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義平
行走山水間,需要一定毅力。山水間行走,需要一定時間。
沿西南崗脊行走,看似簡單,實則并不輕松。運動量并不太大,這是相對于海拔一千二百米以上的山峰而言(岳西境內多山,海拔一千二百米的山峰極其常見)。設若平時不運動,沿縣城西南崗脊行走,氣喘吁吁就極為平常了。如若讓我具體說出西南崗脊的高度,只有一個大概數字——一千米左右。
這些山峰與縣城四面山脈或遠或近連為一體,將小城緊緊攬在懷里,疼愛著,呵護著。外地朋友來岳西,自然感覺到山峰的熱情。臨近山城,山峰遠遠伸出雙臂,歡迎你,擁抱你。好在高速路早已延伸到岳西,不用顛簸。如在20世紀,你來一次岳西,山路就銘刻在記憶的碑文里了。
從中關與蓮云的分水嶺——西水登山,你感覺不到山的威力。車輛就從分水嶺經過,早就借助車輛攀緣了幾百米,公路兩邊也就饅頭似的山包,百余米落差,覺得輕松不足為奇。再則你抖擻抖擻精神,也就登上西水東南的山坡了。蘇軾游蘄水清泉寺,看見蘭溪溪水西流,曾云:“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此處名曰西水,就因沙村溪水西流而去,這是題外話。
遠看山峰并肩聯袂,實則溝壑縱橫,如同親兄弟,相貌有些相同,脾氣性格迥異。從鷲峰到祈永峰,得繞過懸崖,先下至峰谷,再沿崎嶇小道而上。富含二氧化硅的沙子看上去蠻有詩意,而行走其上,你得注意平衡,必要時還得借助拐杖之力,否則練滑翔頗不適宜,流點汗不算什么,姑當排毒。
一會兒上,一會兒下,頗能練習耐力。沿西南崗脊行走,上上下下極其平常,朋友說這是剛柔相濟,頗有人生道理。太剛易折,太柔易損,剛柔相濟,善莫大焉。有路時,上上下下并不算什么,而要從荊棘中開辟一條路來,是頗費體力的。誤入荊棘深處,關鍵是你得辨明方向,學會開路并盡量讓朋友繞開荊棘,節省體力。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由此觀之,誤入荊棘深處也是一種福分。
沿西南崗脊行走,你會發現峰谷頗多。峰谷,岳西俗語稱沖,比如途中就有木瓜沖。南北有人行小道,再加上從東西方向開辟的小道,構成十字形,這也是一種禪語。某種程度而言,沿西南崗脊行走就是悟禪之旅。我在心中早已雙手合十,佛祖于菩提樹下悟道,俗人如我者于西南崗脊悟禪,豈不善哉。
本欲從西水沿西南崗脊行走至請水寨,而行至高腳石嶺,眾女將問及行程幾何,答曰剛過一半,她們要求打道回府。再觀眾人神色,憐香惜玉者占大半,遂從此北下至木瓜村交椅組。
高腳石嶺,二十年前是中關至縣城必經之道。憶及師范讀書時,每周至少要走兩次。現在道路早已被斑竹和茅草覆蓋,部分路段無人照料,已成沼澤之地。蓋公路修通之后,再無人攀山而過吧。
記憶深處,1985年深冬某周六,下午上完第三節課,太陽倚在西山之上。我獨自從岳西師范回家,行至交椅組時,暮色四合。汗濕衣衫后登上高腳石嶺,早已伸手不見五指。其時,狼群引吭高歌于山脊之上,距離也就百來米。那一刻,汗毛根根聳立。為了壯膽,一面胡亂甩開嗓子唱歌,一面深一腳淺一腳往山下移步。沿途矮松頗似豺狼,現在提及還覺得毛骨悚然。
過去的事不提也罷,好在一行平安抵達交椅組,休憩于嶺下一王姓人家,趕緊聯系朱師傅的車回城。
此次活動歷時六小時,剛至原計劃行程之一半,乃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