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80)
我國正處于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時期,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成為改革的熱點,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框架下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教學的目標和價值追求。《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是高中生物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初中生物學內容是學生學好高中生物學的基礎,目前初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仍沿用《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尚未涉及核心素養,但初中生物學教師已經有意識地關注和學習核心素養,并在教學中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為了解初中生物學教師對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知情況,筆者進行了調研。
了解黑龍江省初中生物學教師對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知情況,為后續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省級培訓提供需求分析,為在教學中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提本文是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初中生物學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為JJB1317095)的研究成果。供理論支撐。
調查對象為黑龍江省13個地市的初中生物學教師。利用問卷星平臺,由各地市初中生物學教研員負責組織,隨機抽取本地教師進行答卷。調查抽樣涵蓋了市級、縣級和鄉鎮學校,覆蓋面較廣,可以較好地反映初中生物學教師對核心素養的整體認知情況。最終收回有效問卷304份,有效率100%。其中男教師62人,女教師242人,年齡集中在25-58歲。
調查問卷分為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教師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學歷、所學專業、職稱、教齡、任教年級、學校類型等10個問題。第二部分是教師對核心素養的認知情況的調查,包括四個維度,共22個問題: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高中生物學核心素養的了解程度;對初中生物學中核心素養的必要性和劃分;人教版教材對落實核心素養的作用;落實核心素養的影響因素和策略。
采用SPSS17.0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
對問卷的第二部分前7道題采用賦分的方法進行統計,選項A、B、C、D分別賦分1、2、3、4分,計算每個教師得分情況,劃分認知水平的得分區間,可以定量得到教師對核心素養認知程度的大致情況。分數越低,表明教師認知水平越高。從教師得分情況(表1)可以看出,全省初中生物學教師對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知水平分布偏中高位置,中等水平以上的教師達到80.6%,其中32.9%的教師位于高等水平,低等水平只占1%。教師通過各種途徑的學習,對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已經有了較深入的理解。對教師認知水平的影響因素,從性別、教齡、學歷、職稱和專業5個維度進行了SPSS交叉分析(表2),結果表明五個維度對教師的核心素養認知水平沒有顯著差異,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P>0.05)。

表1 初中生物學教師對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認知水平分布表

表2 影響教師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認知水平的因素分析
對教師獲取核心素養知識的主要途徑進行了調查,在給定的參加研培活動、上級單位傳達、同伴交流分享和網絡新聞報道4個選項中,在可以多選的情況下,92.76%的教師通過參加研培活動獲得,通過上級單位傳達、同伴交流分享和網絡新聞報道這三個途徑獲得的教師分別為67.43%、64.47%和63.82%,相差不多。可見,研培活動仍然是教師獲得學科教學前沿信息的主要渠道。
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4個核心素養是高中生物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但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遠低于高中學生,高中生物學學科界定的四個核心素養是否適用于初中生物學,初中生物學應該包括哪些核心素養,這是初中生物學教師關注的熱點。調查結果表明:90%以上的教師認同初中生物學學核心素養應包含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其中對生命觀念和科學思維的認同最高,分別達到97.7%和97.4%。另外,還有19.8%的教師認為還應該包括其他方面。對4個核心素養在初中階段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大部分教師認同目前的表述,但32%的教師將社會責任排在了第二位,僅在生命觀念之后,說明1/3的教師已經認識到社會責任的培育應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中之重,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
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初中生物學教材系統反映生物學科教學內容,是教師在課堂落實核心素養的載體。目前,黑龍江省初中生物學教材以人教版教材為主,44.7%的教師認為人教版教材非常適合落實核心素養,50%的教師認為比較適合。在人教版的4冊教材中,最有利于落實核心素養的教材排序,從七年級上冊到八年級下冊呈遞減趨勢,其中52.0%的教師認為七年級上冊最有助于落實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
人教版教材欄目豐富,有想一想,議一議、資料分析、觀察與思考、實驗、探究、調查、科學方法、技能訓練、課外實踐等。調查結果表明:教師認為適合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欄目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探究、觀察與思考、實驗、資料分析和想一想,議一議。66.1%的教師認為探究最適合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
