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震,肖喜東,羅 鵬
1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南陽 473000
2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獸藥飼料監察所,河南南陽 473000
3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動物衛生監督所,河南南陽 473000
為維護我國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農業農村部第194號公告要求,2020年7月1日起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1],限制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這一公告的發出,對奶牛場獸藥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奶牛場通過飼養奶牛,繁殖奶牛后代和生產生鮮乳,向社會提供優質后備母牛和優質生鮮乳,同時獲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獸藥用于預防、治療、診斷動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調節動物生理機能,是奶牛生產中必須的投入品,投入品的安全使用決定著奶牛養殖的成敗,直接影響畜產品安全。奶牛場要加強獸藥采購、驗收、貯存、使用要求,強化獸藥(醫)從業人員責任;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及監管、服務機構要加強監督、指導、管理;規范奶牛場的獸藥應用?,F結合基層奶牛場實際情況,對基層規模奶牛場獸藥的采購及獸藥在奶牛疾病防控中的安全使用總結如下,供從業人員參考。
奶牛場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的獸藥均應是農業農村部批準的獸藥或批準進口注冊的獸藥,其質量應符合相關的獸藥國家標準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規范》。所采購獸藥的生產企業必須是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 M P)認證企業[2],經營企業必須是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認證企業。
采購獸藥時,應按照國家獸藥基礎信息查詢系統(中國獸藥信息網)查詢結果和采購合同約定,對所購進批次獸藥進行核查,符合要求方可入庫[3]。
采購獸用生物制品時,應在國家獸藥基礎信息查詢系統中核對獸用生物制品批簽發信息,不得采購和使用獸用生物批簽發數據庫外的獸用生物制品。
采購獸藥應當與供貨方簽訂供貨合同、索取相關憑證(如與所購貨一致的產品批準文號、質量檢驗合格證、購貨發票等);合同中要約定獸藥質量保證和違約責任;采購獸用處方藥的應當有執業獸醫開具的處方。
臺賬內容應包括獸藥企業名稱、獸藥名稱、批準文號、批號、劑型、規格、有效期、供貨單位、購入數量、購入日期、入庫數、庫存數、供貨人電話、并有經手人、驗收人或負責人簽字[4]。
獸用麻醉藥品(如鹽酸氯胺酮注射液、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精神藥品(如鹽酸氯丙嗪注射液、注射用苯巴比妥鈉)、毒性藥品(如鹽酸嗎啡注射液)、中樞興奮藥品(如安鈉咖注射液、硝酸士的寧注射液)的來源、保管、使用應符合獸用處方藥中特殊獸藥的相關規定。
不得購進人用藥(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用于人類醫療的藥物)、原料藥(批準文號為“獸藥原字”的原藥,只能用于獸藥生產企業生產獸藥制劑)及國家規定禁用的藥物。
獸藥貯存條件應符合獸藥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獸藥倉庫應設置在輔助生產區,具有固定的常溫庫、陰涼庫、冷庫(柜)等區域和獸藥貯存相關的設施、設備。倉庫內合格藥品與待檢藥品及不合格藥品分區域存放,有明顯標記標示出合格區(綠色標注)、待檢區(黃色標注)、不合格區(紅色標注)[5],保證獸藥質量。
獸藥應按照品種、類別、用途以及溫度、濕度等貯存條件要求,分類、分區、專柜存放,以保證獸藥質量;存放時獸藥外包裝與獸藥倉庫地面、墻壁、屋頂等之間均應保持10 cm以上間距;內服、注射與外用獸藥,獸用處方藥與非處方藥應分開存放;易串味獸藥等特殊獸藥與其他獸藥應分庫存放;不同的區域、不同類型的獸藥應當具有明顯的識別標識。
獸用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毒性藥品、中樞興奮藥品及危險性藥物需設單間專柜,原則上由執業獸醫師和倉庫保管員雙人雙鎖保管。
Of note,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has been steadily growing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among inpatients and represent important risk factor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23-27].
