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裘偉廷

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整裝待發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把戰火燒到我國東北邊境。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0月19日跨過鴨綠江。1951年11月,志愿軍空軍轟炸敵軍盤踞的大和島,這是新中國空軍第一次使用轟炸機作戰,也是第一次出境轟炸外國軍隊陣地。
1951年9月,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發動秋季攻勢。志愿軍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反擊,取得了重大勝利。之后,雙方開始停戰談判。
但是,停戰談判長時間處于僵持狀態。“聯合國軍”除了依仗“海空優勢”,也利用其在“三八線”以北、從鴨綠江口至清川江口一線沿海控制的若干島嶼作為談判籌碼,迫使我方讓步。鑒于此,志愿軍決定收復這些海島,打掉美方的談判籌碼。
大和島位于朝鮮西海岸鐵山半島的南端,距鴨綠江口約70公里。該島及其附近的小和島、椴島駐有美韓軍隊,部署了偵測設備,可監測中朝軍隊的動態;同時,美韓軍還經常派遣特務進行破壞活動,威脅我國東北。中朝一方要爭取主動,就必須攻取它們。
為了拔除這顆“釘子”,1951年10月底,中朝人民空軍聯合司令部(簡稱“空聯司”)決定,讓轟炸機部隊空8師和空10師一起開赴一線機場,在空2師和空3師驅逐機、殲擊機的掩護下,配合陸軍第50軍,實施陸空協同作戰,收復大、小和島及附屬島嶼。其中,空8師和空10師都是1951年初組建的,組建不到一年。
1951年11月2日上午,志愿軍空3師7團2大隊起飛4架米格-15飛機,由大隊長汪永樓率領,完成了對椴島、小和島、大和島的照相偵察任務。中午,空2師4團又起飛4架拉-11飛機,由大隊長徐懷堂率領,進行了二次照相偵察。兩次偵察為空軍執行轟炸任務和地面部隊登陸作戰提供了可靠情報。11月5日夜,50軍將椴島上的韓軍殲滅,順利攻占椴島。
這次協同作戰,空軍的任務是:保障攻島部隊在集結地域不受空襲,對椴島、大和島、小和島進行偵察,摧毀島上敵人的情報指揮設施,轟炸附近海面的美韓軍艦,配合地面部隊奪島。占領椴島后,志愿軍空軍又對大、小和島進行轟炸,這是解放軍空軍歷史上第一次多機種協同作戰。
11月6日14時35分,駐 沈陽的志愿軍空8師22團起飛9架圖-2轟炸機,編成大隊楔形隊形(也稱“品字隊形”)前進,經奉集堡、鳳城、安東江橋飛往目標。35名執行任務的機組人員都是新中國第一代飛行員,在航校學習不到一年,戰斗科目訓練不足20小時,唯一有作戰經驗的是大隊長韓明陽。
負責直接護航的空2師4團16架拉-11戰斗機,于14時41分從鳳城機場起飛,并于預定時間在預定空域與轟炸機編隊會合。擔負間接掩護任務的空3師7團24架米格-15戰斗機,于15時21分從安東(今丹東)起飛,經關家堡子、義州航線到達預定空域——身彌島上空7000米高度空域待戰。
沒有遇到美機的攔截,轟炸機部隊順利到達大、小和島上空,對島上的工事和海面艦船目標實施了精準轟炸,共投彈81枚,命中率達90%。圓滿完成轟炸任務后,轟炸機編隊、護航的拉-11戰斗機和米格-15戰斗機都安全著陸。由于這次襲擊突然,敵機未及升空阻攔,我空軍對大、小和島的第一次轟炸行動結束,全部參戰飛機無一損傷。
新中國空軍第一次使用轟炸機突襲大獲成功,給敵軍造成了不小的震動。美國媒體起初甚至以為是蘇聯人出動轟炸機干的。

參加轟炸大和島戰斗的部分人員(右一為高月明)
