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宏智,王軍民,王昭鵬
(1.義馬市水資源管理處,河南 義馬 472300; 2.澠池縣水利局,河南 澠池 472400)
水土流失問題是我國的頭號環境問題,也是黃河流域的頭號環境問題。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防治水土流失是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充分說明了水土保持治理在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位置。在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行動中,各地都規劃了大批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項目作為支撐,以確保這一戰略全面實現。以河南省為例:2025年前要抓好四類水土保持生態建設項目:一是以小流域為單元,治理3 497 km2的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積;二是改造和提升坡耕地1萬hm2;三是新建溝道治理工程600處、除險加固淤地壩113座;四是開展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1]。
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設需要科學合理的投資保障。合理的工程造價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沒有充分的投入不可能有合格的工程質量[2]。一個工程的高水平建設必然要求一個合理的工程造價。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較低的工程投資,容易導致施工單位不按設計要求施工,偷工減料,使用劣質材料等,給工程質量帶來潛在影響。水土保持工程是以治理水土流失為主要目的的工程,建設地點偏遠、作業范圍大、項目分散、不可預見因素多,更需要一個合理的投資,以保證工程正常建設。按照當前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額及編制規定核定出來的水土保持工程投資總體水平偏低,難以滿足正常工程建設需要,何談高質量的水土保持工程建設。
定額是在一定條件下擬定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及施工方法、施工機械的進步,原有的定額就需要不斷地修訂和補充[3]。現行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額及編制規定是水利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和建設部《關于調整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的若干規定》,于2003年1月首次制定的。18年來我國水土保持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施工方法在不斷更新,施工機械如植樹挖坑機的廣泛應用,使得原定額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造價編制需要。
2.1.1 編制規定中部分指標較低
一是直接工程費中人工工資低。現行編制規定工程措施人工工資1.5~1.9元/工時,林草措施、封育措施人工工資1.2~1.5元/工時,遠遠低于水利工程和防護林造林工程的同行業標準和現行市場價[4-5];人工工資較低且劃分不合理[6]。二是企業利潤較低。現行編制規定中企業利潤工程措施按直接費和間接費之和的3%~4%、林草措施按直接費和間接費之和的2%、封育措施按直接費和間接費之和的1%~2%計列,企業利潤明顯偏低[4-5]。三是獨立費用中建設管理費較低,現行編制規定明確建設單位管理費為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之和的1.2%~2.4%,建設管理費較低,影響建設單位的正常工作,建設單位花在項目上的經費遠遠超過實際預算費用[6]。水土保持項目工程分散、單項工程投資較小,(實際發生的)管理費用高[5]。四是基本預備費不足,現行編制規定明確基本預備費按第一至第四部分之和的3%計取,預備費的預留嚴重不足[6]。
