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清林
濟寧市鴻翔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東 濟寧 272100
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建設效果,會對所處地區經濟發展的水平造成影響。然而,在實踐規劃設計過程,存在標線材料不適用、標志引導信息不全面、安全設施設計不科學以及服務設施靈活性不高等問題。為改善這一現狀,相關建設者應在遵循安全性與環保性原則的情況下,對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進行規劃設計,其目的在于提高交通運輸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隨著城鎮化的深入發展,如何帶動交通工程沿線城市的經濟建設,成為了重要課題。在此過程中,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規劃設計的合理性,決定了是否能夠以可持續發展狀態達到發展經濟的目標。為此,在開展規劃設計工作的過程中,需將交通安全與提升出行效率作為重點。具體來說,就是結合道路工程所處的環境條件,對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進行規劃設計,以使其發揮出應有作用。此外,還要結合現有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市場的多元化發展成果,將新材料、新技術以及新工藝,運用到規劃設計當中。這樣一來,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建設使用,就能以更加科學合理狀態服務于所涉及地區的現代化經濟發展。
對于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規劃設計原則,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
其一,安全性 安全設施是等級公路不可缺少的基本設施,它對發揮道路功能、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建設活動開展的基礎,安全性尤其重要,其會對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建設效果造成影響。為此,規劃設計人員應結合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制定的規范標準,來保證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運行的可靠性與安全性。這是規劃設計工作開展的首要原則,也是使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
其二,環保性 生態環保與可持續發展,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規劃設計工作,也應充分考慮環境保護因素,無論是處于生態環境脆弱的山區還是人口密集的平原區。都應注意盡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結合工程設施建設使用的實際情況,對材料、工藝以及設計等內容做出相應調整,來滿足交通運輸系統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需求。這是實現行業發展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一環,需在現有科技成功基礎上進行創新,以促進交通系統的生態環保建設水平[1]。
一般情況下,交通標線采用的是熱熔型反光標線,其優勢在于價格低廉且反光效果佳。此外,熱熔型反光標線還具有干燥時長短、附著力強、耐水以及耐磨等特點,使用壽命在8-20個月之間。現階段國內交通工程使用熱熔型標線存在泛化現象。究其原因,與作業未充分考慮氣候環境有關。再加上熱熔型標線材料對作業熔融溫度與速干效果要求較高,適用于氣候環境干燥且溫暖的地區。如施工區域降水量高且排水存在問題,地表水就會對熱熔型標線和路標的黏附性造成影響,會加速標線材料剝落,影響使用壽命。據統計分析,熱熔型標線的施工溫度應控制在10-20℃范圍內。如施工環境寒冷,不僅會增加熱熔標線的溫控工作開展難度,還會降低標線質量,影響外觀效果。
據調查,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部分標志存在設計不合理問題,特別是道路標志標識所表達的信息。一些現有道路標志僅作用于引導交通方向,不具備其他信息量。這就導致道路的完整信息無法展示出來,駕駛員獲得的信息有限,無法對出行路線進行靈活調整[2]。
以部分高速公路防護設施設計使用效果為例,其不科學問題集中在安全防護設施上。如一些高速公路防撞護欄未發揮出應有作用,沒有針對特殊位置對防撞護欄進行設計調整。以至于出現防撞護欄無法滿足道路交通的安全等級需求等問題,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由于特殊位置防撞護欄設計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設施規劃設計人員應加大重視力度,結合相關安全等級要求來提高科學性。
