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賢俊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開始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其中旅游業更是得到了廣大人民的關注和喜愛,而鄉村旅游則是旅游行業中的一個火熱的發展方向。鄉村旅游可以給人們帶來與城市旅游不同的感覺,它是以“溫馨”和“放松”的感覺接近人們,讓人們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鄉村旅游業的迅速崛起和數量增加可以給人們提供更多的環境來感受大自然,但是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鄉村文化的支撐,鄉村文化作為鄉村旅游開發中的不可或缺的存在,在旅游產品塑造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然而在現實中,很多旅游開發并沒有充分考慮到鄉村文化特有的內涵,而是往往對鄉村文化表象過分地擴大和復制,這樣會導致塑造出來的鄉村文化缺乏獨特性、真實性和內在價值。因此,有必要通過有效的途徑發展鄉村文化。
關鍵詞:鄉村旅游;民俗文化;鄉村社會
中圖分類號:G12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33-0019-03
一、鄉村文化的內涵
鄉村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容,是通過長時間的積累所形成的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文化。因此,不同地區的鄉村文化既有區別,又有共性。如最大的區別在于當地的方言以及當地的生活習俗,或者是宗教信仰,而共性在于鄉村文化都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又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鄉村文化的影響力會涉及到鄉村的經濟、生活方式、生態環境等各種方面。鄉村文化依然是對立于城市工業文化的一種存在,相較于城市的華麗的燈光和繁華,鄉村有著自己獨特的“色彩”,比如鄉村文化包含的鄉土、鄉音、鄉情,或者是當地的一些風俗習慣或者是樸實無華的鄉村生活。雖然大多數人生活在城市,卻依然希望體驗鄉村緩慢的生活節奏。這就是鄉村文化獨有的魅力,而且也是鄉村文化特有的價值。
二、鄉村旅游中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鄉村文化為鄉村經濟發展和鄉村精神塑造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們要塑造的鄉村文化是一種嶄新的文化、先進的文化,這種鄉村文化可以提高鄉村人民的整體素質,可以激發鄉村人民的生活斗志,同時也可以拓寬鄉村人民的視野,可以為游客們提供相應的幫助,為鄉村人民意識形態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另一方面,推進鄉村旅游中鄉村文化的建設,有利于發展鄉村特有的文化內涵,發展鄉村的文化產業,比如鄉村地區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和當地的特色展現其獨有的文化,讓游客們在不同地區體驗不同的鄉村生活,感受不同鄉村文化,同時也可以發展鄉村的經濟。
鄉村文化作為一種產業,可以為鄉村的經濟和精神層面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幫助。目前我國推進的新農村建設也是要圍繞鄉村文化發展,鄉村文化在鄉村旅游中體現出其不可小覷的影響力,是鄉村旅游中的不可或缺的存在。
三、鄉村旅游的發展為鄉村文化帶來的影響
鄉村旅游對鄉村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其主要的影響是為鄉村帶來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為鄉村的扶貧提供直接的幫助,但是同時也帶來不利的影響,比如說一些環境問題、鄉村的面貌和內在價值轉變。
(一)有利的影響
1.鄉村旅游業的崛起為鄉村文化帶來的最主要的影響是促進了鄉村文化的傳播。隨著鄉村旅游的開展,鄉村文化進一步被人們所了解,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住在大城市的人有機會接觸到了鄉村文化,使得鄉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宣傳,鄉村的傳統習俗和傳統的手工藝也被很多人關注,在傳播的過程中鄉村文化的內涵同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豐富。
2.鄉村旅游的發展增強了當地村民的文化自信。隨著鄉村旅游的展開,很多游客會到鄉村旅游,在與其交流的過程中,鄉村地區的居民也會意識到鄉村文化的重要價值,而且在意識到其價值的同時,他們也會對自己的鄉村文化產生自豪。
