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威

中國的傳統釣法,源于人民群眾的豐富實踐,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沒有連篇累牘的理論,唯以魚獲出眾,講求時效著稱。
傳統釣注重因地制宜,所以衍生出多種多樣的奇特釣法,各地釣手針對各地的水情魚情大膽想象,不斷實踐,創造出五花八門的垂釣技藝。
江浙地區,有一種叫乙字鉤的傳統釣法。初見此奇特的魚鉤時,我不禁產生疑問:這么大的魚鉤 ,鯽魚能吞得下去嗎,它用的又是什么餌,效果如何?
我越想越覺心頭癢癢,便通過種種渠道了解此釣法,并學會了自制乙字鉤。
乙字鉤,鉤形似乙字,名字很形象。用乙字鉤釣魚,調整浮力甚是關鍵,其調標法較之臺釣立標,可謂一點就通。鉤重與浮力相等,即調成平水,釣時要留兩三粒七星浮子在水面之下,確保乙鉤屹立于水底即可,釣的是立鉤,即上海及江浙一帶釣者謂言“蹬立鉤釣法”,鉤尖朝天,我想可視其為另一種形式的朝天鉤吧。

有水草的草洞是乙字鉤釣法的首選釣點,草隙、草邊都是好釣位

采用乙字鉤釣法時,乙鉤在水底應呈“蹬立”狀態,躺倒的乙鉤是釣不到魚的
釣乙字鉤也可釣輕靈,即一根通線,配幾粒星標,不必用墜,以鉤代墜,以鉤重做墜子,亦是調平水,配4~5米釣竿,釣淺近,岸上釣者輕手慢腳,水下魚兒悠悠來到。此時,最小號的七星標靈敏展現,魚兒或擺尾或蹭線或品餌,稍有微動,星標即刻顯現,真是妙趣橫生,令人不禁一悅。
這種輕靈之感,我用十幾米長竿時不曾體會,只知星標上送下沉,偶有小動,不知是否為真正的魚訊,故不敢妄動。有人說星標遲鈍,他們未曾體會過最小號的星標帶來的妙意,他們只知星標粗如筷,墜子似秤砣 ,卻不知其中有真趣。
此種輕靈的乙字鉤釣組在有風天是釣不了的。風吹帶線動,標斜乙鉤躺,躺著的乙字鉤是釣不著魚的,但在微有流水的水域里,若持竿控線手法運用得當,能及時調整控制細小星標在水面上的擺動,掌握水流流速和鉤子的下沉速度,保證星標正常顯示,這種無墜鉤不比有墜鉤差。但在強流水中,還是省省吧,別掛底了。因乙鉤一旦倒下,便釣不著魚,在靜水中也是一樣。
這么大的乙字鉤,要是有魚一口能將整個鉤子囫圇吞下,那它非大即巨。其實,魚就是吃鉤尖上的一點餌,刺魚的部位是鉤尖。魚被鉤尖刺中后,滑到鉤底,鉤子的折角位置像鎖一樣,使魚不易脫鉤,因此乙鉤雖無倒刺,可也不曾跑魚,穿蚯蚓也不脫落。這其中奧妙,擅乙字鉤釣法者深諳其道。乙鉤的折角設計十分巧妙,令我不禁贊嘆前人的巧妙構思。

乙鉤可否釣小魚?當然可以,但小雜魚不是乙鉤的主攻對象。可以說,一枚乙鉤,大小通殺,鯽魚自然也不在話下。即便個頭不大的鯽魚,也照樣能吸鉤入口。
若是配大一些的星標,僅一枚裸鉤的重量顯然不夠,還得加墜子。做法很簡單,可在乙鉤的后鉤彎處加一個活動的墜子于鉤柄之上,或在鉤上裹些墜片、纏些墜絲,不要纏緊固定,要能上下活動。這樣加鉛加重的乙鉤,適用于長竿配大星標、配粗線,釣風浪或深水,所謂粗線,可以是2號以上的線,3號線亦可,而無墜乙鉤的配線不可超過1.5號。

用于纏鉤增重的片墜,我一般自制。因為市售鉛墜含鉛,對人有毒,對水有污染,不環保。我的做法是,用電烙鐵將無鉛錫絲熔化,熔去松香,使錫絲結塊結坨,置于鐵砧上,錘打成薄片,再剪成小條塊狀,即可使用。其間,我發現了一個小現象,若果直接將帶松香的無鉛錫絲作墜,其效果不如熔后去除松香鍛打而成的片墜效果好,或許是因為松香的緣故吧。
無論是有墜乙字鉤還是無墜乙字鉤,均是釣立鉤,即呈立于水底的狀態,這點很關鍵。乙鉤既可釣浮,又可釣底,還可釣半水,具體視魚情而靈活使用。
乙鉤用餌,均配小餌。所謂小餌,即小粒餌料、輕質餌料,掛于鉤尖,而不是包裹整鉤。傳統的米飯粒、麥粒、紅薯芋、紅蟲、蚯蚓、蝦肉、蛆等不必贅述,但說使用商品餌時,要用細粉末餌料,不宜用粗顆粒餌料,若為粗顆粒,可自行加工,將其打成極細粉末后再調配。開餌方法如下:先將一小部分細粉商品餌置于餌盆中,用水調,調至常規開餌時的軟硬度,目的是讓商品餌先吃透水,再加入大量面粉或膨化玉米粉,與商品餌均勻拌和搓揉,水若不夠就再加,這樣好調整黏度,而不是直接和成一個硬面坨子或面糊稀湯。

正口中魚
和好后的餌料要軟黏適中,不易霧化脫落,多加揉搓后掛于乙鉤鉤尖之上,鉤尖上的餌團似米飯綠豆大小或兩倍大皆可。此外,用面團洗出的面筋掛一點于鉤尖之上,蘸些蜂蜜、白糖水、細粉末商品餌、蝦粉等,也是很好的釣餌;也可用糯米粉和團,煮成軟團塊,取一點掛于鉤尖;還可用米粉加水,蒸成米糕后揉團切塊掛鉤;用玉米粉與面粉混合后煮成餅,蒸成團,適量加些添加劑,揉成軟黏團,揪一點掛鉤亦可。
諸如上述,釣餌可由意變化,不復多言。切記要點是粒要小、餌要粘、重量輕。

乙鉤雖無倒刺,卻不曾跑魚,穿蚯蚓也不脫落,這得益于其巧妙的折角設計
打窩用餌,主要為窩米直接打窩,或摻些餌料打窩。宜少打勤補,要一點點地打,慢慢來。因為野生魚的密度不是很大,一旦吃窩料飽了,吃鉤上的餌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窩米的濃度也要考慮,若用泡得殷紅的藥酒泡的窩米打窩,一下子打進去一瓶,這樣釣一天也無魚進窩,鉤上的餌更無魚問津。用藥酒泡的米打窩,若藥酒濃度高,宜開始打二三十克或1兩,之后減半補窩,或只打十幾粒、幾十粒補窩。
無論打窩還是補窩,尤其在釣淺水時,動作務必要輕,勿令魚駭。
理論上講,釣乙鉤用多長的手竿都可。但從實踐經驗上看,10米以上的手竿釣七星標似乎不太靈敏,且看不清星標的細微動作。無論拋竿還是提引逗魚,終有竿子前段很重很沉之感,不易抓口。尤其在風天,外力的作用更加劇了杠桿原理的體現,給釣者極不舒適的體驗。釣到魚了倒好說,再苦再累也值得,若沒釣到魚,難免要說長竿短線鈍、笨、遲。因此,還是10米以下的竿子適合釣星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