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鈺
使館發布
3月7日下午,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舉行紀念“3·11地震”十周年中日青年線上交流會。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日中友好會館會長代行宮本雄二分別發表視頻致辭,兩國青年、志愿者、媒體代表等近100人參加。
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
孔鉉佑代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向在震災中不幸離世的人們表示沉痛哀悼,向蒙受損失的日本民眾致以誠摯慰問。在致辭中,孔鉉佑表示,“3·11地震”后,在中日兩國領導人親自關心下,中國政府邀請多批日本災區青少年訪華,通過座談交流、體育比賽等方式,與中國青少年互結朋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0年前的地震讓中日兩國青少年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孔鉉佑回憶當時中國青年網友繪制聲援日本災區的漫畫,為日本朋友加油鼓勁。在為災區募捐時,隨處可見中國青少年的身影。許多在日中國留學生自發走上街頭為支援災區奔走呼號,參與災區重建的志愿活動。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共同挑戰,中日兩國續寫了震災時“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人間佳話,兩國青年人再次以獨有的責任感和行動力向世人展現著中日友好的靚麗底 色。
宮本雄二在致辭中表示,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之時,日本救援隊和中國災區民眾之間的心靈交流。“3.11地震”發生后,中國人民向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日中兩國民眾的心也因此走得更近。希望大家分享各自經驗和成長,互相鼓勵,共同建立更加堅固的心靈紐帶。以此次交流為契機,加強日中兩國在防災減災等領域合作,為日中攜手戰勝疫情提供有益啟示。
中日友好根基在民間,未來在青年
兩國青年代表暢談當年經歷、各自成長,表達了繼續投身中日友好的愿望。中方青年代表還結合工作學習經歷,介紹了國內脫貧攻堅成果和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狀況,日本青年代表則分享了災區重建情況和風土特產。活動期間,日本友人小熊未央發表了設計此次活動主題海報的感言、秋山岳久與中日兩國歌手在線演唱了專門為活動譜寫的主題曲《帶這份友情到永遠》。兩國青年在歡笑和歌聲中相約再次相聚。
劉利民在致辭中向兩國青年朋友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真誠交流。秉持中日世代友好的初心,凝聚共識、凝聚信念、凝聚善意,在深化互信中縮短心理距離,增進友好感情。二是在彼此了解的基礎上互學互鑒。希望有更多的中日青年到對方國家學習交流,不斷增進相互了解與友誼。三是在精誠合作的基礎上共同發展。雙方應進一步拓寬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豐富合作內涵,創新合作形式,持續開辟新時代兩國民眾相知相親之道,為促進中日兩國友好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大力量。
習近平主席曾寄語中日兩國青年,踴躍投身中日友好事業,在交流合作中增進理解、建立互信、發展友誼。當前中日關系持續改善發展,兩國領導人就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系達成重要共識。新時代的中日關系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新時代的中日友好呼喚“新鮮血液”的不斷加入和“新領軍者”的脫穎而出。孔鉉佑表示,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未來在青年。希望大家肩負起傳承中日世代友好的歷史使命,在推動中日交流合作中揮灑青春,收獲成長,實現夢想,把因震災締結的這份患難之交延續到永遠,讓友好之樹枝繁葉茂,參天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