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公個子高,長得帥,為人善良,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孝敬父母,我也是沖著這點才嫁給他的。
剛結(jié)婚那年他的做法讓我徹底打消了對他的看法,認為他很虛偽。新女婿大年初二要回娘家,老家祖祖輩輩有個風俗,大年初一,晚輩要向長輩磕頭表示尊重與感恩,新結(jié)婚的女婿也要向岳父岳母磕頭。一是祝福老人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二是感激岳父岳母對新婚妻子的養(yǎng)育之恩。
那天我們準備好新年禮物回娘家,娘早已在門口等我們了。放下禮物,我對娘說:“娘,女兒給您磕頭了,祝娘在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無災無難。”等娘雙手把我扶起來時,老公還在那里傻站著不動。
“天賜,給娘磕頭呀。你站著干啥?”我對老公說。
“小艾,從我記事起,我們村里就沒有磕頭的習俗了,過年見了村里人只是打個招呼,說句新年好就表示新年祝福了,大年初一你也看到了呀,沒有一個磕頭的,對吧?”老公難為情地說。
“免了,免了,以后這舊風俗我們也要改掉,你說大過年的都穿上了新衣服,跪在地上把衣服都給弄臟了,多不好……”母親打趣地說。
多年過去了,春節(jié)磕頭這一風俗已是老皇歷了。如今我的父母親都不在了,更沒人會提起磕頭一事了。
今年春節(jié),我們一家人大包小包回老家看望婆婆。
“你們回來了?”婆婆早已站在大門口迎接我們了。
“回來了,媽,你還好嗎?”老公向婆婆問候著。
“好,好,好,媽看到你們就好。”婆婆笑著說。“媽,新年好,兒子祝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無災無難。”說著老公就跪在婆婆面前,鄭重其事地磕了一個頭。
“天賜,起來,快起來,我們村里多少年都不興這個了,你今天是怎么了?天賜,快起來,快起來。”婆婆雙手使足了勁就是抱不起來老公。
回到自己家后,我疑惑地問老公:“天賜,你今天怎么給媽磕頭了?你不是說咱們村里早就沒有這個習俗了嗎?”
老公一本正經(jīng)地看著我說:“小艾,你還記得嗎?剛結(jié)婚時我們與媽一起住,我啥都好,唯獨酒風差,每次喝醉酒就會躺在地里,你無論怎么拉我,就是把我弄不起來,可每次都是媽把我拉起來,然后把我抱回床上,媽才放心睡。媽年輕時,勁多大呀。”
“確實啊,媽媽的勁確實比我大多了。”我不由得伸出大拇指夸婆婆。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一次次地感覺媽媽的力量在減弱,因此我戒酒了,對吧?”老公說。
“那你喝酒與給咱媽磕頭有啥關系呢?”我疑惑地問。
老公在我耳邊說:“我看上了年紀的咱媽,還能不能抱得動我。”
作者簡介:
郜愛巧,青年文學家作家理事會菏澤分會主席。跟隨蔡中鋒先生學習創(chuàng)作微小說,作品見于《青年文學家》《今古傳奇》《國際日報》《閱讀》等報刊,其中《富貴牡丹圖》在蔡中鋒先生的指導下刊登于《小說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