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萌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100875)
舞蹈自然的起源中從生活和勞動就能體現出來,它屬于一種藝術,并帶有很強烈的鄉土氣息,民族民間舞蹈則是由各地區人民在不斷的生活和發展的基礎上所創造的,其中的內容主要來自于他們勞動和生活方式。所以,深入的分析就能發現民族民間舞蹈能夠把各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和鄉土風情表達得非常真切。民族民間舞蹈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集體,尤其是動作上也比較符合地方的特點,以靈活和內容豐富著稱。而且很多民族的舞蹈中也包含了當地的民風民俗禮儀活動,祭祀,以及戰爭和歷史等,由此看來對它的傳承與弘揚是有著重要意義的①。
民族民間舞蹈并不是在短時間內由個別人創作而來,它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和作者的辛勤研究,再加上歷史的演變從而才形成了現在的一種文化載體并傳播下來。在民族融合和歷史不斷變遷的過程當中,民族民間舞蹈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也在不斷變化并被記錄下來,經過歷代傳承,才有了現在的民族民間舞蹈。
民族民間舞自然是存在于人民當中的。人們在不斷的生活繁衍中也一直對舞蹈的內容豐富著,所以它面對的是人們的生活和勞動的真實反應,也深入人民群眾的基礎從而形成發展的根基。觀察舞蹈的內容非常的優雅且有節奏感,樸實但又不失真情,舞蹈中蘊含著各民族人民群眾的生活習慣和禮儀情趣,很多少數民族中的人民會用舞蹈來對他們的經歷進行表達,也就是說,民族民間舞蹈一旦脫離了群眾,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和現代的舞蹈相比而言,民族民間舞蹈她的自由性更強,因為是存在于人民群眾中的,而并不是容易沖動的反應,所以在形式上則更為靈活和生動,這在民族中是群眾勞動祭祀禮儀的活動中的就能表現出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民族民間舞蹈的表現形式更為自由和奔放而且其中充滿了生命力,把各民族人民的活潑天性表達的淋漓盡致。
民族民間舞蹈從本源上說它是屬于各民族的,從上文也能看出舞蹈是各民族特別擁有的一種生活各方面體現方式,甚至在現如今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和精神。在舞蹈當中,民族的特征性格以及審美等都有所體現,并且孕育著的風格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說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一種方式。
我國有著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在長期的發展中也保留了很多財富,這些都是推動我國發展的動力。一直以來我國都把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以及發揚當做重點,雖然在長期的發展中也創造出了很多的文化種類,這些都作為民族間關系的紐帶,而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能夠促進團結且共同發展的有效力量,能讓國外很多人熟悉中國文化,國內有更多的學習資源。面對目前傳統文化的流失,要更好的保護文化遺產,這就必須要和現代化先進的科學技術有機融合,讓世人都了解到傳統文化。以往的傳承方式已然無法滿足于舞蹈文化的傳播和創新,而只有和現代化技術相結合才能實現保護宣傳以及發展的效果。
在大數據背景下,很多新媒體的出現對信息的傳遞有著多元化的途徑,所以各民族在對舞蹈文化的弘揚和創新當中,可以結合這些新型媒體傳播讓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宣傳更加廣闊。把傳統工藝進一步創新并融入到現代化技術中這樣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同時也能增加人們對他的了解。社會不斷進步的同時人們的思想也是一直在改變著,創新文化的模式正是信息化背景下民族民間舞蹈發展的必然途徑。文化始終是存在于人們生活中的甚至成為了他們的思想,但相反來說他又會對人的意識和核心素養存在著制約性,所以只有明確這些因素,才能為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找到更有利的路徑。
