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寧 江蘇錦柏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
在房建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工程造價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對土地價格、建筑環境等方面的分析,明確在房建工程中可能獲得的經濟利潤。工程造價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對建設規模、物資消耗等進行整改和優化,使其朝著規范的方向發展。另外,在工程造價中,可以通過造價預測、造價控制的方式實現工程成本管理,實現對各個環節的有效監督。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人為因素、環境因素等因素的影響,工程造價管理的效果并不能達到預期。
現階段,在房建工程的實施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的造價管理理念仍然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設計相關的造價方案時,考慮的問題過于片面,沒有認識到事前控制的重要性,沒有將成本控制的思想落實到各個環節,導致許多工作展開時受到一定的阻礙。另外,造價管理理念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造價人員能力不足,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導致工程中存在各種浪費現象,影響工程的經濟效益。
房建工程涉及多個項目,包括基礎施工、主體施工等多個方面,設計方案、施工技術及工程管理等與工程造價管理有著密切的關系。而現階段工程造價方法的應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有些方法在工程中的應用存在落后現象,并不能滿足現代化工程的發展要求。造價人員與現場人員缺乏有效的溝通,無法對施工現場進行實時追蹤,影響了工程造價管理效果。
工程量計算是工程造價預算和結算中的關鍵步驟,與造價管理有著直接的影響,也是管理中的難點。這是由于工程施工的影響因素和不可控因素過多,很難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操作,而且有些造價管理人員對于施工現場的變化沒有明確的了解,仍然按照原有的設計方案進行計算,導致結果存在偏差。另外,工程量計算涉及的項目類型非常多,包括很多隱蔽工程,在計算過程中易出現遺漏問題,從而導致計算結果存在差錯,影響后續的造價管理工作。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也被稱為建筑信息模型,是應用在建筑領域的新型工具,主要是以三維立體、物價導向等理念作為建筑輔助設計,可以在計算機的幫助下實現建筑信息的有效集成[1]。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可以將其應用在設計、施工等全周期活動中,實現各個方面的協調,核心內容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建立三維模型和數據信息庫。該技術主要包括以下特點:
2.1.1 可視化
可視化包括在設計、施工等各個方面,可以實現對建筑構件信息的具體繪制,將建筑物的構造形式呈現在計算中,為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直觀的思路。而且BIM 技術相關的工具軟件與傳統CAD 制圖的主要不同是實現整個過程的可視化,其可以形成相應的互動與反饋,可以實現顏色、位置等信息的判定。
2.1.2 協調性
協調性是指在房建工程中,BIM 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施工現場的不同部門實現有效的協調,可以在網絡上就具體的問題進行探索,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傳遞,并且將施工圖紙中的難點呈現在計算機上,在建筑信息模型的幫助下及時解決問題,包括管道碰撞及設計布置等。
2.1.3 優化性
第二,健全獎勵機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能夠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工匠精神,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可以完善獎勵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企業可以為學徒提供晉升的空間和平臺,讓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謀取更好的發展。此外,企業也可以針對不同的技能等級,制定不同的技能薪資,提升學生的參與動力和積極性,進而提升自身的工匠精神。
