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燕
春天,是個賞花日,與花來一次約會,不辜負一季花開。春天里,以花事記載時光,讓歲月含香。
當花兒次第綻放,我與孩子們約定,不錯過每一次花開,牽手奔向花海。近看一樹樹桃花,溫潤清麗,嬌艷動人,羞羞答答,密密層層,簇擁著盛開。色彩之絢麗,姿態之綽約,風韻之迷人,令賞花者心曠神怡。那枝丫,橫的優雅,斜的灑脫,曲的婉約,伸展自如,共處和諧,滿心歡喜地托著整枝花朵。遠望那片梨園,千萬朵梨花競相綻放,如團團云絮,如晶瑩白雪,又如翻騰的浪花,格外壯觀。細看滿樹花朵,層層疊疊,連綿起伏,淡淡的花蕊,淺睡在潔白的花瓣里,寧靜而美麗。置身花海,桃的樸素溫潤與梨的高潔不染,已悄然融進血脈,超脫塵世的情愫油然而生。陽光柔柔,暖風徐徐,任飄逸的花瓣撫慰肌膚,讓馥郁的花香浸潤心田,于一場花瓣雨中感受詩意與浪漫。
桃紅柳綠時,身在教育培訓場,導師拋出話題:當你班級的一個孩子單溜出去,獨自低頭賞花,抬頭觀云,你是否會立刻叫他回來,告訴他要跟大家在一起?乍一聽,這是關乎日常規則與習慣的話題,細細想來,則是兒童尊嚴與權利的問題。在賞花觀云之外,我們成人是否有過更多的思考?是否真正關注兒童的內心渴求?教育者,須以花開之心悅納孩童,以靈性之愛呵護童心。
百花怒放時,敬業的職場人行色匆匆,披星戴月,他們或許錯過最美的賞花季,如花的身姿在忙碌的工作中綻放。考研和考編的學子經歷冬的孕育,迎來春的希望,挑燈夜戰,夙夜未寢,一輪又一輪的筆試,一關又一關的面試,最終實現求學與求職之夢。他們錯過大自然的一季花開,而夢想之花在心間綻放,原本溢滿花香的春日更具醇香。
春天里,無論工作多忙,都要精心打扮一下自己,帶上一束康乃馨,回趟娘家,把最美的祝福送給母親,母女以春花般的心情相伴,共度一個有尊嚴的“三八”婦女節。寒冬里經歷的挫折與磨難不必掛在臉上,即使整個世界誤解了你,傷害了你,也要學會原諒,讓一切不快隨春風而逝。清明時節,抽點時間陪伴父母同往鄉下掃墓,為祖輩的墳塋添幾鍬新土,以幾株野花寄托哀思,虔誠地鞠躬,訴說心中的思念。回家的路上,聽母親講那古老的故事。祖母嫁給祖父,正值嚴冬,無錢添置一床棉被,祖母無法熬過漫長的冬夜,每天早起干活取暖;外祖母為了給領養的侄女準備一件嫁妝,全家下地挖野菜,省下一筐糧,再典當娘家陪嫁的那根簪子。母親嘆口氣說:“那年頭,家家都窮,剮樹皮,挖草根。”父親隔著車窗凝望,面向遍地的野花嘆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回望2020年的春天,校園里的花兒悄然綻放,大片的迎春花、滿樹的櫻花、整架的薔薇,靜靜地散發出迷人的芳香,默默地等待著孩子們歸來。
陌上花開,春風拂面,春日向暖,陽光溫柔依舊。愿眾生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