3.對鄉村的產業結構調整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傳統的鄉村的產業結構是以養殖和生產為主,勞動模式比較單一,但是隨著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鄉村的產業結構也有了很大的變化,鄉村人民開始從事鄉村文化服務行業、建筑、餐飲等多個行業,從而擴展了勞動方式。對鄉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在增加鄉村人民的經濟收入方式同時,也可以有效地調動鄉村的剩余勞動力。
(二)不利的影響
1.鄉村的新鮮的空氣、優美的自然環境、樸素的生活方式吸引了許多長期居住在城市的游客,但是隨著旅游規模的擴大,大量的游客涌入到了鄉村,導致鄉村的寧靜逐漸被游客們的喧嘩所替代,各種垃圾開始泛濫,植被也遭到了嚴重破壞。造成這些不利影響的主要原因還是缺乏對鄉村的規劃以及建設的經驗。因此,游客及相關交通工具無序進入鄉村、生活垃圾和廢品隨處堆放,不僅使得鄉村的生態環境壓力逐漸增加,給鄉村人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同時鄉村文化的發展環境也因此受到了阻礙。
2.鄉村的發展逐漸偏于城市化,越來越多的鄉村失去了其原有的面貌。隨著鄉村旅游的展開,很多鄉村把旅游業定為鄉村的發展方向,使得鄉村的發展逐漸趨向于城鎮化,鄉村道路變得越來越寬,建筑也變得更華麗、更寬敞,雖然給游客帶來了諸多方便,但是鄉村的面貌遭到破壞,生活方式越來越與城市相同,許多鄉村已經變成了“小城市”,游客們想要體驗的鄉村文化在開發過程中逐漸失去了本真。
3.鄉村旅游的開發終究是與鄉村居民的利益密切相關,鄉村居民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利益,可能會逐漸脫離傳統的農業生產,專心投入到鄉村旅游開發當中,其主要的從業人員就是鄉村的年輕人群體。在鄉村旅游開發的過程中,他們是鄉村旅游開展的主要力量,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并不有利于鄉村旅游特色的保持,影響了當地鄉村文化的繼承,導致該地區的鄉村文化逐漸失去獨有的價值和特色。而且,鄉村旅游業的開發還會引起鄉村居民之間的矛盾,如公共資源的占用會引發當地居民之間的沖突,他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產生糾紛,最終會影響當地居民多年的鄰里關系的維系和旅游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四、鄉村旅游業背景下鄉村文化的發展困境
雖然鄉村旅游行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還是存在內在的隱患和一些困境,其中傳統鄉村文化的逐漸消失是目前面臨的最主要的困難,面對這樣的情況一些地區政府也沒有給出合理的解決方式,往往認為搞好經濟才是鄉村發展的道路。
第一,最主要的還是對鄉村文化價值的忽視,把鄉村文化過度地商品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條件逐漸得到了改善,國家政策也提倡城鄉一體化發展,鄉村的經濟條件和生活質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這樣的發展環境之下,人們只重視鄉村的經濟建設和基礎建設,卻忽視了鄉村文化的價值。對鄉村的盲目開發和商品化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收益,但是淡化了人們對鄉村文化的保護意識,傳統的鄉村文化逐漸失去了它的內在價值。鄉村旅游的生命力在于濃厚的鄉村氣息和鄉村的內在價值,但是在逐漸失去鄉村內在價值的情況下,鄉村旅游的發展道路就會變得越來越窄。
第二,鄉村的傳統生活方式消亡,傳統鄉村文化的傳承也出現逐漸斷檔的局面。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鄉村的中青年向往城市發展,所以在鄉村社會里承載傳統鄉村文化的主要為老年群體,鄉村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出現停滯的狀態,因此傳統鄉村文化無法繼續保持原有的魅力,逐漸失去自己獨有的價值。即使這些中青年群體回到家鄉,帶回來的也只能是城市的新文化和生活方式,已經遠遠脫離傳統的鄉村文化,無論是心理還是生活方式,他們可能無法再次融入到鄉村生活和鄉村文化之中,鄉村也逐漸失去凝聚力和歸宿感。
第三,面對上述情況,一些地區政府并沒有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反而產生了一些誤區。往往認為只要搞好鄉村經濟就可以完成新時代鄉村發展的任務,但是有時卻達不到鄉村人民的要求,忽視了鄉村人民的感受,因此鄉村人民也逐漸對相關鄉村文化活動失去了興趣。因此,地區政府應對鄉村文化的發展給予一定的重視,在經濟和文化傳承方面實現雙贏。
五、發展鄉村文化的有效途徑
首先,對鄉村的文化服務體系進行整改和完善,從而激發文化的內生動力,但是開發過程中還是要遵循“保護傳統鄉村文化”的理念。具體來講,鄉村旅游的規劃和設計是需要根據鄉村特有的文化、習俗、生態環境,并且將這些資源轉換為吸引游客的有效途徑。例如鄉村可以打造生態主題公園、鄉村生活體驗博物館以及鄉村度假村等,將原有的傳統鄉村打造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村。還可以對鄉村內的閑置資源進行開發,比如把一些閑置農宅改造成民宿、鄉村主題咖啡館、具有鄉村特色的餐廳等,對閑置資源的改造有利于接待游客。這些方案不僅可以彰顯出鄉村的文化,還可以提升鄉村的資源利用率。
