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捷 周宗紅 高旭輝 劉永文 周曉軍
(1.云南黃金集團金平長安礦業有限公司;2.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3.云南黃金集團云南地礦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用上向扇形中深孔落礦,每次爆破1~2 排,爆破工作較為頻繁,爆破質量的好壞對下一步出礦、爆破等影響很大。許多專家學者對中深孔落礦進行了研究優化。劉猛[1]結合首云鐵礦礦巖特性及開采現狀,對中深孔爆破參數進行優化,確定了各參數的取值范圍,并進行了工業試驗。尹海峰[2]對峨口鐵礦2 020 m 中段中深孔爆破參數做了優化,進行了炮孔和回采爆破優化設計。繆國衛[3]通過理論分析和現場實踐,采用虛擬孔底距確定孔口預留最大不裝藥長度的方法,設計了2種預留長度的孔口間隔裝藥方案,并進行了現場工業試驗。涂旭東等[4]分析了四方金礦巷道眉線破壞的原因,提出了加強巷道掘進及中深孔施工管理,優化回采順序,優化爆破參數及爆破網絡,改善支護形式等措施。李智慧等[5]采用相似模擬的方法,對不同眉線破壞程度條件下,礦石回收指標的變化規律進行了實驗研究,并提出了眉線綜合保護措施。眼前山鐵礦進行了采場爆破試驗,以崩礦步距和孔底距為試驗參數,采用控制變量法,研究不同結構參數組合對礦石爆破效果和生產成本的影響[6]。姜永恒等[7]以云南鎮沅金礦為工程背景,運用ANSYS/LS-DYNA 數值模擬軟件,分析有效應力云圖及Von Mises有效應力峰值,優選了孔底距和最小抵抗線。
云南黃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平長安礦業有限公司長安礦段(簡稱長安金礦)露天轉入地下開采過程中,1 500 m首采中段由于接近露天坑底,礦石節理裂隙發育,加上落礦工藝參數不合理等,眉線破壞嚴重、首采分段1 524 m 分段的1102 采場部分排面存在無法裝藥、出現隔墻、炸藥單耗高等問題,嚴重影響礦山生產安全。本研究在現場調查、室內力學實驗、和放礦實驗的基礎上,對不同落礦參數進行計算分析,提出了合理的崩礦步距和裝藥結構,采取孔底起爆、微差爆破、孔口交叉裝藥等措施,經過1 518 m分段1201-1205采場工業試驗表明:采用改進的中深孔落礦工藝參數有效降低了眉線破壞程度,隔墻大大減少,一次炸藥單耗降低。
長安金礦長安礦段礦床受構造、巖性、巖漿巖控制,屬于中低溫熱液型金礦床。礦體產出于F6斷層破碎帶東盤的蝕變巖帶中,其底板是F6破碎帶的白云質構造巖和部分東盤的砂泥質蝕變巖,頂板是東部的砂泥質蝕變巖及少量正長巖、煌斑巖(脈)。礦床水文地質類型為以裂隙含水層直接充水為主的中等類型。
主要礦體賦存于F6斷層破碎帶東盤蝕變帶的砂礫巖、鈣質砂巖、砂泥巖、蝕變的輝綠巖中,巖石總體半堅硬-堅硬,巖體總體較完整,穩固性較好。但礦區構造較復雜,斷層發育,巖體破碎,軟弱夾層多,坑道局部地段揭露斷層破碎帶及其它軟弱破碎巖體時容易發生垮塌、冒頂、片幫等工程地質問題,穩固性差。
1 524 m 水平分段1102 采場為露天轉地下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開采的首個采場,鑿巖采用鉆架配YGZ-90 導軌式鑿巖機,上向扇形布置,鉆孔直徑58 mm,排距1.3~1.5m,孔底距1.5~2.0 m,孔底密集系數m 為1.0~1.3。采用粉狀乳化炸藥,實際裝藥系數0.83~0.85,一次炸藥消耗量為0.56 kg/m3,每米崩礦量4.64 t。
