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莉郭 苛陳 尹趙萬飛
(1.貴陽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2.貴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貴州省是我國鋁資源較豐富的地區,鋁土礦儲量居全國第四位,主要分布在貴陽市、遵義等地區,其中貴陽市共發現、探明礦產地71處,占全省資源總量的57%左右[1-6]。
貴陽市鋁資源保有儲量4.41億t,主要分布在清鎮市、修文縣,其次是開陽縣、息烽縣,以及白云區、觀山湖區與烏當交界處的云霧山。清鎮市儲量3億t以上,修文縣儲量約1億t,開陽縣儲量3 205萬t,息烽縣儲量492萬t[2]。
截止2020年底,全市現有鋁土礦探礦權23個,勘查區總面積176.56 km2,主要分布于清鎮市、修文縣、開陽縣、息烽縣,主要勘查區域為已初步查明的礦產地。
全市現有鋁土礦礦山52個,礦區總面積約115 km2,其中大型礦山1個、中型礦山7個、小型礦山44個,設計總生產規模874萬t/a,全市現有礦山資源儲量約1.67億t。
2020年全市鋁土礦生產礦山28家,總產能337.2萬t/a,遠低于設計總生產規模,生產礦山全部位于修文縣和清鎮市,所開采鋁土礦全部就地消化,未出現外流情況。開陽縣、息烽縣、白云區、烏當區有少量鋁土礦采礦權,均處于建礦階段,未生產。
(1)修文縣保有鋁土礦查明儲量5 058.5萬t,截止2020年底,共有采礦權17個,礦區總面積28.8 km2,總生產規模200萬t/a,正常生產礦山11家,實際產能67.2萬t/a,所開采鋁土礦全部就地消化。
(2)清鎮市鋁土礦探明資源儲量27 142.0萬t,共有探礦權6個,勘查區總面積48 km2;采礦權27個(含2個鐵鋁礦),礦區總面積77.7 km2,設計總生產規模594萬t/a。2020年生產礦山17家,實際總產能270萬t/a,不到設計產能的一半,所開采鋁土礦全部就地消化。
目前,清鎮市的氧化鋁企業主要屬廣鋁與中鋁,其中廣鋁探礦權2個、采礦權2個;中鋁(中鋁遵義分公司)探礦權2個,采礦權7個(中鋁遵義分公司1個)。
鋁土礦開采建設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礦山建設期產生的揚塵、噪聲和施工廢水,施工期產生的廢石等固體廢物,以及礦山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3.2.1 開采礦山面積大,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
由于鋁土礦山開采面積較大,開采點多,導致很多礦山的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企業環境管理難度大,日常環境管理不及時、不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污染空氣。礦山生產場地有未硬化的情況,導致在儲礦場和廢石轉運場轉運礦石和廢石過程中產生揚塵。鋁土礦山企業根據環評要求設置噴淋灑水和定期清洗車輛等抑塵設施,但由于礦山開采面積大,開采點多,噴淋車等噴淋設施難以全面覆蓋所有點位,并及時有效地對揚塵進行噴淋灑水,因而揚塵會污染大氣環境。
(2)廢水。部分礦山的廢石堆場未按規范要求修建排水溝、排水涵洞和擋土墻,雨季時將產生礦石淋溶水,影響礦山的地表水體。
(3)生態環境影響。鋁土礦山開采面積大,未有序、及時地開展生態環境恢復工作,導致表土大面積剝離,原有地貌土壤和植被被破壞,土地喪失原有功能,減弱地表植被對雨水的蓄水、攔截作用,加劇區域內水土流失。
3.2.2 鋁土礦山生態環境監管有待加強
目前,鋁土礦山開采按一般企業管理,環境監管部門每年開展一次執法檢查,并輔之以“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制度。因此,應加強鋁土礦山開采企業的生態環境監管力度,使涉及礦山開采生態環境監管職責的各部門形成合力,統一監管。
3.2.3 非法開采礦山環保設施缺乏,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由于貴陽市鋁土礦合法開采礦山實際生產能力不到設計產能的一半,無法滿足貴陽市鋁深加工企業對鋁土礦原料的需求,在利益驅使下,部分個人和團體非法盜采鋁土礦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主要驅動因素:
(1)政府部門對非法礦山開采監督管控力度不足,對鋁土礦開采產業鏈下游企業鋁土礦原料使用缺乏有效監控,涉及鋁土礦企業的各類違法事件屢禁不止。打擊非法采礦活動的責任主體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及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執法過程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為主。事實上,礦山開采涉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局、林業局、水務局、市場監督管理局、應急管理局、公安局、稅務局等多家部門的管理職責,但規范開采缺少有效的統籌指揮及聯動機制。打擊非法采礦涉及面廣、工作量大、任務艱巨。非法礦產品有暢通的流通渠道,政府管理部門對該流通渠道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此外,非法盜采鋁土礦地點較為偏遠、交通不便、執法難度較大也是造成監管失效的重要原因。
