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汪小會 關文義
安徽國禎環衛科技有限公司
康馨名家小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肥西路與煤場路交口,小區共有912 戶,實際入住戶數761 戶。該小區屬于回遷小區,居民素質處于中等水平。垃圾分類實施前,該小區未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僅設置了多個垃圾投放點,亂堆亂丟造成小區環境衛生較差。同時,該小區混合垃圾收集模式也會給后續垃圾處理設備帶來很大的困難,特別是生活垃圾中廚余垃圾含水率較高、熱值低,不利于后續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
根據對康馨名家小區生活垃圾的成分進行分析,生活垃圾包括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因此實行生活垃圾源頭四分類。為了配合生活垃圾的收運,需要實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為了指導監督居民垃圾分類,需要設置督導員崗位。為此,康馨名家小區實行居民源頭四分類,“定時、定點”投放,督導員督導的運營模式。
研究那表明,是否設置分類設施、分類設施位置對居民是否進行源頭分類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合肥市很多小區為設置配套垃圾分類設施,無法引導居民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雖然設置了智能垃圾桶,但無法實現居民源頭分類。這表明垃圾分類的運營需要一個合適的載體。為了實現康馨名家的垃圾分類的運營,需建立一個垃圾分類實施載體,即垃圾分類收集站。分類收集站不僅能實現居民的分類投遞,還能提供督導員辦公場所,最終能實現垃圾分類的良好運營。
康馨名家小區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后,拆除原有的垃圾投放點,在小區中心廣場位置設置一處垃圾分類收集站。小區居民將生活垃圾源頭四分類,在早上6:00 ~8:30,下午18:00 ~20:00時間內分類投放。收集站的3 名督導員現場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并在小區每日進行宣傳督導。收集站配有3 名督導員,指導居民將生活垃圾中占比最大且產生惡臭的廚余垃圾分離出來,能有效控制收運處理環節二次污染。
本項目垃圾分類設施主要是垃圾分類收集站,該收集站具有感應投放、自動稱重、自動除臭、監控、實時數據、圖片上傳的功能。分類收集站還有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的功能板塊,便于居民了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和設備操作。
參與率反映的是人們參與垃圾分類活動的程度,按式(1)進行計算。

式中pγ——參與率(%);
Rj×——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戶數;
R——評價范圍內居民總戶數。
根據公式(1)可得康馨名家小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每日參與率如圖1 所示。由圖1 可得,康馨名家小區居民每日垃圾參與率高低不同,參與率最高能達到40%。這說明康馨名家小區有40%左右的居民愿意參與垃圾分類。這也表明在康馨名家運營模式下,基本能實現居民生活垃圾源頭四分類。居民每天的參與率增長趨勢不明顯,這表明垃圾分類運行時間較短,很多居民正在慢慢適應,有的人堅持分類,有的人堅持了幾次就放棄了。所以在垃圾分類運用前期,我們應該要加大宣傳力度與獎勵力度,讓居民意識到自己垃圾分類行為是有利于自己生活環境的改善的,提高居民的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城市居民源頭垃圾分類重點是將廚余垃圾分類。本文將以小區居民每日正確投遞廚余垃圾次數與每日廚余垃圾總投遞次數比值來計算本小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正確率。2019 年11 月28 ~12 月9 日康馨名家垃圾分類正確率見圖2。由圖2 可知,康馨名家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準確率都在50%以上,最高能達到75%。這表明在康馨名家運營模式下,居民能夠迅速掌握垃圾分類知識,并能將生活垃圾正確分類。

圖2 垃圾分類正確率
2019 年11 月28 日~12 月9 日,康馨名家小區每日收集的廚余垃圾量及每戶廚余垃圾日產量見表1。由表1 可知,康馨名家平均每天收集廚余垃圾量為155.4kg,平均每戶每日產生的廚余垃圾量約為1.32kg。按照每戶有3人標準,得出居民廚余垃圾產生量為0.44kg/人·d。按照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1kg/人·d 計算,得出康馨名家小區廚余垃圾產生量約占44%。這個數據與11 個城市廚余垃圾占比調查結果相一致。這也表明在康馨名家垃圾分類模式下,基本能實現將生活垃圾中占有含量較高的廚余垃圾分類出來。

表1 廚余垃圾日產量及每戶廚余垃圾日產量
由表2 可知,康馨名家小區居民產生的有價值的可回收物主要有泡沫、紙盒、塑料、金屬類,其中紙盒類包裝廢物占比最高。這是由于紙盒類包裝廢物回收價值較高、收集簡單,在家庭回收率高。在12 天運營時間內,居民產生的可回收物量為1676.6kg,總價值達到1593.6 元。

表2 康馨名家小區可回收物統計表(時間:2019.11.28-2019.12.9)
采用居民源頭四分類,督導員督導,定時定點投放的運營模式有利于小區環境改善,更有利于城市居住區垃圾收運體系運行
垃圾分類收集站是一個很好的垃圾分類實施載體,不僅能正確引導居民分類,還能承載可回收物,實現兩網融合,更能實現垃圾分類的良好運營。
督導員指導居民分類是居民形成垃圾分類習慣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常開展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