長安金礦無底柱分段崩落法中深孔落礦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1 524 m 分段處于露天坑底,礦石節理裂隙發育,加上爆破振動影響,眉線破壞嚴重;巷道掘進時周邊眼偏少,巷道成形差(如圖1 所示),多數巷道未支護或噴漿厚度不夠;裝藥系數偏大,孔口部分炸藥較為集中,前排爆破對眉線影響較大;裝藥過程中起爆雷管置于孔底,但由于孔內全長敷設導爆索,無法實現孔底起爆、微差爆破,影響爆破效果,且成本高,爆破工藝不合理。

(2)1 524 m 分段1102 采場一次炸藥單耗為0.56 kg/t,遠大于類似礦山的0.3~0.4 kg/t[8];原因在于孔網參數偏小,裝藥系數(0.83~0.85)偏大、粉藥滲入裂隙等。
(3)1 500 m 中段分段高度8 m,進路間距8.3 m,孔網參數偏小,每米炮孔崩礦量偏小。
根據現場調查結果,根據巖石力學實驗和散體流動參數測試結果,參考類似礦山經驗[9-10],提出如下6個改進方法。
(1)增大采場結構參數。經研究1 500 m 水平以下分段高度增大到10 m,進路間距調整為10 m。
(2)按炸藥單耗優化落礦參數。根據礦石堅固性系數和1 524 m 分段1102 采場爆破效果確定炸藥單耗,根據一次炸藥單耗優選孔網參數:①釬頭直徑不變,適當增大抵抗線;②抵抗線不變,減小釬頭直徑;③優化孔底距,可取1.0~1.5倍最小抵抗線(W)。
(3)交錯裝藥,選擇合理的裝藥系數(0.7~0.75),保證填塞質量。控制好孔口部分的裝藥量,對保護眉線有重要作用。為避免因扇形炮孔孔口附近裝藥量過于集中,在爆破時產生過粉碎和眉線破壞的現象,在孔口部分采用交錯裝藥的結構,炮孔的堵塞長度為1.5~3.5 m,除邊孔和中心孔裝藥較多外,其余各孔均交錯增加填塞長度,孔口用炮泥裝填。
(4)非電導爆管起爆,每次爆破1~2排,取消孔內導爆索,孔底起爆、微差爆破,采用導爆雷管+起爆彈的孔底起爆方式。
(5)適當增加掘進時周邊眼數量,巷道及時支護。
(6)提高中深孔鑿巖質量。加強炮孔質量管理,建立和完善炮孔驗收制度。提高炮孔鉆鑿質量,控制炮孔深度,防止炮孔偏斜。孔深誤差應小于±0.5 m,炮孔偏斜角誤差應小于±2°,孔底距誤差不超過±0.5 m。
(1)最小抵抗線W可按下式計算確定。

式中,d為孔徑,0.58 dm;Δ為裝藥密度,一般0.95~1.30 g/cm3,根據實際裝藥量計算,取0.95 g/cm3;τ為深孔裝藥系數,為裝藥長與炮孔長之比,一般0.7~0.8,取0.75;m為炮孔密集系數,裝藥長度與孔長之比,一般1.0~1.25,孔越深m值越大,取1.0;q為一次爆破單位炸藥消耗量,結合現場實際并根據硬度f=9.79查表,取0.8 kg/m3。代入計算得W=1.53 m。
(2)按最小抵抗線和孔徑的比值選取。長安金礦礦石堅固性系數f=9.8,為堅硬巖石:W=(23~30)d=1 334~1 740 mm,取W=1 740 mm,其中d為裝藥直徑。
(3)根據類似礦山經驗,當孔徑為50~60 mm 時,最小抵抗線W=1.2~1.6 m
綜合以上最小抵抗線計算結果,長安金礦中深孔排距可取1.5~1.7 m。優化后的1 500 m 中段落礦參數見表1。
分段高度為8 m,進路間距8.33 m,巷道斷面為2.6 m×2.6 m,斷面積S=6.277 7 m2。計算得每排炮孔崩礦量在排距為1.5 m 時為244.57 t,排距為1.7 m 時為277.18 t。

?
