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春,陳清光,袁 智
(廣東省安全生產科學技術研究院,廣州 510020)
國家應急管理部門實施安全監管的工貿行業企業主要包括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類企業。當前此類企業安全管理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有用的經驗。針對此類企業的安全管理,各級政府及其安全監管有關職能部門也出臺了諸多有針對性的管理辦法。在工貿企業中,電氣防爆類設備大部分集中在其附屬工程,如易燃易爆氣體及液體燃料供應和儲存場所(如金屬冶煉廠天然氣輸送站場、陶瓷水泥制造廠的高溫加熱用爐窯等)、易燃粉體材料的制備及儲存場所(如面粉制造廠的磨粉車間、面粉倉庫、輪轂生產的打磨車間及粉塵收集系統等)。從以往企業安全管理的重點來看,這些場所一般為企業安全管理的盲區,如果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事故后果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今后,有此類場所的有關工貿企業的安全管理中應該對此引起高度重視。
本文主要針對工貿企業涉及的電氣防爆方面的安全管理問題進行綜合研究。前期多人已經從不同細分方面就此開展過較多研究,文獻[1-4]就石化行業內部企業在用電氣防爆使用現狀進行了分析;文獻[5]主要分析了煤化工電氣的防爆方法;文獻[6]深入分析粉塵爆炸預防與電氣防爆措施;文獻[7]對燃氣鍋爐房的防爆設計,從國標規范的角度進行分析總結;文獻[8]提出企業和監管部門應當將關注點放在除塵系統改造和粉塵清理方式上,預防防塵爆炸事故;文獻[9]對電廠的制氫站電氣防爆設計提出了具體措施;文獻[10]對燃氣電廠電氣防爆管理的關鍵點進行了解析;文獻[11]提出玉米粉塵爆炸建模及防范的方法;文獻[12]結合鋁板帶項目,從施工與安裝等多方面分析探討設計和施工實踐中存在的疑難爭議問題及解決辦法;此外不屬于工貿企業的煤礦也有研究,如文獻[13]。但是這些研究都很零碎,沒有從安全管理的整體角度出發對工貿企業的電氣防爆進行綜合探討研究,本文就工貿企業安全管理中電氣防爆方面的現狀進行整體總結,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電氣系統根據其所處場所是否可能形成爆炸危險場所,劃分為防爆的和非防爆的。比如,木器加工廠(車間)、工藝品廠等做表面處理的工藝區域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性油漆;陶瓷、水泥、金屬冶煉等制造企業采用天然氣(城鎮燃氣)作為加熱窯爐用的燃料;燃煤電廠經常使用磨碎的煤粉作為原料;天然氣電廠使用天然氣作為原料;部分大型鋼廠排放的焦爐煤氣等作為自備電廠的燃料;大中型火電廠使用液氨作為尾氣處理的物料;大型發電機組使用氫氣作為冷卻物料。以上這些物料的主要成分都是易燃易爆的物質,其生產、運輸和儲存、使用場所都可能形成爆炸危險環境,此類場所的電氣系統必須采用防爆設計,這是一項常見的安全技術措施。
另外,制藥廠采用淀粉作為原料;面粉加工廠的磨粉和儲存區域以及粉塵收集系統存在大量面粉;木器加工廠的板材加工區域、表面打磨區域、粉塵收集系統存在大量木質粉塵;飼料加工廠的磨粉和儲存區域以及粉塵收集系統存在大量細小纖維粉;鋁合金輪轂制造企業的表面處理區域、粉塵收集系統存在大量金屬粉塵;日用五金件加工廠(車間)的金屬件表面處理區域、粉塵收集系統等存在大量金屬粉塵;紡織廠的部分原料區域存在大量細小纖維粉塵;塑料管制備的投料區域產生大量細微塑料粉塵。這些場所也可能構成爆炸危險區域,其電氣系統也必須采用防爆設計。
根據統計,工貿企業在用防爆電氣設備由于使用環境千差萬別、設計和使用者技術水平高低不一、設備制造質量參差不齊,加上安裝、維護、維修等遺留諸多安全隱患,導致電氣防爆方面存在大量不可忽視的風險。
