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悠
沒幾天,桂湖報業集團干部大會在集團大廈一樓大禮堂舉行。一般情況下,一個正局級單位的主要領導調整,省委會派常委兼組織部長講話、組織部副部長宣布任免決定。而此次《桂湖日報》總編輯調整,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馬濤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吳景軒竟然同時出席。當接到省委辦公廳這個通知的時候,鄒斌華也暗自吃了一驚。
“希望大家積極支持維虹同志的工作。好了,會就開到這里。散會。”馬濤做完總結講話,困擾桂湖日報社很多天的迷霧終于散開了。而最不高興的,莫過于排名僅次于唐維虹的副總編朱新平。這位從廬源市委常委、秘書長、市委宣傳部長任上調來的副總編,一直緊跟時任市委書記、后來的省長陳偉達,在聽說劉強波去世的消息后,原以為在陳偉達的幫助下,不求社長、總編一肩挑,至少可以接任總編輯,沒有想到,被唐維虹這個“女流之輩”截了胡。平更沒想到的是,居然兩位常委來送唐維虹上任,看來平日里是小瞧她的能量了。
沒有忌諱,唐維虹用半天時間搬進了之前劉強波的辦公室。望著相框里自己參加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表彰大會時和中央領導同志的合影,她已經開始盤算著如何開始自己新崗位的第一步了。幾乎同時,朱新平也在當晚糾集了集團里一群和自己關系熱絡的部門主任吃飯,開始謀劃如何讓唐維虹的總編輯位置坐不熱乎就換人。
首先開腔的是編委、時政部主任賈春和。他之前在唐維虹當部主任時就是和她關系處得不好的副主任,轉正后也沒怎么把她放在眼里。論資歷,賈春和與唐維虹前后腳進報社;論水平,賈春和也是多屆桂湖新聞獎得主,僅次于唐維虹第二批被評為正高職稱;論人緣,跑省委期間服務過三任書記,都受到高度贊揚。但就是由于年齡、學歷的限制,在正處的編委、部主任位置上止步不前,眼看就要到退休年紀了。“新領導上任,最怕出政治差錯。其他差錯都好說,版面上有了政治差錯對總編來說就是滅頂之災。咱們只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哪天混進個小雷,就能炸得那娘們兒萬劫不復。”賈春和美美地干了一杯酒,陰森森地說。
“我同意。這娘們兒不抽、不喝、不玩、不收,男人是個大學老師,其他方面沒空子給咱們鉆。”廣告中心主任鐘悅說。這位桂湖日報的“財神奶奶”對唐維虹也有一肚子意見。自認業務出色的她,一度被提名擔任分管經營的副社長。但在和唐維虹一起接受考察的過程中,省委把時任編委、時政部主任的唐維虹提拔為副總編。至此,兩個女人之間就算結下了梁子。
聽完了得力干將們的表態,朱新平露出了滿意的笑。他舉起酒杯:“來,咱們干一個。從今天開始,就算打響了‘倒唐的第一槍,我跟著陳省長干,你們跟著我干。等到那娘們兒倒臺那天,咱們一起進班子開黨委會!”說完,包廂里酒杯相碰的響聲此起彼伏。
“頭條省委召開縣、區委書記學習會的稿子,標題不長,字號就再放大一些吧。”“家長送學生進中考考場的照片,還有沒有表情更自然一些的?這張似乎有點凝重。”……這是唐維虹擔任總編輯的第一個夜晚。雖然不是她值班,但她仍然守在總編室里,和值班編委、主任、編輯們一起交流審稿、選圖、排版。
