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樺
(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 鄭州450008)
現代舞臺美術設計,對舞臺表演效果的影響非常大。舞臺美術設計,有助于加強舞臺表演效果,極大影響舞臺呈現效果。由于觀眾對于舞臺表演的需求持續提升,舞臺表演效果也相應提升。人們注重研究舞臺美術設計提升措施,以此加強舞臺表演水平,滿足人們實際需求,提升觀眾喜愛度,為了加強舞臺美術設計水平,合理融入民間文化[1]。
在現代科學技術支持下,社會形態與審美持續變化,嚴重沖擊了傳統文化的發展。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屬于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交流,在文化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民間文化并未喪失原有風貌,并且為舞臺美術設計提供新思路。由于民間文化審美特征多元化,富含精神特征、情感表達,可以帶來獨特的審美體驗。
民間文化發展過程中,以勞動人民日常生活為基礎,具備自發性特點。在民間文化發展中,自發性屬于重要特點,可以隨時隨地創作,以此展示出多元化表達方式。相比于文人雅士文化,民間文化多為自主創作和流傳的。
文化跨度問題比較少見,我國歷史文化發展中,產生了大量文化藝術瑰寶,民間文化也得以流傳。由于民間文化具備強大生命力,能夠帶來不同情感表達方式,以口相傳、言傳身教方式為主。但是在社會變革發展中,部分民間文化消失,因此必須重視民間文化繼承與發揚[2]。
民間文化發展初期,是勞動人民自娛自樂方式,因此大眾喜愛度與接受度比較高。民間文化的趣味性、娛樂性比較強,在勞動過程中產生民間文化,以此愉悅身心。由于不同美的藝術,都是為了提供娛樂生活為主,因此不僅具備藝術性,也可以豐富日常生活,放松身心,因此民間文化源遠流長。
程式化特點,多是民間文化利用勞動人民常見方式表達,比如貼畫、傳唱、表演等。盡管沒有嚴格的要求與規范,然而卻可以保障表演基礎步驟,因此民間文化形成自我流傳體系。
在民間文化中,自然性屬于重要特征。民間文化沒有經過專業化調教與處理,是勞動人民的情感流露。莊子提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因此民間文化對于人與自然的發展也比較重視。大自然擁有自主發展規律,人們必須尊重自然規律。對于農業發展來說,將農作物生產、作息時間,與天氣變化結合在一起,可以詮釋人與自然關系。民間文化作品,能夠展示出人與自然關系,不僅能夠表現出自然性,還可以延伸出地域性。
在民間文化中,地域性屬于重要特征。人們所處地區不同,因此民間文化呈現出不同形式與特點。民間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是民族文化重要瑰寶。面對同一件事物,不同地區的表現形式均不同,共同形成民間文化體系。面對同一件事物,不同地區的表現形式也不同。由于地域廣闊,南北方民間文化差異比較大。比如春節,北方人習慣吃餃子,南方人習慣吃湯圓,盡管方式不同,但是情感表達一致。北方民間文化充滿了恢弘、大氣之感,因此北方人民性格外放,比較粗獷;南方民間文化,比較內斂柔美,因此南方人民多為溫婉、細膩之感。地域性差異,導致民間文化差異比較大,在言語方式、生活方式中存在著明顯差別。
現代舞臺美術設計,合理應用傳統民間文化。在民間文化藝術形式中,以刺繡、皮影、剪紙等文化為主,并且將其應用到舞臺美術設計中,以此展示出民族文化魅力與優勢,優化設計舞臺美術作品。將民間文化應用到舞臺美術設計中,通過創新思維,可以實現整體設計優化,突出傳統文化價值,將其作為思想主體傳遞媒介與載體,有效融合民間文化,確保舞臺設計能滿足表演需求。
舞臺美術設計,極易受到自身性質影響,包含大量設計內容,復雜度較高。比如舞臺布景、燈光設計、服裝設計、道具設計等。舞臺設計工作,需要統籌所有內容,確保設計風格統一性。設計人員全面發揮出傳統文化優勢,聯合大眾審美需求,做好創新應用,探索民間文化元素,以此凸顯出主題風格。融合傳統藝術、現代藝術,注重現代舞臺美術設計理念創新[3]。