2.1.2 部分定額子目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施工方法是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改進而不斷進步的。以植物措施施工為例,以前在種樹挖坑的過程中,基本全靠人工開挖方式進行,水土保持定額造林整地也以人工施工為主要方式進行設置。近年來施工企業在整地時已經大量采用專業挖坑設備如拖拉機帶式挖坑機、手持挖坑機等開挖樹坑取代傳統人工方式,不僅便于樹坑開挖質量控制,同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縮短了工期。再如表土剝離施工,除了在坡度較陡、表土較薄機械無法開展的地方,大部分項目表土剝離采取的是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等機械方式進行施工,而定額中僅提供了人工清理表層土的子目;在淤地壩河底淤泥流沙的清理、結合槽開挖等項目中,實際施工一般采用機械施工,而定額中僅提供了人工施工定額,不能滿足實際需要[4]。由于上述子目缺少機械施工定額,設計單位在編制概算時只能以原水土保持定額中的人工施工定額進行計算,使得部分措施造價流于形式,失去造價意義。
2.1.3 部分定額步距劃分粗略
谷坊、水窖、蓄水池工程,定額單位主要以米、座、眼表示,谷坊按壩高,水窖、蓄水池按容積劃分步距,相當于估算指標[7]。盡管定額編列了用工數和實物消耗量,但在設計中,不同水文地質、地形條件達到安全條件下工程的具體結構、工程量都有較大差異。以土谷坊工程為例,《水土保持工程設計規范》(GB 51018—2014)對土谷坊設計是這樣規定的:壩高宜取2~5 m,頂寬宜取1.5~4.5 m,上游邊坡宜取1∶1.5~1∶2,下游邊坡宜取1∶1.25~1∶1.75。如果一個項目設計為保證壩體穩定,根據壩址地質和筑壩土料不同情況,提出了A壩高2 m、頂寬1.5 m,壩坡上游1∶1.5、下游1∶1.25和B壩高、頂寬與A壩一致,壩坡上游1∶2、下游1∶1.5的兩個工程。根據現行定額,谷坊按壩高和頂寬進行套取計算,兩工程均適用于定額編號10002子目,兩者單位長度造價結果是一致的。如按筑壩土方工程量計算,單位長度工程量后者是前者的1.18倍,原定額沒有考慮不同壩坡帶來的工程量差異,明顯不符合多勞多得、按量計酬的市場經濟法則。水窖和蓄水池按容積套用定額造成的結果也是如此,特別是蓄水池工程,不同設計條件下基礎深度、池壁壁厚、鋼筋型號、規格、間距都會發生變化,消耗的人工、材料、機械數量不同,而泛泛統一套取定額,差距更大。
2.1.4 部分定額較實際消耗明顯偏低
植苗造林定額中用水消耗量較低,根據筆者對三門峽地區近年來部分造林用水實際用量調查,以地徑1 cm的側柏栽植為例,栽植100株,栽植環節用水加上后期1~2次補水,才能保證當年成活率80%以上,達到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驗收規范規定的合格標準,實際平均用水量約1.48 m3,而對應的概算定額子目08084給出的耗水量為0.8 m3,僅為實際耗水量的54%。植苗造林用水定額很低,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定額所列用水量只是實際用水量的1/3~1/4[6]。石坎梯田定額中的石塊消耗量偏低,以定額子目09113為例,在地面坡度12°,田面寬11 m,土類級別Ⅲ級,田坎坡度75°的條件下,通過計算,田坎高度為2.34 m,田坎占地寬為0.63 m,田坎頂寬按最低0.3 m,則田坎干砌石工程量1.439 m3/m,每公頃梯田干砌石工程量1 237.54 m3,干砌石與塊石換算系數1.16,得出每公頃梯田需要塊石1 435 m3,但該定額里只有953 m3[5]。
2.1.5 部分定額缺項
封育治理措施作為目前水土保持重要治理措施之一,雖然單位面積治理投資較小,但從筆者近年來參與河南省水利廳組織的幾十項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實施方案技術審查結果看,封育治理措施規模往往占到項目總治理面積的近90%,做好封育措施的投資概算,保障封育措施的治理效果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封育治理措施包括護欄設施實施和補植補種兩項工序,補植補種可使用林草工程定額計算,護欄設施投資由于定額體系中缺少子目而無法核定,設計單位在編制這部分清單概算時大多根據經驗列取數值。由于定額缺項,審查專家和審批部門也難以科學衡量。
上述問題造成水土保持概算水平不合理,繼續使用原定額,已不能滿足高水平建設水土保持工程及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需要。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一是要認真研究水土保持施工市場規律,合理調整編制規定中的取費指標和人工工資;二是根據生產力的發展對施工方式方法改進的實際情況,盡快增加造林挖坑等機械施工定額;三是取消定額中谷坊、水窖、蓄水池工程的子目,這部分工程概算改為按照工序內容和斷面要素計算工程量,參照定額中土方工程、石方工程、砌石工程、混凝土工程等子目分別計算;四是要認真調研,加強定額消耗量測算,合理調整定額消耗量;五是及時對缺項定額進行補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