“唐總,今天是您‘轉正頭一天,要不今晚的大樣您來簽發吧?”值班副總編蘇茂洋拿著三審三校敲定的大樣走進了唐維虹的辦公室。“算了,還是按規矩來。誰值班誰簽發,不要搞特殊。我今天在這里也不是信不過你,是想告訴自己,當了一把手也不能脫離大家。夜班是咱的看家本領,荒廢掉就完蛋了。”唐維虹喝光杯子里的茶,擰緊了蓋子。“對了”,蘇茂洋剛走到門口又被唐維虹叫住,“我剛剛給大伙兒叫了外賣,幾杯咖啡而已。一會兒到了就麻煩你分一下啦。我先撤!”唐維虹笑著給蘇茂洋布置了上任以來的第一個任務。蘇茂洋心里一熱,也對唐維虹掏出了心里話:“說實話唐總,以前老有人說你不好處,走到哪兒總是一副冷臉子。今天這事兒,換了有的人肯定要自己拎著去總編室秀一番,生怕大伙兒不知道是誰買的。你這樣做事,我服你。”唐維虹拍拍他的肩膀:“咱們都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場面上的客氣話就不說了。回去趕緊睡覺吧。”
等唐維虹走到停車場開車回家時,已是次日凌晨2點。此時的城市,夜涼如水。經過多輪審核、校對確定的各個版面通過激光照排中心的電腦傳到了印刷廠,再經過工人最后一輪檢查,巨大的機器開始了每晚固定的運轉。《桂湖日報》就這樣和復刊32年來一樣每天“飛入尋常百姓家”。
第二天上午9點半,唐維虹準時走進會議室,召開她上任后的第一次黨委(編委)會議。還是那間熟悉的會議室,還是那幾張熟悉的面孔,變的只是自己坐的椅子擺放的位置。
走到那個位置時,唐維虹還有一種錯覺,覺得劉強波還是會和以前一樣很快走進來、坐上去,還像往常一樣操著自帶麥克風一般的高亢嗓音說話。只不過,確實是錯覺了。愣神了幾秒,她坐下了,以一句略顯粗俗的話作為開場白:“這個原本都以為會是個老爺們兒坐的位置,突然坐上了個老娘們兒,是不是看著還不太適應啊各位?”一下子把會場稍顯沉悶的氣氛給打破了,包括朱新平在內的各位副總編、副社長都鼓起掌來,歡迎新任總編輯開始燒她的“第一把火”。
“說實話,跟大伙都不是頭一天見面,以前也天天碰頭。我幾斤幾兩的水平,不用上秤約,你們也都有數。要說有什么新話,真沒有。唯一的話就是,我還和以前一樣,不是說去掉副字了能耐就高了多少了。繼續跟大伙一起好好干活,把咱這張報紙辦辦好,讓省委滿意、讀者愛看。”唐維虹不緊不慢地說。一番簡簡單單、發自肺腑的話,贏得了班子成員的信任。班子里年紀最大的副總編王行剛咳了兩聲說:“唐總這個話講得實在,我們搞新聞的和老百姓一樣,就怕機關報辦得滿是機關話,也特煩那些官話、套話。我原以為唐總要說什么繼續堅持省委對報社工作的要求不動搖啊,堅持推進‘走轉改啊,堅持改進班子作風建設啊這些的。現在一聽,至少我覺得省委選對了人。唐總當一把手老總,我這個在報社工作30年的人,服氣。”
原以為,頭一次開會,不服的聲音會占多數。出乎唐維虹的預料,居然是支持的聲音首先發出。她向王行剛投去了一絲感激的目光,王行剛笑得把鏡片后的眼睛瞇成了兩個月牙兒,點了點頭。這一點頭,唐維虹懂了。行論資排輩的時代還沒完全過去時,資格最老的班子成員先定了調子,其他“小字輩”就不太好“興風作浪”了。王行剛正是用這個方法,幫她壓了陣腳。
各位班子成員通報了各自分管部門最近的重點工作、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后,唐維虹主持的第一次黨委會順利散會。關上辦公室的門,唐維虹長舒了一口氣。以前做副職的時候,覺得什么問題解決不了了,提上黨委會就行,扔給主要領導總能解決。現在自己要來收拾這個大攤子的時候,才覺得以前劉強波日子真不是那么好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