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振頡
夜深了,這間辦公室內的燈光依然亮著,一雙布滿血絲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屏幕上不斷變幻的圖案。
他叫朱熙華,以前在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舞臺設計專業求學。2006年大學畢業后,他成為一名錢幣設計師,設計雕刻國家發行的紀念幣。紀念幣是根據某個紀念日或者重大節慶時刻推出的錢幣,帶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一枚設計精良的紀念幣背后,體現著一位設計師的藝術水準和制幣工藝。
他提早一小時到崗,晚上最后一個離開辦公室。桌上放置著“毛坯”材料,供他反復練習。五年后,他的雙手十指上有了厚厚的老繭,這個雕刻的門外漢終于習得了這門技藝。
不過朱熙華并不滿足掌握這門技藝。要設計制作好一枚錢幣,不僅需要深厚的美術功底,還需要站在比藝術更宏大的層面上思考問題,考驗著設計師的“內功”。工作第三年,他有機會獨立設計十二生肖紀念幣。十二生肖屬于傳統民俗文化,在中國人心中占據著非常特殊的地位。如何把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主題,用獨特的方式呈現出來,朱熙華又度過許多個不眠之夜。
中標后,朱熙華反復修改當初的設計方案,前后歷時大半年,終于在截止時間前拿出他最滿意的作品。此后三年,朱熙華設計的牛年、虎年、兔年生肖紀念幣,連續獲得“克勞斯世界硬幣大獎”最佳金銀幣獎提名。可能普通人對這個獎項了解不多,但是這個獎在錢幣設計圈內被奉為錢幣界的“奧斯卡獎”。
2010年,他接到緊急通知,要求他參與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紀念幣的設計。在他之前,多位設計師的方案被否決。領導只給他一天時間,整整24個小時,他沒有睡過一分鐘。
他把這些設計圖都翻出來,貼在辦公室對面的墻壁上,仔細揣摩設計師當時的思路。紀念幣上的空間有限,朱熙華決定用最有代表性的元素詮釋這個重大主題。黨徽、光芒、飄帶、和平鴿、牡丹……通過這些素材,人們就能憶起往昔崢嶸歲月。第二天凌晨,朱熙華終于收獲了方案審核通過的好消息。這枚紀念幣,還榮獲2013年美國“克勞斯世界硬幣大獎”最佳流通紀念幣獎。
五年后,又一個重大時刻來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這個重大歷史時刻也將推出一枚紀念幣。整整半年,朱熙華與小伙伴們不斷在設計方案、被否決的旋渦中奮斗。想起幾年前那次臨危受命,朱熙華意識到越龐大的主題,用象征性的符號去表現越好。最終,這枚紀念幣順利發行,創造了5億枚這個史無前例的發行數字。
朱熙華始終堅信這句話:“中國錢幣界需要的是一批人,而不是一兩個人。”他自己在職業生涯大放光彩的同時,也希望能帶出一支能力強悍的團隊。2017年,他的夙愿得以實現。“朱熙華藝術設計工作室”成立,由他親自領銜,成員包括10名來自錢幣設計、手雕、機雕的“80后”青年骨干。
錢幣設計是一個折磨人的過程,不僅方案需要多次修改,申報項目的流程也非常繁瑣,但是只要有朱熙華在,大家就感覺心里非常有底。
很多人認為設計錢幣,只要有設計專業的知識就可以了,但這個行業沒有大多數人想得這么簡單。首先要耐得住寂寞,相比其他設計領域,錢幣設計需要投入更多時間、精力,收入不一定比其他行業高多少。浮躁心理是要不得的,因為錢幣設計講求匠人精神,只有精益求精,不斷完善,才能將一個宏大的主題,通過一枚小小的錢幣表現出來。說到底,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更多是發自心底的熱愛。
如今,朱熙華用一刀一刻詮釋錢幣的歷史文化底蘊。他愿意在這個領域貢獻畢生精力,讓中華文明在世界化的浪潮中不斷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