙筆等工具畫圖時,紙和筆會記錄設計師的靈感和創新思維能力。手繪的表現方式直接體現了設計師的審美情趣、藝術修養、內心情感,是非常由親和力和感染力的展示方案的方式。面對面的給甲方客戶展示手繪設計方案,以此產生共鳴,更有吸引力。紙筆設計的這種方法的地位下降了,這樣限制了設計師靈感的爆發和創新思維能力。
互聯網雖說給傳統的室內設計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但是這也是一種難得的機遇,設計師完全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資源整合,實現強強聯合,做到滿足客戶最大化的愿望。互聯網的資源可以向設計師提供大量的信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設計師要學會去辨別信息的質量,選擇性地去攝取,以便減少整合信息資源的時間,提高設計師的工作效率。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室內設計行業對互聯網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
在室內設計作品宣傳上:各類的風格展示,現在客戶多樣化選擇,設計師用電子版的各種設計方案,可直觀地做對比,提高了客戶與設計師之間的溝通效率,比以前手繪講解、口頭講述設計方案、想法的方法效果好,較好地吸引客戶注意力。在互聯網的基礎上,室內設計有著自己的原則,室內設計以人為本,也就決定著理念層面很多時候沒有嚴格的對錯。
互聯網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趨勢,受互聯網影響的室內設計行業也是在改變、適應這個潮流。關于互聯網給室內設計帶來的到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不同立場的態度導致有著不同的結果,終是毀譽參半,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在互聯網新時代,室內設計的形式及趨勢也隨之共同進步,很值得我們來思考室內設計的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