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詞·
又稱“青年文化”,指年輕一代將文化知識傳遞給他們的前輩的現象。該詞是由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在《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一書中提出。米德將人類的文化劃分為三種類型:前喻文化——后輩向前輩學習;并喻文化——前輩與后輩對文化知識的學習發生在同輩人之間;后喻文化——前輩向后輩學習,知識以解構、重建、反哺的多元化方式生產和擴散。米德認為后喻文化將成為當代世界獨特的文化傳遞方式。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后喻青年成為傳播知識信息的主力軍,無論是關于疫情防控知識的傳播,還是網絡消費文化的流行,都有賴于這群后喻文化時代的網絡“原住民”。
指商家將二次元世界的內容與現實商品進行融合,形成新的二次元IP,由此獲得年輕人對該商品的接受與認同。生活寬裕、信息發達的成長環境讓90后、00后的二次元愛好者愿意為自己喜愛的偶像“打榜”。《2020二次元營銷洞察白皮書》數據顯示,核心二次元愛好者平均年花費達到9200元。核心二次元愛好者看重的是二次元人物背后的故事和生命力,他們不滿足在單一平臺看到二次元人物,還渴望與二次元人物有更深層次的關聯。這恰恰就是品牌商家與年輕消費者建立情感連接,進行深度交流的重要切口。
是網絡成癮的新稱呼。臨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對互聯網過度依賴而導致的心理性異常以及伴隨的生理性不適癥狀。2020年9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在我國網民群體中,學生群體占的數量最多,其占比為23.7%;初中、高中/中專/技校的網民群體占比分別為40.5%、21.5%。如今的網絡信息發達,雖然網絡給學生帶來許多學習與生活上的便利,但學生如果不謹慎地使用它,很容易對自身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指借助新媒體傳播知識的網絡紅人,他們采用圖片、視頻等生動的形式為大眾提供更加精細、多元的知識養分。這類人在某一研究領域內具備系統的知識和扎實的學術功底,他們能夠準確把握受眾的需求和興奮點。最典型的人物就是中國刑法學教師羅翔,他被媒體稱為是靠“硬菜”和“濃湯”火出圈。
·熱人物·
2020年3月,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法學研究所所長羅翔受邀入駐B站,兩日內他的賬號粉絲量突破百萬,至今已經是擁有千萬粉絲的UP主。而在羅翔火爆之前,B站內就已經有他上刑法課的剪輯視頻。原本大眾對于嚴肅又枯燥的刑法應該都不太了解,甚至沒有特殊需求不會去多看一眼,但網友一致認為聽羅翔老師的刑法課,更像是在聽幽默又實在的相聲。最重要的是,羅翔老師在課上還會講許多理性又深刻的金句,同時他也希望大眾能帶著法學思維回歸工作、生活中去。“理性而不失溫度,感性而不失高度。”這是對羅翔老師作為一位普法學者最睿智、真誠的形象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