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發展,建立自動駕駛汽車保險制度及救助基金體系。”
2021年全國兩會如火如荼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在赴北京參會前,結合汽車行業焦點及民生熱點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建議》《關于促進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發展的建議》《關于建立自動駕駛汽車保險制度及救助基金體系的建議》等5個建議,為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解決新能源汽車痛點加快推進智能網聯發展
目前,我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但曾慶洪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比如新能源汽車仍存在“充電難”“充電慢”等痛點。再比如在后疫情時代,公眾對車輛的依賴日益明顯,車內空氣質量及其他車內健康等高級別應用缺乏強制性標準。
另外,現行的交通安全法規是基于完全由人駕駛的車輛而設立的,智能駕駛汽車實際應用仍面臨許多合法性難題。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缺乏操作指引,各地測試牌照沒有形成互認機制,測試時間和資金成本高。而受制于道路基礎設施限制和車與外部信息交互(V2X)設備的裝配率低,智能網聯汽車暫時只能著重發展“單車智能”的技術路線方向,網聯化發展進程較慢。現行的道路建設和維護的方式給智能網聯汽車帶來很多挑戰,這些都是現階段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存在的明顯問題。
為了實現我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規劃目標,曾慶洪表示,在基礎設施建設、法律法規、研發測試、技術推進、道路建設等方面都需要做相應的協調和匹配。
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曾慶洪提出了以下六條建議。
第一,應集中力量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充電慢”問題,加強配套基礎設置建設。
第二,應研究、制定汽車健康領域標準體系建設的專項規劃和強制標準。
第三,應完善現行交通安全法規,確認“機器駕駛人”的法律主體資格,考慮新設L2級以下智能網聯汽車的具體規定,統籌解決不同場景下的責任承擔及特殊管理問題。
第四,應優化自動駕駛相關標準與測試管理,加快相關技術標準的編制和發布,完善現行自動駕駛汽車道路測試相關政策法規。
第五,應保障現有“單車智能”技術路線的同時,更多支持“車端智能+網聯共享”相結合的技術路線,鼓勵車輛安裝V2X設備并強化其路權,引導互聯網巨頭等相關資本從基礎消費領域轉投智能網聯等國家戰略科技領域,加快網聯化的發展進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第六,應加強道路建設及維護的規范化、作業網聯化,降低智能網聯駕駛技術開發的難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的適應性、可用性。
加強報廢汽車規范管理促進回收行業發展
曾慶洪表示,目前報廢汽車回收行業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問題。據商務部公開數據,目前回收率僅約15%。
另外,各地監管力度不一,大量報廢車流入二手車市場或棄置路邊,帶來嚴重的道路安全及環境保護問題。其次,再制造產業不成熟,難以實現價值最大化。最后,電動車拆解不規范,退役電池流入黑作坊,回收處理市場及監管現狀未能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為了加強報廢汽車規范管理,曾慶洪建議:第一,應加強對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的規范管理,推動汽車零部件再造行業的發展。
第二,應加強監管力度,將車輛引回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報廢,允許汽車異地報廢。
第三,積極發揮汽車生產企業的作用,鼓勵汽車生產企業建立具有一定規模、技術先進、具備環保要求的報廢汽車拆解、破碎工廠。
第四,完善汽車報廢標準。
第五,出臺零部件再造管理規定或稅收優惠政策,培育再制造企業。
第六,引導汽車零部件再造宣傳,讓大眾認識到再制造零部件的優勢。
第七,加強電動車報廢監管,合理利用退役電池。
完善自動駕駛保險構建救助基金體系
曾慶洪表示,保險作為自動駕駛技術風險分散及責任承擔的補充,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建立與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相適應的保險體系勢在必行。
但是,現有的保險體系還無法滿足自動駕駛汽車發展需求,相關風險無法通過保險有效分擔或轉移。另外,自動駕駛汽車侵權責任承擔主體尚無法律規定,專屬保險產品的設計存在問題。而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及運營數據共享不足,其保險產品的設計缺乏基礎支持也是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之一。
針對以上問題,曾慶洪表示:第一,應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明確責任承擔主體,推動自動駕駛專屬保險體系的完善進程。第二,應建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及運營數據共享機制,為保險產品的設計提供基礎數據支撐。第三,應開展“自動駕駛領域侵權法律責任承擔”問題的研討并盡快明確相關責任承擔主體問題。第四,應借鑒已出臺自動駕駛汽車保險的其他國家經驗,構建與自動駕駛技術相匹配的保險體系,為科技創新保駕護航。第五,應加大政府引導,建立自動駕駛汽車救助基金體系,遵循“寬容技術革新+嚴格救濟規則”的理念,設立自動駕駛無過錯責任保險體系并以救助基金加強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