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十月的北京,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季節。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成功舉行,給今年的京城更增添了幾分亮眼的秋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主旨講話中倡導“要順應世界發展大勢,推進全球交通合作,書寫基礎設施聯通,貿易投資暢通,文明交通溝通的新篇章”的思想,得到全世界交通界的一致認同,更值得我國交通運輸系統所有從業者認真遵循并身體力行。
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余音裊裊,中國公路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也在北京十月明媚的陽光下勝利召開。作為擁有近8萬名會員,在我國交通運輸行業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泛的社會組織,中國公路學會近年來在推動公路交通科技創新、智庫研究、科普教育、人才成長、國際交流、可持續發展等諸多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平臺支撐作用,贏得公路交通科技工作者的廣泛贊譽,此番學會五年一度的盛會自然非同尋常、意義非凡。
科技創新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力量源泉,科技團體是匯聚人才資源的寶庫和陣地。“十四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和交通運輸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更需要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戰略支點和出發點,發揮好科技社團作用,這對于公路交通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關系重大。
為適應交通強國建設的需要,更好地服務全國公路交通科技工作者和數以萬計的會員,中國公路學會把“建設世界一流學會”作為未來五年的工作定位和基本方針。中國公路學會理事長翁孟勇在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以“建設世界一流學會”為總目標,以服務行業科技創新、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為核心,持續開拓服務領域,強化服務平臺建設和學術品牌建設,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進一步增強學會的活力和發展動力。
按照這一目標要求,中國公路學會將在九屆理事會任期的五年中,致力于使學會的學科布局更加完善,會員隊伍繼續壯大、結構不斷優化,管理機制和組織體系更加健全,服務能力更加突出,運行更加規范,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從而在“建設世界一流學會”的進程中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發展。
可持續的人才培養是可持續科技創新的基礎,可持續的科技創新能力是可持續交通發展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