在世界一體化進程加快的基礎上,我國已經和西方各國之間形成了密切的聯系和合作,因此很多西方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的舞蹈藝術。自1980 年以后,世界各國的舞蹈便開始了一個大方面的融合,在不同的舞蹈體系中,流行舞逐漸占據著大部分市場,也被人們所熟知與歡迎,它和民族舞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流行舞更為自由而民族舞則顯得較為傳統。西方舞蹈文化對我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具體影響是在西方美聲唱法基礎上被淡化的,很多舞蹈學者指出,民族民間舞蹈當中的內容較為單一讓人看到或者聽到和看到以后沒有興趣。另一個方面現代化社會中人們的生活和審美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所以很多人逐漸的也就對充滿民族色彩的舞蹈失去了興趣和關注度。在多媒體時代盛行的背景下,年輕人的思想比較活躍他們在新鮮事物的接受上更為容易,進而對流行舞蹈的歡迎是最強烈的。盡管有少數人還在堅持著學習民族舞蹈并在一些高校中開設了相關的專業,但還是因為民族民間舞蹈中的內容比較單一,所以只有極少數人抱著懷舊的心情去學習和欣賞,在這一背景下,民族民間舞蹈是受到西方舞蹈文化的沖擊和排擠的②。
首先,從少數民族的民間舞蹈創新基礎上,要想實現它的持續化發展,就必須要根據以前的基礎進行創新,這樣一來舞蹈的改進也能逐漸符合大眾的審美從而受到他們的接受和喜愛,同時也就傳承了下去。從內容上的創新可以將民族舞和流行舞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能做到保護也能做到創新。
其次,從利用數字化技術方面來看,現在網絡的發展已經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文化的傳承。很多行業也將這一技術融入其中,尤其是5G 技術,他在各種網絡媒體方面的使用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在5G 時代中傳統民族舞蹈文化就必須要借助于現代化技術的優勢進行傳播。這樣一來,人們在對5G 技術使用并提高生活質量的時候,他們也能基于網絡的各種渠道去接觸傳統舞蹈文化,這也就達到了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效果。
最后,從堅持少數民族的舞蹈特色上來看,我國各院校的民族舞蹈專業應當及時的更新教學理念和設施設備,這是弘揚我國少數民族舞蹈的有效途徑。但在面對國外舞蹈文化的沖擊,應當端正學生的思想觀念,讓他們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時也能對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繼續傳承下去③。
我國在對民族民間舞蹈發展趨勢上,政府應當加強重視,從它的傳承和保護上進行落實,在長期的努力下這已經見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我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趨勢提出個人的見解:
第一個是對原生態的重視,因為民族民間舞蹈它具有濃烈的民族個性和群眾的自有特點,所以在傳承的過程中并不能將其摒棄。再加上民族民間舞蹈來自于民間,于人民生活當中他就像一個載體作為一種文化不斷宣傳。也就是說它的民族性越強舞蹈也就越有價值,因此在弘揚和傳承當中并不能忘記它的生態特性。
第二個是對它的價值深入挖掘,根據民族民間舞蹈舞蹈的傳承中從文化的層次上可以分為政治價值、文化價值、教育價值以及產業價值,這四個方面中都能看到民族民間舞蹈的身影所以既是民族民間舞蹈的促進動力同時也是能被民族民間舞蹈所帶動發展。
第三個是健全民族文化的發展機構,這并不是依靠個人能力能完成的,需要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形成相關的旅游業舞蹈公益演出團隊,以及支持高校建立民族民間舞蹈專業設定,并有相關部門對其發展進行記錄這才能發揮民族民間舞蹈價值的同時也能達到傳承效果。
第四個是在發展中創新同時也在創新中發展,因為創新是事物發展的靈魂就仿佛給了它濃烈的生命力,就算經過多年的消磨,民族民間舞蹈也沒有背抹去,足以證明他的價值。那么在現階段,對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應當積極的對內容和表現形式進行創新,而且也要在創新中找到新的弘揚和傳播路徑,才能實現我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民族民間舞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極為重要的,在新時期下,我國需要對它的傳承、弘揚和發展做出全方位的考慮,唯有如此,才是踐行社會主義民族價值觀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注釋:
①楊濤.淺析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其發展趨勢[J].尚舞,2021(03):122-123.
②王雁.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發展趨勢[J].藝術大觀,2021(02):95-96.
③張凱. 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發展 [J]. 藝術評鑒,2020(2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