服務設施的靈活度不夠主要體現在部分高速公路的服務區。如,一些服務區建筑面積較大,利用率不高的賓館與修車廠過度開發,停車位偏少,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收費設施上,也存在諸多不合理現象。如,人工收費形式不僅增加了服務成本,延長收費時間,降低速度,嚴重的還會造成堵車。此外,監控系統、收費站、服務區以及輪廓標等設施,也存在諸多不合理問題。以輪廓標為例,如駕駛員白天行車可將路面標線與防撞護欄作為指導,但在夜間,路面標線與防撞護欄的誘導功能下降,此情況下,當車輛從直線到曲線過渡,駕駛員就無法對線路變化進行快速辨別[3]。為此,服務設施設計人員應從全面性角度出發,對各項服務設施的靈活性與可靠性進行調整,以提升整個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規劃的科學合理性。
設計標線類型與涂料的過程中,應綜合考量區域氣候條件、地理位置、路面情況以及交通流量等因素來進行確定。當前運用廣泛的熱熔型標線材料,適用于我國中南部等氣溫較高、溫差較小的地區。但這些地區的降水問題往往被忽略,存在盲目使用情況。為此,規劃設計人員應著重考慮路面排水設計,以避免標線受地表水過度侵蝕影響。對于氣候寒冷及溫差較大的北方或是高原地區,應避免采用熱熔型標線材料。因為熱熔涂料施工溫度較高,一般施工溫度要控制在180-200℃范圍[4]。北方與高原地區的溫差較大情況,會增加溫控與質控難度,實際施工可采用雙組分涂料來替代。近幾年,國內標線材料的研發工作取得一定進展,如今聚合物或樹脂改性后的熱熔材料,大幅提升了耐溫差性能。此外,水性標線涂料,其因具備防滑、高柔性、環保性以及經濟性優勢,被廣泛運用。還有常溫溶劑型標線涂料,因其路用性能突出,得到施工單位的廣泛青睞。
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規劃設計中的指示標志,能夠有效保證行車安全性。當行車在晝間,駕駛人員可按照路面標線與防撞護欄來確定路線,但在夜間或是氣候條件較為惡劣的情況,則要對指示標志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以為駕駛員提供道路變化情況的明確指示標志。具體設計過程,先要保證標志的連續性,以使行車駕駛能夠按照標志來調整前進方向。此外,還要注重造價成本控制[5]。如選用材料時應結合區域氣候條件來確定,以保證反光材料使用的耐久性與經濟性。此外,還要根據交通工程所處地區的運輸流量情況、不同標志材料的特征功能,并遵循針對性與差異性設計原則,進行指示標志規劃設計的優化控制工作。
一方面,防護設施的規劃建設目的為避免交通事故發生。具體來說,先要將有效控制交通事故車輛沖出車道造成二次事故作為基礎控制目標。而后將降低交通事故致死率與車損程度作為防護設施建設的目標。另一方面,防眩設施設計,當夜間在高速公路上行車,對向行駛車輛遠光燈會嚴重影響司機視線[6]。這種情況下,需要設置防眩設施來避免眩光,進而提高夜間行車的安全性。對于中分帶無植物防眩的道路及橋梁路段,規劃設計人員應采用200mm寬的防眩板,以1m間距狀態來設置防眩設施。此外,設計還應遵循“一”字型鋪開方式,用螺栓把單獨作用的防眩板與鋼板支撐連接起來,以實現防眩板設計的獨立式效果。通常情況下,防眩板支撐使用的鋼板厚度應為3mm,并做好折邊處理,可用地腳螺栓將防眩板固定于護欄墻背。
(1)收費站設計 規劃設計人員應根據規范要求,將自動識別車型設備設置在收費站車道上[7]。此過程,先要考慮收費站出入口的車流量需求,以使車輛能夠更快且高效通過。
(2)服務區設計 位置的選擇是服務區規劃設計的首要問題,應結合所處的地理環境與周圍設施來確定服務設施的服務內容。如交通工程處在山區,服務區應選在地形較為平坦地區,以降低工程建設成本與工程量。此外,功能設計方面,除了停車、休息,還要在遵循精簡服務原則情況下對功能進行分區,以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3)監控系統設計 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規劃設計可選用整體分布式進行控制。將外場設備收集到的信息數據,經本地控制器傳輸至監控中心,控制中心就可及時作出分析與處理,并經本地控制器將信息送至外場設備環境。監控系統應具備了反應及時、操控性強以及擴充性良好的功能。分布式的設置,還可為維護與管理工作開展提供環境條件。
(4)輪廓標設計 注重交通工程主線與匝道間輪廓標的連續性,以為司機視線的連續性提供基礎環境。設計應結合輪廓標的材料與功能特征,從柱式、欄式以及附著式中進行選擇,以提高設計規劃的針對性。
綜上所述,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的規劃設計工作,要結合現行規范標準與所處地區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以及車流量情況來進行調整。事實證明,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交通工程及沿線設施建設的安全性、經濟性以及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