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羅裕
(上海市政設計研究總院集團佛山斯美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200)
2021 年1 月28 日,財政部國庫司會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召開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工作推進視頻會議,以進一步推進綠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作為一個耗材耗時耗地的行業,建筑行業向綠色建筑行業的進發,已經成了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事情。然而,目前綠色建筑給人的第一感受就是高端和昂貴。這令不少建筑工程的使用者望而卻步。綠色建筑的全面發展,有賴于綠色建筑實施成本的有效控制。
綠色建筑是指在全壽命周期內能夠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地、節能、節水、節材)、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提供適用、健康、安全、高效使用空間的建筑。“節約資源”是綠色建筑的本質,“全壽命周期”和“最大限度”是綠色建筑的具體體現形式。
節地體現為盡量減少占地,合理布局,科學規劃,高效利用土地資源。
節能體現為積極推廣應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基地的自然條件,減少建筑運行能耗。
節水體現為節約與循環利用水源,包括充分利用各種節水器具和非傳統水源,包括集中處理后的中水、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節材體現為推廣應用高性能、低能耗、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建筑產品全壽命周期內的所有成本相結合,才是綠色建筑的實際成本。綠色建筑的全壽命周期成本,既要考慮到前期的建設成本,又要顧及建成后的生產成本、運營成本和維護成本,甚至報廢成本。作為綠色建筑實施的管理者,立足于其全壽命周期建筑成本,才能在優化工程造價方案的選擇上做出最準確的判斷。對于綠色建筑而言,研究其全壽命周期成本可以實現綠色建筑的可持續發展,便于人們更好地挖掘綠色建筑的功能與價值[1]。
在綠色建筑的施工過程中,也需要對建筑地理位置的成本進行綜合選擇。同時,還需要綜合考慮不同參與單位的項目成本[2]。自然環境也屬于項目的參與方,甚至為最大或者最嚴重的影響方。在全球化日益嚴重的環境質量問題下,建筑工程的實現越來越要求能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
顯而易見的貨幣成本是人類直面要支付的成本,而自然環境成本很可能在未來幾年或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間來支付。所以,人們在處理建筑工程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時,需要適當考慮自然環境成本。暫時無法貨幣化的自然環境成本,很多時候需要在前期項目選址的時候做好詳細的環境調查,以便充分考慮建筑實施對環境甚至物種變化的影響。很多時候,建筑并不能做到“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但是卻能為不影響后人的發展做出努力,如適當考慮自然環境成本,更合理地控制綠色建筑的工程造價。
綠色建筑的設計不僅僅局限于立體綠化、屋頂花園等,應注重低耗、高效、經濟、環保、集成與優化,使人與自然、現在與未來之間得以利益共享,讓建筑可持續發展。設計方案階段,綠色建筑工程造價通常以傳統的造價控制思維去限額建安費,往往導致后期項目運營時費用高昂。綠色建筑工程造價應考慮全壽命周期建筑成本,特別注重后期運營成本與前期建設成本相結合,并考慮環境成本和收益,以全局觀念控制綠色建筑工程造價,讓項目的價值指數最大,獲得最大的效益。綠色建筑設計更不應該只是為了綠色建筑標識而設計,應充分考慮項目的地域性,充分利用項目所在地的地域優勢,適當選擇親民化的產品,節約資金成本,減少環境成本。
建設人員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需要保持“四節一環保”的理念,減少各種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如臨時工程的建設可與永久工程的建設相結合,鄰近項目的臨時工程建設統一考慮等。利用新工藝、新方法,減少施工過程的損耗,研究資源的可再生性,以達到綠色施工的目的。例如,運用新工藝降低泥漿的污染性,對常用泥漿工程量進行控制,或者采用無害化處理方法達到環保質量要求;研究土資源的利用效率,針對土資源的分類利用或者跨專業調配甚至跨項目調配利用,減少同一地區廢土借土情況的發生。控制施工環境的質量,減少揚塵和噪聲污染,提高項目工程施工質量,降低施工成本。
主管部門帶頭建成一批示范作用的優秀綠色建筑項目,積極落實各項優惠政策,以市場需求激發行業進步,推動綠色建材的全面發展,減少綠色建筑產品量少價高的情況。積極開展綠色建材認證和推廣應用,培育綠色建材龍頭企業,支持綠色建材科技創新,為綠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做好支撐。發揮 “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提升試點城市”的模范作用,廣泛宣傳試點城市階段性成效和典型做法,讓更多的建材企業、第三方機構和非試點地區主動參與進來,為全國推廣打下堅實基礎。依托電子化采購平臺,將采購人通用的綠色建材納入批量集中采購范圍,發揮集中采購的規模效應,合理減少綠色建材的使用成本,提高綠色建材的質量。
綠色建筑材料、綠色產品層出不窮,對于綠色建筑成本的控制,動態化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綠色建筑成本的動態管理,不僅僅在于綠色建筑實施全過程中時刻保持對項目的關注,也應該密切關注綠色建筑新型材料、綠色產品的研發成果,收集各種綠色建筑成功案例的后評價,以便適時做出方案的調整和更新。綠色建筑成本的動態管理,還在于保持關注國家和政府對于綠色建筑行業的扶持政策,善于利用政策節約成本。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綠色建筑成本控制還要充分考慮項目建成及后期使用成本的時間價值,以獲得適用成本的綠色建筑項目[3]。
綜上所述,為了推動綠色建筑的全面發展,主管部門應積極落實相關鼓勵政策,做好支持綠色建材發展的宣傳,推動綠色建材企業發展。在綠色建筑的實施過程中,決策者在策劃時應適當考慮自然成本;設計者在設計時應立足于綠色建筑全壽命周期成本;施工者在施工過程中應重視施工方案“綠色化”;建設者時刻關注綠色建筑產品的研發和使用,動態管理建筑工程。相信在各方參與者的努力下,可以更好地控制綠色建筑的工程造價,使綠色建筑工程得到蓬勃發展的同時,與地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