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
專家介紹

薛 濤??
薛? 濤?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分會委員,江蘇省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胸心外科分會胸腔鏡學組副組長等。擅長食管癌、賁門癌、肺癌、縱隔腫瘤及胸壁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和外科治療,對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及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有較豐富的經驗。
門診時間:周四上午

“我的肺都要被氣炸了!”很多人都喜歡用這句話來發泄心中的憤怒情緒。雖然這句話略顯夸張,但現實生活中,一些情緒上的變化的確會影響我們的肺部健康。
就在前段時間,一位福州的男子因打游戲連輸4小時而崩潰不已,突然感覺胸悶、呼吸紊亂。后經醫生診斷,患上了自發性氣胸。醫生表示,這與他情緒瞬間激動有很大的關聯。有網友表示:“原來肺真的能被‘氣炸。”我們的情緒為什么會左右肺部的健康呢?肺真的有可能被“氣炸”嗎?
所謂“氣胸”,通俗地說就是肺“破”了,然后外界的氣體跑進胸膜腔,導致胸膜腔的壓力發生改變,從而對我們的呼吸運動產生影響。
胸膜腔由胸膜壁層和臟層構成,是不含空氣的密閉的潛在性腔隙。氣體進入胸膜腔后,在一系列機制的作用下,會導致心肺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障礙,患者會因此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干咳等癥狀。
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氣胸可分為人工氣胸、創傷性氣胸和自發性氣胸。其中,自發性氣胸是最常見的類型。此外,氣胸還可以分為閉合性氣胸、開放性氣胸和張力性氣胸。
自發性氣胸多由劇烈運動、情緒激動、胸部外傷、胸腔穿刺等因素而引起,情緒激動是一大誘因,但把氣胸比作肺“氣炸”了,難免有些言過其實。有些人在發火、生氣時,可能會出現胸悶的癥狀,這種胸悶不一定都是氣胸引起的,還可能是由情緒激動,使外周血管收縮、血壓增高而引起的,待情緒平定后,一般會自行好轉。若癥狀遲遲得不到緩解,須及時就醫,排查病因。
自發性氣胸特別偏愛16~23歲瘦高體形的“竹竿”男孩,男女發病比例為6︰1。自發性氣胸為何會特別“青睞”這部分人群呢?
人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胸廓的發育速度比肺快。肺部總處于一定程度的擴張狀態,在肺部向內的彈性回縮力以及胸廓向外的彈性拉力的共同作用下,胸膜腔的內壓會因低于大氣壓而形成負壓,加之瘦高體形的男孩多為扁平胸廓,青少年階段身高的生長速度明顯大于胸圍的生長速度,因此他們肺尖部胸膜腔的負壓相對更大。長此以往,肺組織彈力纖維發育不良的青少年就易出現肺泡壁彈性減退,因此當他們遇到壓力的突然變化時就容易發生氣胸。
氣胸多因臟層胸膜下肺組織的先天發育缺陷,形成“大皰”樣的肺組織結構而發生。肺大皰就像引爆氣胸的“炸彈”,如果肺大皰發生破裂,吸入到肺內的氣體會從肺大皰的破口進入胸腔,氣體蓄積后就會導致氣胸的發生。
生活中,不少行為都會導致肺大皰破裂,從而給氣胸帶來可乘之機。劇烈咳嗽、反復呼吸道炎癥感染、哮喘發作、體力活動時突然用力、便秘、突然改變體位、大聲喧鬧、打哈欠等,都會導致肺大皰的破裂。
氣胸通常發生在氣候變化或季節交換的時候。對學生而言,氣胸通常發生在期中或期末考試之前,每年軍訓時也是學生氣胸的高發期。
氣胸可能會反復發作,根據英國胸科協會的數據顯示:首次發生自發性氣胸,再發的概率約為50%;發作2次的患者,再發的概率會上升至80%;發作3次以上的患者,再發的概率則接近100%。
手術既是治療氣胸的有效方法,又是預防氣胸復發的最有效的手段。年輕人如果得了氣胸,只要肺部壓迫不超過20%,可通過居家休息來治療,體內的氣體會慢慢自行吸收。但是,如果患者有嚴重的胸悶,一定要及時就醫。
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相對較弱,對氣胸的耐受性更差。如果是有長期吸煙史、多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哮喘病史的患者,一旦發生氣胸,無論肺部壓迫多少,必須及時就醫,立刻住院接受治療。自發性氣胸往往發病急驟,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轉入急性呼吸衰竭,從而因循環衰竭而死亡或產生嚴重的并發癥。
有氣胸病史的人坐飛機、爬山一定要謹慎,在高空或深水中,體外壓強發生變化可能會誘發氣胸。因此,對有氣胸發作病史而沒有接受根治手術的人,不建議經常乘坐飛機和爬山,一旦在高空中發病,很容易貽誤搶救時機。
瘦高體形的男生要注意加強營養,增強體質,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可改選慢跑、游泳等相對和緩的運動。氣胸患者也不應參加舉重、拔河、速跑等有力量爆發性動作的運動。
最后提醒大家,生氣不只會傷肺,對血壓、心腦血管、肝臟都會產生不良影響。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健康樂觀的生活狀態。
(劉? ? 敏、胡若愚? ?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