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剛
(山西新村煤業有限公司)
隨著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要求的不斷提高,機電管理工作依然面臨點多、面廣、線長、任務重、技術力量薄弱、基礎工作不扎實等問題,機電安全管理工作任務重、風險大,加之各單位的管理方法各不相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兄弟企業的經驗不能現學照搬,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來統一和加強管理,在這種背景下,“三嚴兩法一卡”機電工作法將成為煤礦企業機電安全管理的一種選擇。
所謂“三嚴”,即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嚴格執行安全確認制度、嚴格執行作業標準。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主要解決好現場交接班,交接清現場問題,做到明明白白上崗,清清楚楚交班,不出現交接班期間的空白,給安全埋下人為的安全隱患。主要強調:①嚴格執行“手接手,口對口,你不來,我不走”的交接班制度,執行現場崗位對接,杜絕電話和途中交接現象。②做到三交接,一是任務完成情況的進度交接;二是存在問題的遺留問題交接(尤其是非正常的安全問題);三是文明生產現場標準化交接(現場責任范圍內的文明生產、設施、設備的標識、牌板、清潔衛生達標)。③各煤礦要制定具體的崗位交接班標準和要求,對不達要求和不具備規定交接條件的,下一班有權不接班,并向隊部、調度匯報,進行問題倒查和責任追究,以確保安全交接班。
嚴格執行安全確認制度主要解決安全上崗、安全作業的問題,做到不安全不上崗、不安全不作業。一是堅決執行好“班前、崗前、崗中、崗后”四確認制度,做到本崗位及有關聯的上下工序崗位之間安全生產條件的聯系確認。二是做好安全檢查、專業檢查過程中的安全確認、分析。三是要延伸至各級各類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對設備和設施運行狀態的確認、安全生產條件的確認、規程措施安全確認、采煤工藝流程的確認、變化措施的跟進確認、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檢查確認等,這些都是安全確認制度的范疇。
嚴格執行作業標準主要解決不規范作業問題、精細管理問題,重點是要做到“五不違規”,即不違反規程,不違反作業制度、標準,不違反操作規程,不違反安全生產禁令、規定,不違反相關規章制度。
所謂“兩法”,即全面落實班組長安全工作七步法和全面落實班組文明生產三要素工作法。意在加強班組建設,抓住兵頭將尾班組長和現場崗位作業人員兩大生產要素,做實基層,做實一線,做實現場安全,這也是抓安全的落腳點。
在實施班組長安全工作七步法時,各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安全生產管理特點,突出特色。針對公司的具體情況,通過近年的實踐,為進一步規范管理,提升隊組的管理水平,進行以下總結,以促進公司的基層、基礎管理。
班組長安全工作七步法概括起來就是會前摸底、會上交底、入井前和上崗前查看、班前安全確認、班中巡查、交班前驗收和進行安全交接、班后總結。
第一步,會前摸底。上班后要在隊(廠)部對前一班的生產情況進行全面了解,要查值班記錄、有關臺賬、詢問生產情況,通過查詢掌握現場情況,值班隊(廠)長通過初步溝通、分析、討論,研究本班的工作安排,統一意見,達成共識,然后根據初步工作思路,在會前對當班準備安排的工作要進行梳理,再從勞動組織、崗位分工等是否需要調整,本班應解決的重點問題等進行梳理,理出重點、理出頭緒,做到心中有數,必要時要做筆記整理,以防會中出現疏漏,這樣才能考慮周全,以便把工作安排細、安排實,達到科學合理。