第一次轟炸大和島后,一些韓軍控制的島嶼,如大加次島、小加次島和蝶島等,很快被放棄。我軍地面部隊不戰而進駐上述島嶼。11月16日夜間,我50軍150師又攻占了艾島,斃俘敵240余人。至此,殘余敵特全部集中到大、小和島上。
志愿軍空軍隨即組織了對大和島的第二次轟炸。11月29日夜,空10師28團夜航大隊出動10架圖-2轟炸機,采用前機投照明彈照明、后機跟進投炸彈的方式轟炸;第一轟炸目標為敵軍艦,第二轟炸目標為島上的燈塔。到達目標空域后,由于沒有發現敵艦,我空軍只對燈塔進行了轟炸,但沒有命中目標。
雖然我空軍未能按計劃對美軍艦進行轟炸,但使其感受到了威脅,迫使其從大和島海域撤離,為以后我地面部隊的登陸作戰掃清了障礙。這是志愿軍空軍首次執行夜間轟炸任務。我夜航轟炸機編隊離開大和島空域僅10多分鐘,美軍夜航戰斗機即趕到現場。由于雙方沒有遭遇并發生戰斗,我方對這一極危險的情況并未重視,產生了嚴重的麻痹思想,以至于第三次轟炸遭受嚴重損失。
兩次轟炸后,對大和島發起登陸作戰的時機成熟。即將進行的第三次轟炸行動,是我地面部隊要直接利用轟炸效果發起登陸作戰。第三次轟炸的目標為該島西南角的燈塔區(據說島上有敵軍的指揮所)。
與11月6日 相 比,30日 的戰前準備要“熱鬧”許多。第一次轟炸任務下達時,22團只有大隊長韓明陽機組的4個人知曉,后再由韓明陽向執行任務的另外32人傳達。第三次轟炸行動前,求戰心切的24團在爭到任務后,一改22團戰前嚴格保密的做法,對部隊進行了幾乎是完全公開的宣傳,以致機場及周邊都知道,我空軍又要去教訓美國人了。對此,參加過第一次轟炸的李清揚就覺得不妥:“第一次沒有這么搞聲勢,(這次)也可能是被勝利沖昏頭腦了。”
第三次轟炸的起飛時間和航線,與第一次幾乎完全相同。指揮部認為,美軍戰斗機通常每天10時到15時在朝鮮北部活動,如果我轟炸機編隊14時30分前后起飛,到達目標上空的時間為15時40分左右,美機應已返航,我機遭攔截的可能性較小。
由于這次轟炸目標區域(燈塔區)變小,指揮部臨時將轟炸隊形改為大隊縱隊,由每架中隊長機自行瞄準轟炸目標,有利于提高命中率。可是指揮部沒有考慮到,改為縱隊后,先起飛的飛機不用在空中等候后起飛的飛機,組成編隊所需要的時間縮短了。這雖然只有幾分鐘,卻可能產生一系列問題。
1951年11月30日下午14時20分,志愿軍空8師24團出動9架圖-2轟炸機(每個機組4人,共計空勤人員36人),由大隊長高月明率領,從沈陽起飛,以大隊縱隊隊形出發,開始了對大、小和島的第三次轟炸。
轟炸機編隊通過奉集堡時,3個中隊的領航長都發現,比原定到達該區域的時間提早了。但編隊發現這一問題后,并沒有向指揮所報告。高月明下令減速,試圖補救。由于圖-2轟炸機無法一直減速飛行,開始往下掉,高月明只能命令編隊恢復原速度。再加上順風,更加無法耗時。
空聯司指揮所也未發現轟炸機編隊會提早到達,仍然命令護航的空2師4團拉-11戰斗機按原定時間起飛,導致戰斗機未能按計劃在草河口至鳳凰城的鐵路上空與轟炸機編隊會合。直到接近安東時,加速飛行的拉-11戰斗機才追上轟炸機,匆忙組成混合編隊,仍比預定時間提前了4分鐘。
執行戰區掩護的空3師9團24架米格-15殲擊機,同樣不知其中變故,仍按原定時間起飛,使得先進的噴氣式殲擊機沒來得及趕上混合編隊進行掩護,給這次行動埋下了悲劇的伏筆。
美軍提前得知了志愿軍的轟炸情報,派出遠東空軍第4聯隊F-86殲擊機進行攔截。美機在志愿軍轟炸機起飛20分鐘后起飛,迂回到高空飛行準備伏擊,隱蔽了其真實機型和伏擊意圖。其實,我軍圖-2轟炸機和拉-11戰斗機的聯合編隊剛飛到海面上空,即于15時12分發現左前下方有噴氣機,但誤認為是我方的米格戰斗機而未采取措施。
