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大慶石化公司腈綸廠回收車間,黑龍江 大慶 163714)
臥式螺旋沉降離心機使用原理基本如下,通過其精料管、螺旋出料口,泥水混合物則可進入轉鼓,主機高速旋轉下會產生較大離心力,將體積比重較大固相顆粒沉積下來,并被螺旋葉片刮下、排出,經分離后清液流出堰板開口。技術發展下,臥式螺旋沉降離心機的適應性好,具備較強的生產能力,人工成本低,且其自動化程度不斷提升,可以實現節能、平穩運行。但也需注意操作不當等問題引發的故障,并采取合理措施進行預防控制。
在臥式螺旋沉降離心機運行中,其固液兩端軸承溫度快速升高甚至達到85℃左右,將軸承的潤滑油流量加大后,其溫度未有效降低并持續上升。此情況下,需統計進行全面檢查。引發軸承溫度過高的原因,主要就是設備設計中,對潤滑油流量設計較小,無法滿足離心機高速重載運行下潤滑要求。此情況下需要對噴油孔適當擴孔處理,合理加大軸承噴油孔的直徑,并更換流量較大的油泵加大打油量和流量表量程。經過改造后,可以提升軸承潤滑油流量,將離心機啟動,其軸承溫度提高速度變緩,并最終穩定在合適溫度范圍。滿負荷情況下,離心機軸承溫度通常在65 ~70℃范圍內,此情況下離心機運行正常。
離心機出現堵料問題,在其分離料漿后分離不徹底。在離心機和干燥機之間連接的輔機為下料斗和喂料器,分離漿料經過離心機下料斗進入螺旋喂料器,并需在干燥機中經過干燥處理,如果使用中下料斗頻繁出現堵塞,達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將液力耦合器熔化,以及出現皮帶斷裂、過載跳車等情況。此問題產生原因主要就是螺旋喂料器葉片尺寸不合理,導致其實際送料能力較差,在滿負荷狀態下無法及時推走物料,下料斗不斷積料,累積到轉鼓附近時就會導致其塞料,進而引發事故。對此需根據實際要求,適當加大喂料器螺旋葉片尺寸、下料斗寬度,以滿足120%負荷要求。喂料器末端還可增設一定長度的反向螺旋葉片,在改造后解決生產中的堵料問題,保證生產效率。
在臥式螺旋沉降離心機中,液力耦合器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發揮電機輕載啟動作用,以改進電機啟動能力,確保在沉重負載下電機可以輕快啟動,降低啟動電流,同時軟加速下減少對電網造成的沖擊。(2)發揮過載保護功能,避免啟動和超載狀態下,電機和離心機出現損壞,有效減少機械故障,保證離心機整體和相關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對此,一方面,可以根據實際生產條件和生產需求選擇合適的耦合器,比如,一些液力耦合器有延充油腔,即在靜止時充滿工作液的輔助室腔。啟動過程中,液流回路中工作液較少,啟動電機后延充油腔中的工作液被排送到液流回路中,使得啟動更加平緩,也有助于日常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注意添加的工作液量大小。一般情況下,充油度92% 左右離心機的啟動狀態較好,可以快速、平穩啟動,工作效率高。液力耦合器在缺乏足夠的工作液情況下,液力耦合器滑差會變大,減少傳遞的功率或扭矩,此時輸入轉速在輸出轉速時,會提高耦合器溫度上升。因此,需在實踐中注意總結和研究分析,以掌握所使用液力耦合器最佳充油量。此外,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工藝,使用的工作液密度越高的情況下,其傳遞能力越強。而其黏度越高,則不利于傳遞特性。
液力耦合器中會安裝易熔塞,其中心有軟焊,一定溫度下會將其熔化。離心機過載狀態下,液力耦合器中工作液溫度提高,會熔化易熔塞而噴出工作液,中斷功率的傳遞。一些工作液在噴出后會造成污染、引發火災,對此可設置電子式溫度監測系統,一旦耦合器溫度超過限定值,離心機即連鎖跳車,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轉鼓與內螺旋實際運行中會產生轉速差,需要定期更換內螺旋軸承潤滑。出現一側加入潤滑脂,另一側無法置換出新脂的情況下,需解體檢查離心機。常見問題就是內螺旋軸承進水、機封被損壞,導致潤滑脂從機封泄漏,需及時檢修,防止燒壞軸承。