第二步,會上交底。要按照班前會模式和程序進行工作安排。要首先考慮工作安全,根據已梳理的情況,合理布置各項工作。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安全交底,使大家明確當日、當班的安全重點及難點,掌握防范事故的技能和措施。要注意職工的精神狀況、情緒波動,積極為職工排憂解難,并進行安全確認,注意嚴禁帶病、帶情緒上崗。會中還要注意聽取職工的合理化建議,修正自己的意見,盡量使工作安排科學合理,提倡“快樂工作法”,使職工在工作中有緊有松、有張有弛,避免超負荷、超時、超壓力狀態工作。
第三步,入井前和上崗前查看。在入井前和上崗前要對本班組人員進行上崗位前的安全確認,確認內容:一是對安排應攜帶的工器具、小材料、配件等是否帶全,應辦的手續是否辦理,以便不影響工作;二是查驗規程規定的勞保、著裝、佩帶保護用品是否符合要求,并給以及時糾正;三是查驗有無違反勞動紀律的現象。如酒后和帶病上崗,以及精神不振,未休息好疲憊上崗等不良現象,以便及時制止,通過三確認完成入井和上崗前的確認。
第四步,班前安全確認。進入工作現場后,在正式作業前進行現場接班和安全確認。要求班組長必須按照交接班要求,對工作現場進行全面檢查,與上一班的班組長進行安全交接,對上一班交代的安全生產情況和問題進行確認,并履行手續。接班后要求各個崗位在作業前要按照“想、看、動、查”的確認程序,對作業現場條件、設備狀況、地質因素等進行具體確認,班組長則要對照公司制定的安全生產必備條件和有關規定對主要崗位進行查驗,對相距較遠的地點即長線作業(運輸線)要通過信號、通信手段進行聯系呼應確認。對通風、供電、排水、供水、運輸系統等環節,頂底板支護情況,現場文明情況等和當班兼職安全員、驗收員進行全面的安全確認,在確認每個崗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情況下方可發出指令,開始本班的安全生產,否則必須糾正問題。每班交接班和安全確認的時間一般原則上確定為30 min,確認后,作業前必須向隊(廠)部進行電話匯報。
第五步,班中巡查。班組長在班中要認真履行班組長的責任,要注意抓住重點工作、重點崗位、重點地點和薄弱環節的安全生產。要進行巡查,要及時掌握當班的安全生產狀況。要重點查看各崗位是否按作業規程、操作規程作業;生產過程中是否出現新的不安全問題和隱患;工藝程序、質量標準是否達標;安全儀器、儀表和安全設施是否正常使用。要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糾偏和進行安全提醒,對違章作業必須制止,對影響安全生產的隱患問題,必須不折不扣停產處理。生產過程中班組長必須采取流動檢查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對作業范圍內的各個崗位進行全面檢查,全面掌握安全生產情況才能及時在動態過程中發現環節上、設備、設施、環境、標準化等方面的缺陷和工藝程序上的不合理因素,以利于向上反饋信息,不斷完善改進。每班根據現場工作條件,原則規定班中巡查不少于三次,采掘隊班大面廣、地點多,屬大班組生產,運輸線長,屬長線作業,個別崗位(如帶式輸送機、絞車等崗位)可采取通信信號的聯系方式進行詢問或責成崗位工匯報,但必須根據不同情況確定嚴密的聯絡方式和內容要求。班組長在班中要根據巡查情況,向隊(廠)部進行工作匯報,正常情況下班中不少于一次,有問題必須隨時匯報。
第六步,交班前驗收和進行安全交接。工作任務完成后或交接班時間已到,必須停止生產,每班各崗位要留出一定時間按照安全生產標準化和有關制度要求,做好交班前的一切準備工作。班組長和當班安全驗收員要對各崗位工作現場的安全和任務驗收,并對現場安全條件進行再一次確認,對發現的安全問題必須當班糾正,為下一班創造條件,對當班解決不了的問題,要進行問題交接,必須給下班交代清楚。當班和下一班接班的班組長必須實現現場交接。要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并履行好程序,做到安全交接、清楚交接。班組長完成交接班工作后,應及時向隊(廠)匯報,匯報后隊(廠)部無其他任務交代,下一班方可安全上崗接班,本班方可安全離崗。
第七步,班后總結。升井或下班后,班組長要組織當班技術骨干進行班后總結,總結本班的經驗、存在問題(包括出現的新問題、新難題)和今后要防范和改進的措施、注意事項。要從人、機、物、環4 個方面進行重點總結,以便下一班的工作安排和進行計劃調整,總結后進行隊(廠)部匯報和填寫匯報記錄。至此,班組長一個班的工作全部結束,形成一個循環閉合。