在用電氣防爆方面,工貿企業的風險主要表現在長期過負荷造成設備表面局部熱源;設備內的各部件之間長期接觸不良造成連接處出現氧化腐蝕,導致局部過熱引起局部絕緣過熱燒損,嚴重的會造成內部部件之間的短路,引起火災;設備內帶電部分連接不良或者絕緣部件絕緣受損,導致漏電遇到接地線連接不良、斷路、接觸電阻過大等造成接觸帶電設備外殼的人員發生觸電;設備的內部帶電部件固定不牢固、部件質量不合格、絕緣質量不合格、絕緣損壞等造成帶電部件與設備的外殼接觸,引起漏電故障及觸電;由于各種防爆功能部件或者防爆結構組件等安裝遺留缺陷或者維修質量不合格造成防爆功能失效,引起火災、漏電、爆炸等;設計不合理引起的設備事故或者故障,如設備內部積水無法排出,內部溫度過高無法及時散熱造成內部器件絕緣損壞,設備內部的積塵太多無法及時消除等造成絕緣失效,引起漏電導致觸電等;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意外用力打擊破壞外殼等造成防爆功能失效。
根據統計,某省內工貿企業數量非常多,尤其是中小型生產制造企業數量巨大,這些工貿企業的附屬工程大量使用防爆電氣設備,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特點。
(1)大多數電氣防爆方面的圖紙資料基本上沒有被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原始資料之一完整保存,也沒有被電氣專業技術人員作為依據文件正確使用。
(2)最近新建設完成的工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項目保留有完整的施工后簽名蓋章的接線圖、原理圖、安裝圖等,但是很少被電工等索取使用。
(3)大多數設備制造商在賣出設備之后沒有開展任何涉及產品維護、維修、正確使用等方面的專業技術培訓,也沒有到現場開展設備使用情況調查回訪之類售后專業技術服務工作。
(4)部分新更換的設備與原來的設備型號不一致,就連最基本的防爆標志都有較大出入,部分更換后的設備型號與原來一致,但是其他電氣參數發生了變化。
(5)大多數設備使用中基本上沒有進行過專業技術人員的專門維護、保養,未發現此類活動的記錄文件。一般做法是每年檢修時找個低壓電工檢查外觀,明顯損壞的才更換,更換時對設備的設計參數等不做認真核對檢查,部分設備尤其是開關等小件設備會更換為非防爆電氣設備。
(6)設備移交給甲方使用后,大多數企業是非專業人員在使用、維護、保養。大多數使用者對設備的正確使用、維護、檢查、維修等存在很多誤區,甚至根本不清楚設備的特殊性能。
(7)大部分設備在沒有出故障或者損毀之前,沒有定期拆開維護過或者維護后遺留很多安全隱患。例如隔爆設備的防爆結合面銹蝕嚴重未做檢查、設備的接地線丟失未重新安裝、設備的內接地線未安裝、設備外殼的螺栓螺帽等大量缺失、設備通風系統的風扇長期不動作、進風口處堆放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質等等。
(8)部分企業自行購置的防爆設備安裝存在缺陷,安裝人員沒有接受過專門技術機構的培訓和教育,使用單位的設備管理人員等對此知之甚少或者完全不懂,導致電氣防爆關鍵功能失效的現象長期存在。
(9)大部分企業的設備管理沒有引入風險管理的有關方法。部分企業在電氣設備的檢查維護保養管理制度、操作規程、運行規程等根本看不見有關電氣防爆管理方面的基本內容。
(10)大多數企業對防爆電氣特種作業活動沒有出臺專門的安全管理規范,對此沒有引起重視,對AQ 3009-2007《危險場所電氣防爆安全規范》知之甚少或者理解不到位。
對以上現狀進行分類整理分析,歸納形成的原因如下。
(1)涉及防爆電氣各方(設計、施工、制造、維護維修、使用等)對使用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認識不足,也沒有在使用有關環節中對此類風險進行認真識別和提前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現有關單位在各自的售后服務中,對防爆電氣使用維護方面產生風險的防范措施等內容基本缺失或者內容模糊、不完備,整體沒有形成正式的、規范的售后(交工后)風險保障管理體系。
(2)大部分企業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設備管理人員、崗位有關技術人員等的基本素質訓練中未對此類風險進行專項教育和培訓,安全意識不能完全滿足消除此類風險的實際要求,無法重視。
(3)從業人員缺乏接受防爆電工培訓的途徑。能開展此類培訓的機構數量嚴重不足,培訓質量更不足,與大量企業人員需求的實際情況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4)部分特種作業考核監督機構和大多數企業管理部門的監督檢查力度還不夠,不能完全覆蓋從業人員的具體作業活動。