雖然要重視外部改造,但是不能僅僅依靠這些來發展鄉村文化,同時也要注意對鄉村文化進行提煉,鄉村旅游的規劃正是需要遵循“生活即體驗,生活即旅游”的理念,將鄉村的日常生活和游客聯系在一起,讓游客們在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鄉村的文化,親身體驗鄉村的生活,從中感受到鄉村生活的樂趣。同時,鄉村居民也可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文化自信,增強鄉村文化的影響力。鄉村旅游業的發展要圍繞主題對鄉村文化進行弘揚和做出解釋,并且豐富鄉村旅游的內涵,形成一個突出且獨具特色的鄉村品牌形象。
最重要的還是對鄉村文化的保護與尊重,而且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鄉村文化。當地村民作為鄉村旅游發展的主體,每個人都有必要意識到保護鄉村文化的重要性。比如在鄉村建設過程中,不僅要重視鄉村的規劃,同時也要保護好當地的傳統自然部落、古存遺跡。游客在體驗鄉村文化的過程中也要有保護與尊重鄉村文化的意識,這個保護意識是需要村民在與游客的交流中進行正確的旅游引導。具體來講,嚴禁游客在體驗的過程中對鄉村遺物進行破壞和損毀,讓游客知道鄉村文化是鄉村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情感需要,而且鄉村文化是追求永恒價值的,是不可覆滅的精神家園。
結語
鄉村旅游雖然是一個經濟活動,但它的意義不止于此,它更是一個鄉村文化傳播的載體,鄉村文化代表著一個鄉村地區的歷史和習俗,它具有獨特的魅力和內在的價值。鄉村旅游的開發不僅是對鄉村的改造和發展,更是對鄉村文化的保護與繼承。鄉村旅游的發展雖然要充分利用市場化、產業化等手段,但同時一定要重視鄉村文化的內在含義和獨有的價值,防止傳統鄉村文化的流失,實現鄉村旅游發展和鄉村文化保護的共贏,使鄉村旅游得到持續的發展。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我們要正確面對鄉村文化保護的問題,并且打造一個具有鄉村魅力的鄉村旅游景點,為游客提供地道的鄉村體驗。
參考文獻:
[1]? 胡繼承.鄉村文化建設的失范與重塑[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3).
[2]? 范嘉欣.把準鄉村文化建設的“脈搏”[N].江西日報,2020-05-28(010).
[3]? 劉永紅.儀式與鄉村民俗文化傳承的相關研究——以譚邦古城文化為例[J].漢字文化,2019,(11):191-193.
[4]? 劉永紅.南京市溧水區跳馬燈民俗發展研究[J].文學教育(中),2018,(12):116-117.
[5]? 楊吉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與提升路徑[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8,(1).
[6]? 吳曉萍.論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民族地區的鄉村建設與城鄉協調發展[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
[7]? 黃震方,黃睿.城鎮化與旅游發函背景下的鄉村文化研究:學術爭鳴與研究方向[J].地理研究,2018,(2).
[8]? 劉合光.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點、發展路徑與風險規避[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
[9]? 王亞華,蘇毅清.鄉村振興——中國農村發展新戰略[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6).
[10]? 張振鵬.新型城鎮化中鄉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之道[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
[11]? 索曉霞.鄉村振興戰略下的鄉土文化價值再認識[J].貴州社會科學,2018,(1).
[12]? 董歡.鄉風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靈魂[J].蘭州學刊,2007,(3).
[13]? 趙霞.傳統鄉村文化的秩序危機與價值重建[J].中國農村觀察,2011,(3).
[14]? 杜艷.基于文化生態平衡的鄉村旅游發展路徑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8,(27).
[15]? 方李莉.文化生態失衡問題的提出[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3):105-113.
[16]? 王國勝.現代化過程中的鄉村文化變遷探微[J].理論探索,2006,(5):13.
[17]? 李曉明.重塑鄉村文化意義與鄉土文化價值[J].長白學刊,2012,(4):141.
[18]? 黃永林.論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現代與傳統[J].民俗研究,2008,(4):15-16.
[責任編輯 文 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