實際的施工過程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包括設計方案、施工材料等都是在實踐中找到合理的規劃方向,但是其同樣存在相應的制約因素,包括信息和時間上的不確定性等。而BIM 技術可以通過工具的形式為工作人員提供具體的信息,包括幾何信息、物理信息等,解決傳統人工操作遺留的問題,實現對復雜項目的優化[2]。
2.2.1 提升造價管理質量
BIM 技術為工程造價管理提供了一個平臺,可以實現造價管理工作的精細化發展。造價人員可以加強對施工現場的信息掌控,實現對施工過程的透明化管理,及時發現工程中存在的設計更改等問題,對工程進度及現場施工情況有一個具體的了解,便于后續造價結算與控制工作的開展,以有效提升造價管理質量,增強工程量計算等方面的準確性。同時,通過可視化方式實現對現場各項信息的追蹤,為提高造價管理效果提供基礎保障。
2.2.2 提升造價管理效率
在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中,涉及的項目類型非常多,耗費大量的精力、物力,需要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在BIM 技術的應用下,可以實現各方面的一體化發展,包括將房建工程中的空調、管道、電氣等項目建立在同一個模型中,實現信息共享。也可以通過BIM 技術的相關工具完成內容傳遞,直觀顯示結構設備之間的問題,同步為造價人員提供涉及的成本信息,從而提高造價管理工作效率,實現房建工程整體效益的提升[3]。
2.2.3 加強資源管理
在房建工程的造價管理中,涉及的文件資料及材料資源等具有相應的復雜性,將BIM 技術應用在其中,可以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有效地對材料、設備等進行分配。也可以建立相應的信息系統,實現對文件資料的存儲和管理,進一步加強工程造價中的資源管理水平,避免意外問題的發生。
投資估算是工程造價管理前期的關鍵步驟,對項目成本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也是后續工作的主要指導方向。在傳統的投資決策中,往往是對項目方案中的各項資料進行計算對比,搜索相關的估算指標,判斷其價格數據和成本范圍,從而實現項目經濟效益的測算。在BIM 技術的應用下,BIM 技術可以幫助建立前期的建筑信息模型解決方案,以實現建立參數化建模的目的。將房建工程通過構件的形式進行設計,參數保存了數字化建筑構件的相關信息,這些相關的參數也就構成了數據庫,在投資決策的過程中直接在數據庫中就可以獲得不同構建的工程量和造價指標,可以提高投資估算準確性[4]。
為了實現造價管理全過程的應用,在房建工程開始之前,工作人員需要對現有的設計方案進行選擇和優化,保證其滿足施工質量、進度及成本等方面的要求。需要進行各方面的指標對比,并且結合工程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最優方案的選擇。在BIM 技術的應用下,可以通過相關工具的應用對建筑的平面圖、剖面圖等進行繪制,對于一些特殊項目,可以出具相關的碰撞報告。相較傳統的造價管理方式來說,BIM 技術的應用有著更高的價值,數據庫中包含成本信息、材料信息等不同的內容,造價人員可以提取有價值的數據,同時進行方案的不同比較,使得方案選擇的過程具有可靠性,還可以將過程都記錄到計算機中。
BIM 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可以幫助造價管理人員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控制,實現對信息的有效捕捉。
首先,BIM技術具有一定的可視化功能,包括設計可視化、施工可視化及設備操作可視化等多個方面,可以創建不同的施工模型,實現復雜構造節點可視化,直觀地呈現在工作人員面前,包括房建工程中的幕墻節點及鋼筋節點等。利用BIM 技術還可以實現對施工空間的合理檢測,將其看作為一個整體模型進行相應的圖紙繪制。
另外,BIM 技術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可以對建筑物的性能及施工進度等內容建立具體的模型,預測建筑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消除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工藝沖突問題,實現時間信息和空間信息的整合,方便各項數據的記錄,同時完成工程量的自動計算[5]。
在工程竣工過程中,需要對工程量進行相應的計算。BIM 技術的應用可以對項目類型及內容進行具體的羅列,還可以實現自動化計算,在數據庫中實現對相關信息的有效查詢,方便開展結算工作。另外,在工程竣工階段,可以利用BIM 技術建立三維立體的建筑模型,對工程中的信息進行相應的存儲,及時發現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不同角度保障造價管理的準確性。
工程造價管理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方式,與房建工程的經濟效益有著直接的關系。將BIM 技術應用在工程造價管理中,可以提高造價的質量和效率。利用BIM 技術的可視化、協調性及優化性等特點,通過在投資估算、方案選擇、施工管理及竣工管理等方面的應用,進一步提升房建工程造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