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璐
凌晨四點,我們乘飛機準時到達中國香港,不一會兒明麗的朝陽涌向天邊,溫暖著我們的心扉。
六點,我們與香港學生在音樂廳相見,我們需在十多個小時內互相磨合,一起演奏曲目。
在走廊上,悅耳的演奏聲響起,整齊,流暢,仿佛音符就在我身邊跳舞,他們仿佛形成一張樂譜將我們引向走廊深處。推開最后的那扇大門,樂聲驟停,原本在排練的香港學生紛紛抬頭看向我們,我們的帶隊老師明白了自己的失禮,連忙道歉,指揮官擺擺手,示意我們進入,香港同學們看著我們持琴入座,不屑地回頭,似乎我們的舉止引起他們的不悅。
經過一天的磨合,我們的樂聲已經整齊合一,這其中發生的矛盾還真不少:什么踩到對方的舞裙,撥片不小心落地,吃飯時小聲嘀咕……但這些并不影響我們之間形成那天衣無縫的默契。
下午四點,音樂會準備就緒,整個禮堂擠滿了中華兒女。香港同學的領隊一直在呼氣,眉頭緊鎖,似乎有些緊張。我拍了拍她的肩,笑著說:“一起加油吧。”她似乎有些驚訝,愣了幾秒后,點著頭,笑著回應:“嗯!”
我們上臺,鞠躬,坐下。燈光暗下,我心里默念:“加油,別出錯。”一瞬間,燈光亮起,演奏開始,我們合奏的曲目是《春江花月夜》,我們的手就像音符在古箏琴弦上跳動著,音符的律動讓我們十分享受,臺下的觀眾隨著音樂閉上了雙眼,仿佛沉醉于我們的樂海。
時而如泉水叮咚,時而如眾烏啼嗚,時而如海浪洶涌,時而如春風拂面,樂符仿佛再次形成一個樂章,縈繞在我們身邊。
曲終,臺下響起陣陣如雷鳴般的掌聲,老師向我們豎起拇指,那位香港領隊回頭向我微笑……
我們走下臺的那一刻,看著伙伴們的快樂模樣,仿佛呈現了我們在臺上的演奏模樣,那一刻我真想為我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