核心素養最終要落實在課堂中,轉化為學生的具體行為。教學中落實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的調查結果為(可多選):講解生物科學史為60.2%;知識的教學為76%;探究實驗為93.4%;解題為32.9%;組織課外探究活動為77.0%;其他為7.2%。超過九成的教師認為探究實驗是最有效的形式,而采用解題的形式落實核心素養的教師只有32.9%,數字上的反差反映了經過近二十年的新課程改革,教師的理念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影響落實核心素養的因素中(可多選),93.8%的教師選擇了教師的認知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是影響核心素養落實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教學條件(環境、設備、資源等),為88.2%;學生的自身條件為81.9%;家庭教育狀況影響最小,為75.0%。核心素養的提出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只有轉變教學觀念,深刻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調整教學策略,改變教學行為,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雖然96.4%的教師期待在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但只有69.4%的教師會主動落實,11.2%的教師被動落實,19.4%的教師看情況而定,存在消極等待的現象。20.1%的教師認為落實的難度很大,64.5%的教師認為落實的難度比較大。48.1%的教師選擇平衡教學任務是落實核心素養將會遇到的最大困難,其次是31.3%的教師選擇觀念難以轉變,19.1%的教師選擇教學條件落后。
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一半教師擁有20年以上教齡,11~20年教齡的教師占26.6%,10年以下教齡的教師占23.4%,一定程度反映了黑龍江省初中生物學教師隊伍老齡化嚴重,缺乏活力。老教師雖然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年輕教師的專業成長中起到傳幫帶的作用,但老教師知識相對固化、信息素養低,存在職業倦怠現象,不利于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在教師所學專業的調查中,高達31.9%的教師為非生物專業,包括數學、漢語言文學、英語、歷史、政治、音樂、體育等,學歷背景復雜,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最多。初中生物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國家課程,由沒有生物學專業背景的教師任教,會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不能很好地理解學科的本質,也很難擔負起培養學生生物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任。基于此,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制定合理的教師考核辦法,采取激勵措施,促進初中生物學教師主動發展和教師隊伍的自我更新。對非生物學專業教師加強繼續教育培訓,補齊短板,盡快適應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綜合的、跨學科的、連續的過程,不同學段承擔著不同的培養目標,初中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和外延必定與高中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一脈相承。雖然調查顯示三成教師對學科核心素養的認知水平處于高等水平,近五成的教師處于中等水平,但教師對學科核心素養內涵及各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存在誤區。不少教師將學科核心素養與教學任務割裂開來,把學科核心素養當成教學任務之外新增加的內容,認為平衡教學任務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遇到的最大困難。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學的目標,教學任務和落實核心素養是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在教學中落實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要厘清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和外延,明確各要素間的邏輯關系。生命觀念是上位的,學生在理解課標中的50個重要概念的基礎上歸納、總結、提煉形成觀念,如結構與功能觀、物質與能量觀、穩態與平衡觀。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科學思維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內涵,科學探究是科學思維的實證過程,二者緊密聯系。科學探究是建構概念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科學思維則貫穿始終。在形成生命觀念、進行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最終形成一定的社會責任意識和能力。
調查顯示,探究性實驗和組織課外實踐活動是教師認同度最高的落實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科學探究是初中生物學的學習主題和學習方式,探究性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素養的良好載體。雖然,教師在思想上認同,但開展情況不容樂觀。由于黑龍江省初中生物學是以學業水平考試的形式,由各地市自主命題,然后按照10%~50%不同的權重計入到中考成績,所以在學校、家長、學生心中的地位不及中考科目。同時,學校在實驗室的完善、器材的配備、實驗經費的配套上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實驗開出率低。教師也因為實驗費時費力,熱情不高,多“以講代做”,嚴重阻礙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落地。初中生物學的實驗相對簡單,不需要太復雜的儀器,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廢棄的物品創新實驗,如種子萌發的探究實驗,可以用家里的碗、用過的酸奶盒、自封袋等作為種子萌發的容器,效果良好。課外科技活動是學生特別感興趣的,教師可以利用植物園、動物園、博物館等社會資源,安排多種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既能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熱情,在活動中也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要實現從評價促學到評價育人的轉變,初中生物學要承擔應有的育人價值。學業水平考試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是學業質量評價中的重要一環,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作。要充分發揮學業水平考試的導向和監督作用,開展基于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立意的學業水平考試命題研究,通過教學評相統一,推動教師主動開展基于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和實施。學業水平考試的命題要基于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的要求,融入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素,創設豐富的情境,展現學生思維的過程,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測評出學生的真實生物學學習水平。命題內容要以重要概念等主干知識為依托,從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4個維度,檢測學生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況。通過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內涵的豐富和發展,促進學科核心素養在課堂上落地生根,提升學生的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落實學科育人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