要執行好七步法,班組長要注意2 個問題:①班組長要執行好“三匯報”制度,即交接班匯報、班中匯報、班后匯報,以便隊(廠)部值班隊(廠)長及時掌握安全生產情況,安排布置工作,班組與班組之間的工作正常有序銜接。②班組長要不斷學習班組安全基礎管理知識,提高工作水平,提高對安全問題、危險因素的辨識能力,提高組織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班組現場的指揮能力,適應公司的發展。
文明生產是搞好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場管理的重要內容。在文明生產中,運用各種方法,抓好“定置”、“整齊”、“清潔”三要素,可以大大改善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促進安全生產。“定置”、“整齊”、“清潔”實際上就是把不需要的物品搬走,把要用、在用的物品定位好、管理好,并把要用的物品及工作場所打掃干凈,以便于有序管理和使用。
(1)定置。就是把物品、材料等放在規定的地方,指定管理負責人,以便保存和使用,用后要物歸原處。定置包括:“區分”、“撤走”、“整理”、“定位”、“標識”5 種方法。區分是區分工作中需要與不需要的物品,掌握需要物品的數量及使用周期,區分是定置的基礎工作。撤走是撤走工作現場所不需要的物品,進行廢棄、轉移、回用等處理,撤走可有效利用場所,便于現場管理使用,又顯得整潔、美觀。整理就是對留下有用的物品進行分類管理。定位即把分類整理的物品按要求進行定位置管理,定位的目的是便于使用,也有利于安全和整潔。標識即在設備、工器具、材料等擺放位置貼上或懸掛相應的標識、標志牌,明確物品名稱、數量、位置和責任者,便于實現條理化作業。
(2)整齊。整齊就是用“暢通”、“靠邊”、“上架”、“裝入”4 種方法來保持巷道和工作面場所通道暢通,以充分利用空間。在保證安全標準的前提下,用“圍上”、“擋住”、“放正”、“對直”、“疊齊”、“置平”6 種方法,使物料擺放整齊,保持美觀,確保安全衛生。
(3)清潔。清潔就是要用“盛積”、“蓋罩”、“清掃”、“清洗”、“擦拭”、“裝飾”、“美化”、“環保”、“技改”、“標準”8 種方法,使現場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保持干凈、整潔、整齊、美觀,給現場作業人員帶來一種愉悅、安全、衛生感,還可將各種要求和規定標準化,通過標準化,進一步明確職責,提高文明生產的水平。
所謂“一卡”,即全面執行安全作業卡制度。一是抓住崗位工必須掌握的基本的安全操作必備知識和要求(應知應會),做成卡片形式隨身攜帶,隨時提醒、學習、掌握,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識;二是用好一卡制度,不單單是裝在身上即可,還要配以嚴格的考核,持續的督促、指導和補充更新,讓員工真正配合領會基本內容,做到崗崗有卡、員員知標、人人懂標、遵安全章、行安全事、保證安全。
安全作業卡主要內容:①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②本崗位危險源辨識和對策;③崗位描述、手指口述內容(簡練);④本崗位安全操作要點(操作規程重點內容);⑤兩器使用方法(滅火器、自救器);⑥本崗位現場應急處置措施。安全作業卡類似駕駛證形式,方便隨身攜帶,便于保存。外套內附加有安全資格上崗證、全家福小照片、公司的安全生產理念和安全生產禁令,內容更平實、人性化。卡套背面印有集團公司的安全核心理念。這樣,內容全面且簡單明了,隨身查閱,便于掌握。
為不斷提高煤礦機電安全管理水平,結合基層單位實際,積極實踐,專業部門不斷總結提煉,豐富完善。“三嚴兩法一卡”機電管理工作法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也是集思廣益的結果,是對企業機電安全管理看對了癥、開對了方子、抓對了藥的系統療法,為企業的機電安全管理找出了一條可行之路;也必將為企業的長治久安、戰略發展起到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