離心機出現異常振動現象:(1)運行中轉動部件附著質量不均塑化物,平衡狀態轉動件上存在參與不平衡質量,導致離心力始終在轉動部件作用,主軸旋轉中軸承某點上會產生振動響應。(2)離心機運行中,螺旋輸送器葉片刮下轉鼓內部沉積的固體物料。此過程中,螺旋輸送器會受到固體物料推力作用,主要是通過推力軸承平衡此軸力。長期運行中,尤其是變負荷公開后,會加劇軸承磨損,達到一定程度則會引發軸向串動,進而引發異常振動。(3)支撐剛度不足、主軸承裝配不良引發異常振動。轉軸在軸承上旋轉,如果軸承結構不良、剛度不足,則會引發轉軸不平衡、產生振動。其支撐剛度不足的原因,主要就是軸承座結構單薄、主軸承安裝位置偏差等。
需嚴格按照制造商提供維護手冊進行操作和維護,做好開停車過程中的清洗工作,避免內部轉動部件塑化,同時要注意避免頻繁的負荷波動,定期做好潤滑工作,及時更換潤滑油等。
以大慶石化分公司腈綸廠回收車間配備離心機為例,該離心機為臥式螺旋卸料沉降離心機,主要在硫氰酸鈉回收裝置的物料循環中應用,以在結晶過程中分離出硫酸鈉與硫氰酸鈉,硫酸鈉即可達到平衡狀態,在其腈綸裝置整體生產過程中,離心機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具體生產中,可以采取以下工藝措施來保證實際分離效果。
通常情況下,分離機轉鼓轉速高則其實際脫水效果也越好,在轉鼓與螺旋高速下旋轉,可以將懸浮液中的液體完全分離出來。在離心場所中,被分離后會受到一定離心慣性力,該慣性力其重力之比值被稱為分離因數,是用以判斷、表示離心機分離能力的主要指標,因此物料在受到較大沉降力情況下會取得更好的分離效果。可選擇分離因數比較大的離心機用于分離固體顆粒小、液體黏度大的分離難度大的懸浮液或乳濁液,以實現有效分離。要保證分離效果,提高轉速是比較有效的方法,由于實際分離因數的提高有限,實際分離操作中提高轉速的措施操作起來更加簡單。但是,提高轉速的方式也存在不合理之處,即過高轉速下會使得導致固相出料過于堅硬,而此時螺旋易被堵塞,離心機運轉也會受到影響。需要調整轉速的情況下,需要通過調節皮帶輪的大小對離心機轉鼓的速度進行調節,具體要根據生產料液的特性、轉鼓直徑和材質等參數,對轉鼓的轉速及皮帶輪尺寸進行精確計算,從而對轉速做出合理調整。
離心機運行中,螺旋與轉鼓是同心同向旋轉的,但兩者轉速存在一定偏差。回收裝置結晶分離過程中,固相的干燥度是重要生產指標,需要控制好負轉差率,以確保沉渣得以順利輸送,同時減速器傳送的功率也得以降低。具體對負轉差率的控制室通過改變轉鼓與螺旋的轉速差實現的,也就是調節轉子上皮帶輪的尺寸。同時,調節過程中還需注意皮帶是否存在老化、松緊不均的問題,這些線下也會對固相出料產生不利影響。
離心機的分離能力除了與上述因素相關外,還會受到固相與液相之間密度差、沉降區長度的影響。固相與液相兩相之間的密度差越小,進料的漿液黏度就越大,越不利于將其沉降分離。在實際生產中,進料溫度、進料影速率和一些異常工藝條件也關系著離心機的分離效果。其具體影響表現在,首先,是進料溫度會對母液的黏度產生影響,溫度高的情況下其黏度越低,固相上的液膜此時比較簿,容易沉降細小粒子,減少毛細孔中所含液體,如果是對固相干燥度要求較高的離心機,則此情況下其離效果也比較好。其次,是進料速率,待分離漿液進入轉鼓后需要有足夠的停留時間,時間充足才能保證固相離子沉降效果。對于同樣的物料,把控好進料量才能保證實際分離效果。最后,是異常工藝條件,此類型問題主要是料漿液中晶體含量不足、晶體不結晶呈現絮狀等,如果物料分離難度較大,在日常生產中需重視離心機清洗工作,粘稠母液則需替換。
對于臥式螺旋沉降離心機運行中的常見故障,需掌握其故障類型和原因,日常做好維護工作,總結經驗,優化工藝操作各項細節,比如,進料量、轉速差控制等,以保證離心機具備良好分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