如在舞臺劇《劉三姐》設計中,體現出傳統文化、現代技術的融合應用,創新舞臺設計理念。在舞臺美術設計中,呈現出絢麗感,加大視覺沖擊感,代表了現代舞臺美術設計發展,形成新型舞臺美術設計風格。通過傳統文化特色,深刻表達出文化意蘊。在《劉三姐》的舞臺設計中,整體舞臺顏色基調為綠色,搭建實景舞臺,使觀眾能夠看到青山綠水,領悟到民族風情。通過舞臺燈光、煙霧設計,可以加強舞臺色彩層次感,通過此種舞臺效果,傳遞出劉三姐的歌聲,展示出獨特的民族風情、山水風景,加強視覺沖擊力。
舞臺美術設計,可以為整個節目演出提供服務。在舞臺美術設計中,必須過度關注舞臺美術藝術性,開展藝術性設計時,應當確保設計應用性與可行性,加強舞臺美術設計效果,深化表達演出主題,實現情感交流,通過演出主題,引發觀眾思考。舞臺美術設計,需要協調各方工作內容,尤其是應用先進技術,以此確保舞臺美術設計可行性。在舞臺美術設計中,設計人員應用傳統文化元素,展示出傳統文化元素在藝術表現中的應用優勢,加大創新力度,實現多元化藝術表達。應用舞臺美術設計理念予以創新,可以促進舞臺美術創新發展,提升視覺體驗度[4]。
比如《草廬諸葛亮》舞臺設計,注重優化整體設計。將傳統文化作為基調,呈現傳統文化和表演融合。舞臺美術設計采用圓形,融入太極八卦圖。建筑主體為草廬,建設位置、形狀、大小不同的草廬,以此形成草廬群,呈現出層次感,加強視覺效果。舞臺背景為自然山體造型,采用燈光、色彩方式,可以營造恢弘氣勢,擴展舞臺表現力,同時融合現代機械化技術,自由移動草廬,擴大舞臺空間感,同時可以傳遞出諸葛亮隱士風格,同時可以反映出隱士文化。
從上述發展可知,舞臺美術設計,基于整體效果角度,合理應用多種舞臺元素,實現元素的立體化、多樣化展示,深化表現主題,在應用傳統文化元素時,可以融合現代藝術創作手法,為觀眾帶來視覺享受。
舞臺美術設計技術,對民間文化元素融合效果影響非常大,舞臺美術設計人員,應當充分發揮出舞美技術優勢,合理建設舞臺空間,以此提升表演舞臺的表現力。在話劇《杜甫》舞臺設計中,設計人員聯合話劇場景信息,與唐朝作為舞臺表演背景,將杜甫故事作為主線,聯合唐宋時期山水畫,將觀眾引入到故事情景中,以此展示出唐代實景面貌,同時可以傳達出古代文明,加強舞臺效果。在舞臺表演中,注重營造意境空間,增加舞臺氣氛朦朧感知,創新表達中國傳統水墨文化。對于細節的處理,設計人員融入佛教、儒家、道家思想,通過圖案符號,展示出文化底蘊,發揮出形象特點。通過這種設計方式,可以有效融合傳統和現代。創新設計傳統文化,可以確?,F代舞臺設計滿足觀眾審美需求。不僅可以展示出傳統文化獨特性,還可以聯合現代文化特色,設計效果顯著。
民間文化元素的表現形式比較多,受到百家思想影響。多數文化圖案表現,具備概括性、抽象性特點,對現代舞臺美術表達影響非常大。不僅包含形式突破,也包含舞臺設計用戶。通過民間文化圖案、思想內涵、實際特征,能夠滲透出現代人情感。民間文化依托民族氣質、情感與審美意識,因此具備較強生命力。在現代設計中,民間文化元素應用比較多,然而卻呈現出分散特點,無法形成系統化體系,相應制約了民間文化發展[5]。因此,現代舞臺設計應當融合民間文化,在現代舞臺設計發展中,民間文化的認可度將持續提升,能夠促進現代舞臺藝術發展,積極宣傳民間文化。
現代舞臺美術設計,可以應用蠟染、剪紙、刺繡等民間文化元素,采用不同方式表現,以此加強傳統文化活力。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現代舞臺設計就應用民間文化元素,多數設計人員在民間文化中找尋靈感,以此創作出精美舞臺。利用不同文化思想碰撞,會誕生較多創新想法。民間文化元素能夠凸顯出舞臺美術的民族性風格,與常見保險形式區別較大。按照站臺舞臺美術表演內容,結合民間文化元素,可以提升舞臺畫面真實度。
綜上所述,民間文化屬于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結合民間文化、現代舞臺設計,可以促進舞臺美術創新發展,已經成為舞臺美術發展的重要趨勢。在舞臺設計中,合理應用民間文化元素,加大創新力,不僅可以發揮出現代技術的優勢,還可以融合民間文化元素,以此加強舞臺美術效果,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提升表演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