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波
臺州市誠科土木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浙江臺州 317000
為了施工方案的簡單明了,工程建設中經常將自密實混凝土稱為SCC,這個概念是在上世紀80 年代由日本東京的大學教授根據工程需求所提出的,傳統工業的施工時比較依賴人工作業,人工混凝土振搗通常會存在振搗不均勻的情況,混凝土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而教授所提出的SCC 能夠大大降低人工作業難度,提高施工速度,減少資源浪費,不僅能夠帶來好的經濟利益,還能實現綠色環保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高速公路、橋梁、道路、民用建筑、交通、軌道設施等等基礎建設都不可避免的用到了SCC 材料,以臺州地區為例,臺州多山區,河砂資源匱乏,但是機制砂資源十分豐富,河砂和機制砂有明顯的區別,機制砂顆粒級配不良,具體特征表現為中間少,兩頭大,表面棱角過多,石粉含量過高,一般是不建議直接用于工程建設的,但是臺州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施工材料非常緊缺,所以為了確保建設材料的充足,試驗人員采取了當地的原材料,通過生產技術制備了SCC,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和環境負擔,為了確保制砂成功,試驗人員進行了多次實驗,具體實驗如下。
首先選用了臺州地區的水泥,并進行材料試驗。試驗所用的粉煤灰具體化學成分可以參照表1,試驗室選用了減水率為27%,固含量為14%的臨海頂天緩凝型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為了確保試驗質量和制砂成果,選用機制砂石提出了三點要求,首先要求堅硬,清潔,級配好。其次,MB 值應該小于0.5。最后,機制砂石粉含量還要保持最佳,一般要求保持在6%-15%之間。符合這些條件的一共有四種,臺州地區所生產的機制砂。

表1 膠凝材料的基本化學組成
浙江出臺了相應的機制砂SCC 工作性能參照表,抗壓強度也有具體參照方式,具體的臺州地區機制砂物理性能指標如表2 所示。

表2 機制砂基本物理性能
參照圖標可以得知,只有永青機制砂符合級配標準,其余幾種機制砂含泥量過大,不能用于工程建設。
(1)根據理論知識和試驗結果統計,假定百分比后確定碎石含量和水泥砂漿的含量。
(2)為了確定砂漿的具體用量,可以先假定SCC 組分鐘的砂漿砂體體積含量為0.42-0.45 之間。
(3)鮑羅米公式可以用來計算凝膠材料的總量和用水量。
(4)通過具體的強度實驗,可以得出具體的水泥和礦物摻合比例。
(5)最終的配合比設計參數需要通過具體的優化試驗進行確定。
外加劑的復配,凝膠材料的用量,礦物摻和料的用量等等參數的優化都是提高機制砂SCC 配置技術的基礎工作。下圖1 為新拌漿體流動狀態。

圖1 新拌漿體流動狀態
水灰比含量是否合理與最終制砂效果有直接關聯,具體的配合比效果可以參照圖a 和圖b,水灰比越大,各組的擴展度就越大,W/C 結果不同,具體的配比效果也有很大區別,根據試驗結果發現,W/C=0.42 是最合適的配比,此時無論是坍落度還是擴展度都能達到較好狀態。
機制砂作為SCC 的配制材料,需要嚴格把控設計過程中的機制砂MB 值,石粉含量等等,細度模數也要求控制在2.3-3.2 之間,其余具體參數均可以參照上文。不同工程對SCC 的質量要求和性能要求也不一樣,具體配置過程需要根據不同工程的具體特點,從原材料出發進行SCC 的質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