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濤 思立博(上海)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中級工程師
建筑工程是城市規劃建設中的重點內容。在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建筑工程中的各種手段和工藝都在不斷進行更新和完善,而且建筑工程規模的增大使得建筑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的數量在增多。在此背景下,工程建設質量可能會存在多方面隱患,因而工程監理逐漸被應用到施工的各個環節,起到控制、管理及調整的作用。
建筑工程的整個建設過程包括工程文件編制、現場工作調配、施工方案設計以及工程技術應用等內容。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施工環節易造成現場混亂,部門之間如果缺乏有效溝通和交流,會導致各項工序交接中的漏洞增多,對于工程的經濟效益造成不利影響。土建施工與監理質量管理在某種程度上是對各個階段的有效監控,將工程劃分成不同項目的管理活動,保障各個環節在操作上的合規性,實現施工組織設計和人員配置的優化。此外,監理質量管理是完全從工程特點及實際環境出發的管理工作,是針對施工進度、質量標準等內容來設計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適用性。
土建施工與監理質量管理的應用是對工程的一種保障,是按照科學管理的理論經驗及現代化的管理方案,對工程的全過程進行監控的手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監理質量管理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管理內容的協調,對施工方案進行相應的優化,編制不同項目的計劃表,使得管理過程更加靈活,實現質量、進度及經濟效益的協同發展。
在傳統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無論是對施工人員還是管理人員往往缺乏一定的節能環保意識,材料的利用率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而且現場經常存在垃圾亂丟、揚塵超標及廢水超標排放等現象。在新時期的監理質量管理中,還將節能環保的理念與質量管理融合在一起,實現對資源和能源的有效控制,加強施工現場監督,從根本上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
施工方案是根據土建工程的特點對技術標準、材料、工序、進度、環保等方面的整體安排,監理質量管理的重點就是在施工之前對方案和圖紙進行相應的審核管理。就建筑工程來說,其施工技術包括混凝土技術、砌筑技術及預應力施工技術等,施工方案中對施工方法、施工順序以及涉及的材料有著明確的規定。施工方案的審核就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對施工技術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明確施工工藝及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同時對施工圖紙的內容進行優化和完善[1]。此外,在施工方案審核階段需要盡可能發現其中的問題,并且對工程內容與組織措施進行統籌安排,避免施工過程中更改方案。
施工人員是土建施工的主體,監理質量管理的內容包括對工作人員進行監管,主要是完成資質審查工作以及組織設計方面的安排。首先,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存在一些特殊工種,包括起重吊裝工、焊工、電工等,這些工作對于施工人員的素質有著一定的要求。一般其必須持有國家或者相關機構認證的證件,確定具有操作資質后才能參與其中,監理人員需要對這些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另外,施工人員的組織設計是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從質量、進度、造價、安全和環保角度進行工作內容分配,加強對施工人員在質量和技術上的管理,避免人為因素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
施工材料的審核管理是指在土建施工過程中加強材料的質量管理,從不同階段加強這方面的控制和審核,從根本上避免質量隱患的存在。首先,在材料采購過程中,監理人員需要明確材料的廠家來源,入場之前提醒施工單位提供質量保證資料[2]。其次,在材料的施工現場管理中,監理人員應監管好施工單位做好分類管理工作。另外,為了滿足現場施工需求,監理人員應監管好材料的進出場工作,加強對現場材料的追蹤,應用之前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對材料進行復試,將質量不合格的材料及時剔出,做好材料的全周期管理。
施工現場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主要場所,通過對工程施工的分析和觀察來看,大部分質量問題都是在施工現場引發的,因此,監理質量管理的重點是做好施工現場的動態監管工作。首先,工作人員應從源頭做好施工工藝的質量把控,做好施工現場各項技術的準備工作,將施工現場進行相應的區域劃分,避免交叉作業對彼此質量的影響[3]。其次,施工現場的動態管理包括施工工藝的實時跟蹤工作,監理人員應與施工負責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就施工現場存在的問題進行優化,保證各項工作的連續性。最后,監理人員需要加強施工技術監管,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操作,實現對施工質量的全過程控制。
在不斷引進新工藝、新技術及新材料的過程中,各個工序之間的配合更加緊密,對于監理質量管理的工作方式也有著不同的要求。目前監理人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監理理念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往往出現問題后監理人員才會想辦法解決,沒有加強事前控制,沒有對建筑市場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在各項組織計劃的安排上過于隨意,沒有采用先進的管理方式,從而導致工程施工效率和質量達不到具體的要求。
從目前的監理工作計劃來看,在內容及形式上存在相應的漏洞。在內容上,監理人員編制計劃時沒有將施工的全部項目及人員加入其中,尤其是對于一些隱蔽工程來說,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操作。在形式上,監理人員在工作計劃的安排上缺乏一定的針對性,沒有實現各方面的高效落實。
從目前建筑工程的監理隊伍建設上來看,監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不足,部分監理人員不具備相關的資質,在工作中沒有認識到監理質量管理的重點,沒有對一些先進的設備和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另外,監理人員在工作中缺乏一定的責任感,沒有真正實現多個質量管理辦法的落實,需要有關部門對此進行改善。
創新監理理念就是改善原有的管理方法,提高監理工作的主動性,加強事前控制,并且引進一些先進的監理技術,包括BIM技術等,提前發現施工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實現建筑工程可視化,實現對相關數據信息的采集,有效地為質量管理工作提供相應的保障[4]。另外,需要在現場設置一些監控系統,可以有效地對信息進行捕捉,方便后續監理工作的開展。
完善監理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就是要強調質量工作的重要性,將質量滲透到工程的各個階段,包括施工技術、材料管理及設備管理等。另外,要落實現場的崗位責任制度,提高監理人員的主動意識,自覺與施工人員進行交流和溝通[5];加強各項政策的有效落實,為各個環節工作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
在建筑工程的土建施工與監理質量管理中,應加強對監理人員的素質培訓。為強化監理技術的有效落實,應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培訓計劃,包括先進技術培訓及設施培訓等。此外,為了提高監理人員的工作動力,可以在監理隊伍的建設過程中融入激勵制度,通過獎金及晉升機制的設立激發監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從而保障工程質量。只有調動監理人員自身的積極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在建筑工程中,監理質量管理的目的是提升建設單位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而提高監理單位自身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針對監理質量工作的展開,有關人員需要明確其中的重點內容,包括施工方案、人員及材料的審核,施工現場的動態管理等,并且認識到質量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完善監理制度、加強教育培訓、創新監理理念,促進建筑工程質量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