(5)大多數企業對防爆電氣作業人員在防爆電氣作業中涉及的作業審批、操作規范、作業指南等,還沒有形成規范化管理,存在管理漏洞。
(6)大多數企業沒有獲得《危險場所電氣防爆安全規范AQ 3009-2007》,沒有學習過或者學習效果不滿足實際工作的要求。部分施工單位對現有防爆電氣有關標準的執行力度、施工質量的監督力度均不夠。
工貿企業提升電氣防爆安全管理建議如下。
(1)在企業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中明確防爆電氣相關崗位的安全職責。如防爆電工崗位要明確各種作業需要人員的數量、具體人員資質經驗要求、作業中各自的安全職責;電氣班組負責人崗位要明確對防爆電氣作業監督、檢查責任;設備管理崗位要明確防爆電氣的設計、購置、施工、運行維修維護等環節安全技術管理檢查責任;技術管理崗位要明確督促和檢查防爆電氣作業人員對電氣防爆技術掌握程度及正確使用等的職責;人力資源崗位要明確防爆電氣作業人員資質的核實確認、繼續教育、換證復審等的職責;安全管理崗位要明確防爆電氣有關作業活動應采取的各種安全措施的監督檢查、落實和督促整改職責。
(2)切實檢查督促落實企業相關崗位安全生產責任。管理層要確認防爆電氣工種的危險性并在用工合同以及定期考核中體現出來工種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嚴格執行人員資質準入審查和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制定防爆電氣作業監督程序和防爆電氣作業審批單,制定防爆電氣設備運行、操作、檢查維護、維修規程,對防爆電氣作業中采取的安全措施要做到逐項逐級落實和逐級監督并形成記錄。
(3)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加大對《危險場所電氣防爆安全規范AQ 3009-2007》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企業要制定防爆電氣相關作業活動的記錄表格,嚴格執行記錄,規范防爆電氣方面檔案管理。
(4)建立各方組成的風險防范聯盟,并針對工程項各相關單位各自的風險,由企業組織以保險金方式共同投保約束各相關方的違規、違約行為。
(5)嚴格執行防爆電氣特種作業人員資質培訓和考核,對其繼續教育結合從業實際經歷進行跟蹤管理形成監督記錄,開創多條途徑提升從業人員技能。
(6)企業組織對防爆電氣有關標準規范做宣傳教育。技術管理等崗位人員應該對相應國家標準、規范、規程的變化進行跟蹤和記錄,并及時對各相關崗位的人員進行培訓。主要負責人的培訓應該將防爆電氣作為一個重點內容進行講解和考核。
(7)在企業范圍內要對特種作業的危險性和重要性進行重新認識,深化企業的各級管理部門人員對防爆電氣工作的認可程度,在工作中予以重點支持。
(8)完善企業、監督機構對防爆電氣作業人員的崗位安全技能的考核力度和頻次,將其從業履歷與勞動合同一并記錄存檔,加強從業實際情況的監管。
(9)通過技術聯盟的方式將防爆電氣標委會、防爆電氣作業人員、涉爆企業、培訓機構、生產及施工單位等聯合起來,建立正式溝通渠道,定期共享和交流有關政策、標準、技術、設備信息、人力資源、培訓信息、有關經驗等,并對現有電氣防爆有關標準、安全規范、規程等定期進行探討和修訂。
本文針對工貿企業電氣防爆設備安全管理現狀,從10個方面進行了歸納總結,說明此類企業電氣防爆設備的安全管理還存在諸多難題需要解決,通過從風險識別、教育培訓等6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得出形成這些問題的真實原因,并據此最終從崗位安全職責、宣傳教育培訓等方面提出了9點建議,給工貿企業今后開展電氣防爆安全管理帶來了具有強針對性的指導,能具體應用于工貿企業安全管理實際工作,幫助企業梳理清楚并消除電氣防爆帶來的諸多常見疑難雜癥,顯著降低電氣防爆方面的風險。
總之,工貿企業的安全管理中,對于固有危險性較高、容易被管理人員忽略、專業性較強、風險程度較高的防爆電氣及其作業,應該作為重點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