(2)貴州省社會經濟發展對鋁土礦資源的需求量大,礦山實際生產能力小于設計生產能力,不能滿足鋁工業需要,導致鋁礦石緊俏,為非法礦山開采提供了生存空間。根據2020年貴陽市電解鋁產量推算,2020年鋁土礦石的供應量應為440萬t,與實際總產能有超過100萬t的缺口,這一缺口有2個來源:一是購買非法開采的礦石,二是從外省購入。
(3)鋁土礦石后續深加工產業鏈不完善,加之鋁及鋁加工行業為高耗能行業(受貴州高位電價限制),間接導致低技術附加值鋁土礦產品較高技術附加值產品具有較大的市場,也刺激了非法礦石的市場需求。貴陽市在鋁產業鏈條上,鋁加工及鋁精深加工等下游鋁產業比較薄弱,產品種類單一、附加值低,未能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和能源優勢。受電力成本因素制約,2017年貴州市電解鋁廠電價上調0.07~0.08元/kWh至0.36元/kWh,而同期新疆地區電解鋁企業自備電電價約0.14~0.15元/kWh,這就造成當時貴州眾鋁企陷入大面積虧損局面[1],從而激發了對非法礦石的市場需求。
3.2.4 高硫鋁土礦的遺棄對環境的影響
受高硫鋁土礦脫硫技術的限制,大量高硫鋁土礦以尾礦的形式被遺棄,又帶來了新的環境問題。
鋁土礦開采閉庫期覆土造林和林草恢復緩慢,林草植被未能及時有效地進行維護保養,導致部分林草植被存活率不高,造成礦山水土流失,雨季形成的地表徑流將污染河道。部分關閉礦山由于歷史遺留問題,責任主體已滅失,需由財政出資進行治理,受疫情影響,地方政府財政困難,財政資金投入少,治理經費不足。
(1)嚴格開展鋁土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為契機,解決貴陽市鋁土礦山生態環境影響和生態環境修復問題,促進全市環保基礎能力建設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使群眾關心的鋁土礦行業環境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2)加強鋁土礦山生態環境保護。露天開采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較嚴重,僅靠自然生態系統的演變不可能恢復原有礦區生態系統。通過選用采礦和土地復墾一體化工藝技術、改善植被立地條件、加強水土保持措施建設、土地補償與恢復等措施使生態系統過渡到另一種平衡狀態,實現生態環境新的良性循環[2]。
(3)加大鋁土礦山生態環境監管力度。定期組織鋁土礦山生態環境專項檢查,依托“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加強鋁生產及建設企業的日常環境監管,監督企業在環保手續辦理、污染防治及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揚塵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復等方面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對存在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4)礦山施工要嚴格做到“6個100%”。礦山施工要嚴格做到“6個100%”,即工地周邊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拆遷工地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
(5)全面實行動態執法巡查責任制,充分發揮綜合執法整體聯動功能。打擊非法采礦行為,要由地方人民政府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牽頭,充分發揮生態環保、應急管理、公安、法院、檢察、紀檢、監察、新聞等部門的綜合執法整體功能,積極爭取多方力量,上下聯動,形成合力,重拳出擊,攻堅辦案。要嚴肅追究違法當事人的責任,情節嚴重者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6)推進鋁土礦集約化開采,提高鋁土礦資源的就地轉化率。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提高鋁土礦開發的規模和集中度,進行集約化開采,增加鋁土礦產量,提升供礦能力。加強管理,提高資源的就地轉化率,做到“優質優用”,禁止用優質鋁土礦焙燒鋁礬土等低級產品。
(7)延伸鋁加工產業鏈,形成較為完善的現代鋁工業體系。突出產業鏈縱向延伸和橫向配合,打造千億級鋁產業基地;依托中鋁退城進園項目為基礎及資源支撐,發展四大產業鏈,即鋁合金板帶箔產業鏈、鋁合金型材產業鏈、鋁合金鑄造零部件產業鏈、非金屬鋁制品產業鏈;以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和包裝鋁材產品為主,打造建筑、交通、電子、包裝、電力五大鋁深加工板塊;完善橫向配套產業體系(包括現代鋁產業物流和交易平臺、碳素陽極制備、工模具加工制造、中間合金和包裝用材、再生資源利用、固廢利用、配套裝備制造等衍生產業),合理布局液態原鋁生產、鋁及鋁加工產業,盡快形成較為完善的現代鋁工業體系[1]。
(8)出臺經濟鼓勵政策,激勵鋁加工企業開展科技創新研究。鼓勵大中型鋁加工企業發揮企業社會責任,政府出臺相應的激勵政策,加大對鋁礦石資源優化利用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