此時,美空軍334和336中隊發現了我軍圖-2轟炸機。其31架F-86戰斗機迅速迂回到我轟炸機編隊的右后方,背對著陽光,開始了第一波攻擊。這是一場強弱懸殊的較量:一方是30多架當時世界最新式的戰斗機,另一方是20多架二戰時的活塞式螺旋槳飛機。美機的首輪攻擊,就將我3中隊2架僚機擊落。此時,我方才弄清楚飛來的是美機,高月明遂下令反擊。
幾乎同時,高月明向空聯司指揮所報告發現敵機。指揮所得到報告后,空8師師長吳愷下令:“狠狠地打!按計劃堅決前進,決不后退。”面對機動性好、火力強的戰斗機,轟炸機向來只有挨打的份,誰也不知道怎么“狠狠地打”。但大家都知道,轟炸機必須要維持編隊,一邊組織抗擊,一邊繼續前進,才能完成任務。
美機不斷穿梭攻擊,意圖沖散我機編隊。2中隊的右僚機張孚琰機組也被擊落。3中隊失去左右僚機后,長機邢高科成為敵機目標。在飛機方向舵面被打壞、操縱桿幾乎被打斷的情況下,受傷的通信長劉紹基用機槍將一架敵機打爆,創活塞式轟炸機擊落F-86噴氣式戰斗機的先例。
護航的拉-11戰斗機則被多架美機截住,雙方展開激戰。拉-11性能雖然比F-86差很多,仍一面奮勇反擊,一面努力掩護轟炸機繼續前進。飛行員利用拉-11轉彎半徑小和火炮威力大的優勢,取得了相當的戰果:王天保擊落F-86戰斗機1架,擊傷3架;大隊長徐懷堂擊落F-86戰斗機1架;王勇、劉卓生也各擊傷1架。我方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拉-11有3架被擊落、3架被擊傷。
可以說,拉-11的拼死掩護對于轟炸機最終完成轟炸任務,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如果沒有它們,那么我轟炸機很可能全部被擊落。這邊,轟炸機編隊一面以機槍火力抗擊美機,一面緊縮隊形繼續前進。畢武斌機組的飛機被擊中,仍堅持投彈后,墜海爆炸。
因為油量限制和時間原因,美機撤出了戰斗。雖然遭到重創,但我方余下的轟炸機仍然繼續前進,于15時20分左右到達目標上空,把炸彈傾瀉在大和島上。美韓軍駐地變成一片火海。
至此,我轟炸機編隊的9架飛機中,4架被擊落、4架被擊傷。被擊落的4架飛機16名機組成員中,除3中隊的陳海泉跳傘生還,其余15人全部犧牲。16架拉-11戰斗機被擊落3架,3名飛行員犧牲。
我轟炸機編隊被襲擊時,空3師24架米格-15戰斗機按原計劃到達身彌島上空,巡邏待戰后返航。它們既未發現敵機,也一直未接到空聯司的敵情通報和戰斗命令。如果性能和F-86相當的它們參戰,轟炸機編隊不會損失如此慘重。

轟炸大和島的一等功臣劉紹基
對于我空軍圖-2轟炸機的英勇戰斗,美軍335中隊的馬歇爾曾在回憶錄中,以稱贊的口吻寫道:“中方拉-11和我軍的F-86之間的追逐,穿插在中方圖-2機群之內,但見拉-11奮勇攔截,阻擋了F-86對中方圖-2飛機的進攻。而中方的圖-2編隊在遭受我軍飛機的攻擊下,絲毫沒有慌亂的跡象,反而隊形越打越密,雖然接連有飛機起火墜海,但是依舊保持隊形,對于外來的一切似乎處變不驚,沉穩不移。”馬歇爾不知道的是,他襲擊的中國轟炸機群中,只有高月明一人有作戰經驗。
就在轟炸當夜,我50軍攻島部隊—舉攻上大、小和島。至12月1日18時,完全占領兩島。
多年來,對這次空戰的質疑從沒停止過。很多人認為,這是由于參戰人員經驗不足,以卵擊石造成的悲劇。不過,幸存的空戰親歷者認為,他們出色完成了任務;造成重大犧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飛行員、機組人員的問題。有人指出,早到戰區4分鐘,錯過和護航戰斗機會合,是轟炸機編隊遭到重創的主要原因。
對于新中國空軍而言,一次參戰有15人犧牲,是極為慘烈的損失。但無論如何,轟炸大和島是新中國空軍首次陸空協同轟炸作戰,并創造了活塞式螺旋槳飛機擊落、擊傷噴氣式戰斗機的空戰史“奇跡”。這次轟炸大和島,以及在行動中犧牲的飛行員,都是不該忘卻的……