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俊強
距離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一日三餐之外,八小時工作之余,在喝咖啡、睡大覺、打游戲、玩手機的時候,不知不覺產(chǎn)生的。
家境、經(jīng)歷、教育、機遇、選擇、視野和格局,這些有形無形的東西,都是左右人與人之間距離的因素。
起點不一樣,還按部就班不注意彎道超車,有差距是必然的;起點一樣,產(chǎn)生差距是從一次次偶然、點點滴滴的積累開始的。
你一定記得:小學時,同學們的學習成績、生活水平都相差無幾,中學也都馬馬虎虎說得過去,上了大學,尤其工作以后,才猛然發(fā)現(xiàn),同學不同命,同鄉(xiāng)不同命,同事不同命,命運的大閘已悄然拉開,從此有人乘風破浪,有人漂泊沉浮。
也不得不承認,你只看到別人輕而易舉手到擒來的從容,沒有看到他廢寢忘食通宵達旦的背影。差距都有看不見的過程,卻是有目共睹的結(jié)果。
差距近了,有情感基礎作底,兩個人還可以在推杯換盞之際,追憶往昔;差距大了,交往便意義不大,兩個人也心知肚明,關系已今非昔比,再坐一起,也沒什么共同的話語。一個工薪階層,為生活開支活得小心翼翼,一個商界翹楚,一出手就是百萬千萬的大生意,坐在一起談什么呢?家長里短?工資多少?沒意思嘛!
距離產(chǎn)生美,基于認識上的趨利避害,只愿意相信美好的;基于不曾深入了解的朦朧美、神秘感。就像相互欣賞愛慕、性格相似的人,并不一定適合在一起生活。就像兩個一見鐘情、愛得死去活來的人,大多經(jīng)受不起柴米油鹽的瑣碎日子的消磨,最后以不歡而散收場。殊不知,一個人性情、習慣和缺點的細枝末節(jié),都是在不為人知的地方“秋毫畢現(xiàn)”,而不是在精心裝飾、只為光鮮示人的表面。
平等可以讓淡忘落差帶來失落。君不見,陽光明媚,照耀著洶涌澎湃的大江大河,也溫暖著蹦蹦跳跳的細菌微塵;惠風吹過山崗,也輕撫心田,林海松濤陣陣,心旌搖蕩,溢于言表的興奮讓人禁不住想引吭高歌。
距離,是從心開始的。
人各有志。志向、志趣,決定了兩個人在一次簡單的相識之后,是志同道合、攜手大干一場,還是分道揚鑣,停留在知道性別姓名的泛泛之交。當然,志同道合的人,也會有距離,不僅僅因為“君子和而不同”,而是因為細分之后,人生走向——最終依舊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只是,相對晚一些離場,晚一會兒道別的事。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這是心聲,這是期盼,更是由遠及近的詩意。但,隨之而來的,還有詩意之后的比較,秋陽之后心照不宣的初冬寒意。
楊絳先生說:“當你身居高位,看到的都是浮華春夢;當你身處卑微,才有機緣看到世態(tài)真相。”
身份的差異、吃穿住行的差距,可以一目了然。但是,認知上的鴻溝,不是一兩句就能填平逾越的;知識的詛咒,也不是多看一兩本書就能破解的。
普通人竭盡全力追求的,能夠?qū)Ω兜模仓皇窍駱拥钠胀ㄉ睢K麄兏型硎艿氖牵约盒⌒囊硪碣M力討來的生活,遭受一點意外打擊或風雨,就在措手不及間,多年努力便付諸東流。
知乎上有一句高贊的話:“你從80樓往下看,全是美景,但你從2樓往下看,全是垃圾。人若沒有高度,看到的全是問題;人若沒有格局,看到的全是雞毛蒜皮。”
功名利祿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生活的幸福內(nèi)容和形式,遠比你得到的多得多。
《物種起源》的作者達爾文在自傳中說:“假如我能重新度過此生,我一定不要忘記,至少每星期讀一些美的詩句,欣賞一些美的音樂,使我單調(diào)的頭腦,平凡的心靈,獲得滋潤,回復自然之美。如果喪失了它,就等于是幸福的喪失。”
無論如何,都請你要相信:各種距離,各種差異,都不妨礙每一個為夢想孜孜以求的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實現(xiàn)力所能及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