獸用生物制品應保存在冷庫、冰柜或陰涼室內,按要求的溫度保存;活疫苗(弱毒苗)-15 ℃以下冷凍保存,滅活苗2~8 ℃低溫冷藏保存[6]。
獸藥保管員要定責定人,認真做好獸藥入庫和出庫記錄;檢查獸藥貯存的條件和設施、設備的運行狀態是否正常,并做好記錄;定期對庫存的獸藥盤點檢查,及時提出臨近有效期的,剔除過期變質的獸藥。
用于奶牛預防、治療和診斷疾病的獸藥應嚴格執行《獸藥管理條例》等法規,按照《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 0 1 6—2 0 2 0年)》和《全國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7—2020年)》等有關規定;盡可能減少抗生素類藥物使用,采用益生菌類、中藥類藥物代替;必須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從《獸用處方藥品種名錄(第一批)》中,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并經執業獸醫開具處方,認真執行用藥期間(含規定的最低休藥期內)畜產品(牛奶及牛肉)廢棄要求,處方箋應當保存3 年以上。
獸藥使用按照標簽和說明書的要求在執業獸醫指導下合理用藥,包括給藥途徑、劑量、療程、休藥期等。有休藥期規定的獸藥在奶牛產奶前至少1個休藥期內停止使用[7]。
獸用生物制品的使用,應結合當地奶牛疫病流行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并按規定執行免疫接種和抗體監測;針對奶牛個體還要注意避開妊娠后期、泌乳盛期,注意疫苗對牛奶的影響,接種疫苗后需要廢棄牛奶的,應按規定期作廢棄處理。
用藥記錄應載明牛舍編號、奶牛編號、年(月)齡、體重、妊娠及泌乳情況,診斷結果,使用獸藥的名稱、批準文號、批號、劑型、規格、有效期、生產企業、用藥日期、用藥劑量、休藥期、執業獸醫、負責人等內容。獸藥使用記錄應保存3 年以上。
在使用獸藥或獸用生物制品時,應進行藥敏試驗和少數個體(小群)試驗,選用預防和治療效果好、副作用小的獸藥或獸用生物制品。治療疾病時,對獸藥的療效、不良反應要進行觀察、記錄;療效不佳時,及時調整用藥;發生奶牛死亡時,應請專業獸醫進行剖檢,分析是藥物原因或疾病原因;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奶牛場應設技術場長、專職獸醫(聘請執業獸醫師)及獸藥管理人員。技術場長及獸藥(醫)從業人員應當熟悉獸藥管理的相關規定,了解國內疫病流行形勢、掌握本場實際情況。
奶牛場應建有獸醫室,負責本場奶牛疾病預防、診斷與治療;獸醫人員不得與外界交叉診治,確需會診的應嚴格消毒后在隔離場所進行。
定期對獸醫人員、獸藥采購管理人員、獸藥使用人員進行用藥安全、畜產品安全等相關知識培訓。
縣級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奶牛場的監管,下發《畜產品質量要求告知書》,普及獸藥安全使用的技術知識,加強技術指導和新技術推廣;奶牛場要強化畜產品安全主體責任,簽訂《畜產品安全承諾書》,安全用藥、拒絕藥殘,保證質量。
良種推廣和技術服務機構要做好良種奶牛的推廣,加大良種補貼、推廣良種奶牛[8];對奶牛場的疫病防控提供技術支持、技術服務;加強疫病監測和疫苗抗體監測,指導奶牛場有效防控奶牛疫病。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強對奶牛場的動物衛生監督,查驗免疫、用藥、治療、無害化處理、消毒等各類養殖檔案;做好奶牛布魯氏桿菌病、結核病、口蹄疫等疫病的引種檢疫和平時檢疫監督,指導奶牛場做好疫情處置、獸醫衛生消毒、處理等工作[9]。
畜產品監測機構要經常深入奶牛場進行生鮮乳抽檢,重點檢測獸藥殘留、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堿類物質、硫氰酸鈉和黃曲霉毒素M1等指標。
新公告的發布對奶牛場的獸藥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奶牛場作為奶業的源頭,要提高認識,把好安全關,切實履行好畜產品安全主體責任。政府部門要引導奶牛場減少用藥、規范用藥;監督、檢測、服務機構要加強監督檢查和督促指導,抽檢監測,監督企業的用藥及畜產品質量安全;保證向社會提供優質、安全、無公害的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