按裝藥密度ρ=0.95 計算,每米炮孔裝藥量Q1=πr2ρ,其中r為炮孔半徑。根據Q=Q1L,孔徑為58 mm,排距1.5~1.7m,裝藥系數分別為0.776、0.751、0.720時,每排炮孔裝藥量分別為94.001 1,90.990 7,87.227 6 kg。
同樣的,孔徑為55 mm,排距1.5 m,裝藥系數分別為0.776、0.751、0.720 時,每排炮孔裝藥量分別為84.528 6,82.821 5,78.437 6 kg。孔徑為50 mm,裝藥系數為0.776、0.751、0.720時,每排炮孔裝藥量分別為69.834 7,67.598 2,64.802 2 kg。
當每排孔徑為58 mm,排距1.5 m,裝藥系數為0.776、0.751、0.720 時,炸 藥 單 耗 分 別 為0.384 3,0.372,0.356 7 kg/t。裝藥系數超過0.75,眉線破壞嚴重,所以現有58 mm 孔徑下,宜采用0.72~0.75 的裝藥系數。當排距1.7 m,裝藥系數為0.776、0.751、0.720 時,炸藥單耗分別為0.339 1、0.328 3、0.314 7 kg/t。
孔徑為55 mm,排距1.5 m,裝藥系數為0.776,0.751,0.720 時,炸藥單耗分別為0.345 6、0.338 6、0.320 9 kg/t。裝藥系數超過0.75,眉線破壞嚴重,此時宜采用0.72~0.75的裝藥系數
孔徑為50 mm,排距1.5 m,裝藥系數為0.776、0.751、0.720 時,炸藥單耗分別為0.285 5、0.276 4、0.265 kg/t。此時炸藥單耗偏小,因此,合理的炮孔直徑為55~58 mm。
現場工業試驗取消了孔內全長導爆索,采用2發導爆雷管+起爆彈孔底起爆、微差爆破,孔口交錯裝藥。同時試驗了2 種方案,以進行比較:方案1 炮孔直徑55 mm,排距1.5 m,孔底距1.5~2.2 m,孔底密集系數m=1.0~1.47;方案2炮孔直徑58 mm,排距1.7 m,孔底距1.6~2.2 m,孔底密集系數m=0.9~1.3。孔口m=0.4~0.7,邊孔角為45°~55°。裝藥系數0.7~0.75,一次炸藥消耗量為0.35~0.4 kg/t。扇形深孔堵塞長度為1.5~3.5 m。每米炮孔崩礦量5.07~5.74 t。
現場工業試驗在長安金礦1 524 m 分段1103 采場、1 518 m 分段1201-1205采場進行,2 種試驗方案結果相近,其中1 518 m分段1201-1205 采場礦石回采率87%,貧化率25%,大塊率9%,一次炸藥單耗約0.38 kg/t,超欠挖及眉線破壞情況有所改善,隔墻減少,降低了炸藥單耗、改善了爆破效果。
長安金礦為露天轉為地下開采礦山,礦體節理裂隙發育,在現場調查基礎上,針對中深孔落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優化落礦工藝參數、改善爆破效果的措施,解決了節理裂隙發育礦體中深孔落礦存在的難題。
(1)在現場調查和巖石力學實驗基礎上,分析了影響長安金礦中深孔落礦效果的主要因素:巷道掘進支護質量低,落礦參數和工藝不合理等。
(2)提出了增大采場結構參數、交錯裝藥、孔底起爆、微差爆破,注重巷道成形控制、及時支護,提高中深孔鑿巖質量;計算確定了合理的崩礦步距、密集系數、裝藥單耗等落礦參數。
(3)進行了不同參數的現場工業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眉線破壞情況顯著改善、隔墻減少,有效降低了炸藥單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