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國務院安委會召開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會議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要求,充分發揮制度優勢,舉一反三、壓實責任,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堅決遏制各類事故多發勢頭,為慶祝建黨一百周年創造安全穩定環境。
會議指出,近期安全事故接連發生,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責任感,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以實際行動做到“兩個維護”。會議強調,要群策群力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深入開展化工和礦山、燃氣管道、工業園區、危化品運輸、道路交通安全等領域安全整治,全面排查治理各類重大風險隱患。嚴格安全生產執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嚴肅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強化社會面防控,堅決防止發生極端暴力案事件。扎實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大基礎設施安全投入,加強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廣泛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提升全社會安全意識能力,筑牢安全生產的人民防線。
6月5日,國家能源局、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發布《關于印發<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的通知》。
《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以分類建設,分級達標,因礦施策,培育典型,系統規劃,全面推進,以人為本,安全高效為基本原則,明確了煤礦智能化總體設計、建設內容以及保障措施,提出了重點突破智能化煤礦綜合管控平臺、智能綜采(放)、智能快速掘進、智能主輔運輸、智能安全監控、智能選煤廠、智能機器人等系列關鍵技術與裝備,形成智能化煤礦設計、建設、評價、驗收等系列技術規范與標準體系,建成一批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礦,提升煤礦安全水平的建設目標。
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煤炭資源全生命周期實現安全綠色開發、清潔低碳利用、產業鏈現代化,為我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奠定基礎,指導煤炭企業開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特組織編制并印發《煤炭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煤炭工業的奮斗目標。總量方面:到“十四五”末,國內煤炭產量控制在41億噸左右,全國煤炭消費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年均消費增長1%左右。結構方面:全國煤礦數量控制在4000處以內,大型煤礦產量占85%以上,大型煤炭基地產量占97%以上;建成煤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處以上;建成千萬噸級礦井(露天)數量65處、產能超過10億噸/年;培育3~5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煤炭企業。效率方面: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90%左右,掘進機械化程度75%左右;原煤入選(洗)率80%左右;煤矸石、礦井水利用與達標排放率100%。人才方面:煤炭行業人才占比提高10%以上,本專科學歷占比達到45%,工程技術人員比重顯著提升。安全方面:全國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實現根本好轉,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持續穩定下降;煤礦職業病防治水平顯著提高。
6月17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綜合司發布《關于開展煤礦安全生產許可事項移交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將煤礦安全監察機構承擔的煤礦安全生產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管理工作,移交至省級煤礦安全監管部門承擔。《通知》明確,2021年7月1日前完成煤礦安全生產許可事項正式移交。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向全社會發布《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2020年版)》,包括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零部件、分析測試儀器基礎軟件、關鍵材料、先進工藝、高端裝備和其他8個領域,共178項技術產品。其中,面向智能開采的“透明礦井”構建技術、400萬噸級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成套技術等14項涉煤技術成果入選目錄。
6月14日,由中國煤科上海研究院和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聯合研制的我國首臺全斷面矩形快速掘進機,在哈拉溝煤礦22524運順巷道順利完成3409m掘進,開創了我國煤礦巷道快速掘進技術裝備和施工工藝領域的革命性新篇章。該套設備型號為MJJ3800×5800全斷面矩形快速掘進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全球屬于首創,它真正實現了全斷面矩形斷面一次截割、巷道高質量成型,高效裝載、高效推進、精確導向和定位、智能化遠程實時在線監控的性能,尤其是真正實現了掘支一體化和掘支平行作業,滿足了煤巷掘進安全、高效、綠色、環保和智能化的需求,取得了8m/h的較高綜合功效,具備月進尺超3000m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